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种人把自己特当回事儿,这显然不好.可您要是遇上几个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也能把您气个半死.俗话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说法,王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懂得卖啥就得吆喝啥,而且还要"自卖自夸".可这浅显的道理,有些档案人却不懂.他们常常自我贬损档案工作,甚而不把自己这个档案人当回事儿.别以为笔者是在杜撰,真有这种人,还不少呢?  相似文献   

2.
吴万里 《今传媒》2009,(10):69-69
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人们比较多地是讲经济、讲实惠,似乎思想讲得少了,但多年来,我读<人民日报>,却常常被"人民论坛"这一言论栏目所吸引.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能常常针对我们干部、群众中一些思想问题来发言,写了不少有关道德、作风、思想方面的文章,使人读了很开窍、很受益.  相似文献   

3.
"人贵有情","情义无价",这是人们常说的两句话,这话说得不错.许多事情一旦成为了历史,常常就从此湮灭了.但是,如果这事情中凝结了一个"情"字,却可以永留在人们的心中,有的还会被人们传诵开去.最近我就因一件旧事而重温了一次人间挚情.  相似文献   

4.
一 采写新闻,最忌淡而无味,散而无神,常常需要"一根筋".有了这根"筋",就会让人觉得有点儿味,有点儿神,有点儿意思. 其实,不光抓新闻要这样,就是写个工作总结、情况报告之类的东西,也得有点"精神头儿". 说得再偏激一点,即便素日说话,也有吸引不吸引人的问题.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换个角度,说到痒处".  相似文献   

5.
已经很多次想象过编完这套"发现与探索"丛书后的心情,可真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却发现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正如很难说淘得真金的人和正在淘金的人谁更快乐,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收获的那一刻,心情绝对要比之前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6.
《驴得水》靠口碑发酵取得票房与话题双赢,多重主题解读空间造就其"讲个笑话,你可别哭"的观感.打着"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旗号,却让观众在喜剧中戳中痛点,在黑色幽默的外衣下,剥开讽刺隐喻之核.纵观全片,高度符号化的人性寓言、须臾不离的水与女性寓言和从话剧到电影改编的现实寓言,使本片虽有外在形式缺憾,却仍不失为一部让人在悲喜交织中体味从人生到理想、从脚下到星空的寓言佳作.  相似文献   

7.
陈秀云 《新闻记者》2008,(12):78-80
理论通常都是写出来的,新闻理论当然也是写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新闻理论教材,给人留下了"写得不好看"的印象.陈力丹教授的新著<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则是"讲"出来的,录音整理,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讲得让人入境,所以值得一看,而且确实能让人读下去.这是一本致力于应用却又超出应用目的的理论著述.  相似文献   

8.
古都联想古都自有古都的韵味。在京都,不变的东山青翠和长流的鸭川清水,圣护院边上偶尔旁倚斜出的老梅,西田几多郎走出来的哲学小道树荫浓密,暗得让人怀古的寺门和静得听见几声木屐的深巷,总叫人忘掉时间却想起历史。京都总让人产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受,难怪当年王国维离开京都之后,还给老朋友内藤湖南写信说:"每想东山山色,如在目前,况重以友朋之乐,讲论之益。"历史常常由一些让人触景生情的象征来维系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使人产生依恋传统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认同的基础。把旧的象征都清除掉,后生一代就失去了与"过去"关…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注重客观性,靠事实说话,并不意味着在采编稿件时与情感远离.而批评报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情感更常常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色彩.笔端带情,可以攻心;笔端带情,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这种情感的把握却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可收到相得益彰之效,极大地增强宣传效应,使受众受到深深的情感激荡;相反,如果这个"度"在把握上出现偏差、失衡,则会出现误导误引,使宣传效应大打折扣.依据不同的批评报道内容,让感情或浓重或轻淡、或猛烈或温婉、或直接或间接,是一个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案例】在别人眼里,张先生一直很善侃,不管是哪,只要有他在肯定热闹。他也是一个闲不住嘴的人,一会不说话就憋得难受,常常大半夜地给朋友打电话聊天。可是不久前,他却因为抑郁症住进了医院。周围的人知道后都傻了眼,这么爱说话的人居然也会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政府总是被冠上"拖延症患者"的帽子,其原因往往在于行政审批环节冗长,常常让人望穿秋水;信息发布常常拖延推迟,甚至不了了之;履行服务职责互相推诿"踢皮球"等等现象。今年是马年,一些地区设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想治一治"拖延症"。但"马上就办"不能只靠"马上就办办公室"。说到底,个人得"拖延症",吃亏的是自  相似文献   

12.
红袄绿裤花肚兜,缩肩梗脖腆着肚,哭笑无常的憨样傻样,土得掉"渣",却土得可爱,土中透露出山里女子特有的酸溜溜火辣辣的野味和灵气.傻大姐高高伸出的大脚丫,男扮女装的笨拙媒婆,甚至洞房中别出心裁的"脱衣",是丑,是怪,让人忍俊不禁、开怀捧腹的同时,却能轻而易举地品味出其中散发着的幽默和灵动.  相似文献   

13.
李昊 《编辑之友》2011,(6):87-88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谈何容易"一词来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如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但是一般人却很少知道,实际上"谈何容易"这个词最开始却不是指称行事不易的,而是指言谈举止不可轻易从事,前后意义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其词  相似文献   

14.
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我写稿,有时就写得很顺手,写出的稿子生动、鲜明、吸引人,有时却写得很别扭,稿子也平平淡淡,无滋无味,像一杯白开水? 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想来想去,我慢慢地认识到,关键在于采访作风的深入与否。  相似文献   

15.
回到常识     
张建民 《视听纵横》2008,(1):117-119
严阵以待地防范台风"韦帕"正面袭击,它却擦肩而去,以为"罗莎"会绕道而过,它偏径直而来。在40年一遇的风雨洪水中,杭城电视记者们在艰难地"捞"新闻,六小时的连续直播,把电视的特点发挥得酣畅淋漓,看得我又佩服又心疼。那两天,相伴"罗莎"而来收视率竟达十来个点,叫人振奋,给人启迪。可新闻的发力处不该只是"点"吧?  相似文献   

16.
她出生在帝王之家,却尝尽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她曾与四个男人结合,却没有留下一个孩子;她一生真挚地渴望真爱,可她惟一的心爱的人却离她而去. 她就是被人称为"末代皇姑"的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三妹--肇桂荣.  相似文献   

17.
她,结婚才84天就遭遇人生变故;她,高位截瘫并高位截肢却写出11万字"生命日记";她,感动得网友给她捐赠了笔记本电脑;她,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却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与死神抗争.人生厄运:结婚84天新娘遭飞来横祸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怀疑"。"最美婆婆"陈贤妹打破路人冷漠出手相救女童,被人猜度为"想出名"";最美司机"吴斌忍着剧痛完成了"最后的制动",有人却质疑他违章在先才这么做;看到热心人帮扶摔倒的老人,一些围观者反而疑心"人就是他撞的"……这样的事情让人很痛心。这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思维中始终存在一种模糊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模糊性被称为"大智慧",却使得中国传统中迟迟没有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科学体系.例如,中国的天文历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却没有形成足以成为体系的天文学.中医的很多医理和药理令西方人惊羡,却一直缺乏定量描述,没有可准确遵循的医学规则.  相似文献   

20.
看到这个话题,虽感到有话可说,可也产生某种恐慌:我能说得清新闻人承受的"恐慌"吗?能为此提出可资参考的应对之道吗?显然,"恐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啊.新闻人或多或少存在"恐慌"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只有正视它,从而克服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