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潭日报改版6年的实践,使我们懂得,要办好一张报纸要十分注意“准、活、特、情、预”。编辑方针要突出“准”。就报纸而言,一个专栏办得是不是有特色,一个专版办得是不是有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专栏或专版的编辑方针定位是不是准确。这几年,湘潭日报办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专栏、专版,其中一条经验,就是编辑方针定位比较准。如改大报后在推出的《农民之友》专版时,我们根据湘潭农村的实际以及报纸的特点,确立的编辑方针是具有新闻性、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提供经济信息、提供科技知识、提供致富经验。由于这一编辑方针定位…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新闻     
首都报纸明年纷纷改版从北京举办的“2000年度报刊发行宣传日”活动传出的信息表明,明年各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新闻报道、特色专刊及版式设计上。《中国青年报》称,2000年将进行以减少周刊、增加新闻版为主要内容的改版,届时现在每天两块的新闻版将增加至7块,每天只保留1块副刊,以增加信息量,吸引读者。《北京经济报》也提出通过增加新闻版的数量突出自己“信息实、消息快、文字短、视点热、涉猎宽、服务强”的特点。《中国体育报》明年的目标是每天8个版,通过大量新闻消息与深度报道增加自己的体育特色。《中国改革报》…  相似文献   

3.
从2月中旬重庆日报新一轮改版以来.报纸版面更加大气,标题图片更加醒目.专版特色愈更突显,信息量进一步增多.大家都说改得好!东坡诗有“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重报这次改版果然令党报风光无限,峥嵘再起。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是什么?陆定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些年,也有人主张“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信息”。无论是“事实的报道”,还是“传播的……重要事实信息”,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强调了“信息”的“报道”与“传播”。报纸是传播“信息”的,增加信息量、增强有效传播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可以说是报界永远的话题。一、老话新提:加大报纸的信息量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几年,我们《随州日报》年年都在讲加大信息量,年年都在做加大信息量的工作:改革政务新闻,压缩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报道等,增加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5.
让专版的“脸面”亮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劲崛起,对传统的报纸宣传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争夺读者,占领市场,各报纷纷打出“特色牌”———办周刊,开辟专版。专版已成为报纸宣传一个极具色的重要阵地。讲究专版的版面艺术,让它的“脸面”亮起来,对提高报纸的宣传效益,关系极大。解放军报作为中军委机关报,对专版的版面要求,有其独特的标准。此标准,我在分管军事部专版宣传过程中,与负责版的编辑一道,对专版的版面艺术作了一些探索。专版的定位决定版面的整体风格解放军报扩版后,有专版十几个,仅军事部负责专版就有4个半。…  相似文献   

6.
与日常的新闻版不同,专版最大的特点是不定期地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一个或几个整版的稿件,这个不定期主要是在某一纪念日或某一重要事件发生前后。如2001年元旦许多报纸出版的世纪专版,中国足球队世界杯出线后许多报纸出版了几个整版的足球专版等。由于这种专版不轻易“露面”,所以每次推出都显得格外“隆重”,此时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摘     
增大信息量看似容易实艰辛新闻报道是传播新闻信息的,报纸近年来改版扩版也都说要增加信息量。要增大信息量不但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在新闻信息的搜集、采写、编排等各个工序的运行上,做出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有必要尽量发扬党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新闻信息是“报纸之魂”,报纸发行量的多少是和新闻信息量的大小成正比例的。增大信息量说说容易,而做起来却是很不简单的。一方面,不可把增大信息量,误解为增加某些凶杀、色情等刺激性的图和文稿来追求发行量和信息内容,去迎合少数的读者的奇闻怪趣的低级需求,以…  相似文献   

8.
肖雪 《今传媒》2006,(8X):38-39
近年来,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各报陆续设立新闻图片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目击”,《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纪实”等,《深圳特区报》在开办图片专版“数码传真”之外,还利用头版的左边栏设立了图片导读“图话新闻”。在这种新的报纸发展趋势下,《西安日报》的“视角”专版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田悦 《新闻前哨》2005,(9):93-93
厚报时代,随着读者对图片信息需求的增大,报纸运用新闻图片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显要位置吸引读者眼球外,加大了以新闻摄影专题为内容的摄影专版的力度和深度。过去,很多报纸都设了摄影专版,但这类专版新闻性普遍不强,有的片面追求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有的追求图片的数量,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出现于版面。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专版的重新定位已引起业界的思考。湖北日报摄影部对摄影画刊的探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服务类专版在各传媒中数量激增。与此同时,各报都在走服务性新闻专版化的路子。几年间,《襄樊晚报》曾成功地创办了“生活服务”、“消费指南”、“居家置业”、“投资理财”、“行情”、“时尚”、“读者”等一系列服务类新闻专版。这些版面之所以能各具特色,受到好评,其共同点就是“读者可以根据它所提供的具体可用的信息决定是否做某种事情.或者如何做某事情”。同时也因为加强了服务性新闻专版的前期策划,才使这些服务类版面有了内在的魅力。 与单兵作战、单们报迫的方式相比,专版化的服务类新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  相似文献   

11.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00年度报刊发行宣传日”活动传出的信息表明,2000年各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新闻报道、特色专刊及版式设计上。 《中国青年报》称,2000年将进行以减少周刊、增加新闻版为主要内容的改版,现在每天两块的新闻版将增加至7块,每天只保留1块副刊,以增加信息量,吸引读者。《北京经济报》也提出通过增加新闻版的数量突出自己“信息实、消息快、文字短、视点热、涉猎宽、服务强”的特点。《中国体育报》每天8个版,通过大量新闻消息与深度报道增加自己的体育特色。 《中国改革报》的“壹周证券研究”也大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底到2004年初,武汉几家市民报的新闻比拼,由时效性、贴近性、新奇性的新闻竞争,转向深度报道竞争阶段。2003年底,金报将报纸封底改版为“冰点焦点”新闻版,这是本埠较早识察竞争态势并率先强力推出的深度新闻专版。显然,各报都在充分利用、整合自身的新闻资源,希望借此使自己的报道更有分量和厚度。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共识,和相互竞争中的良性互促,使得两年多来,本埠媒体报道向厚重和深度迈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好报纸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报纸上专版专栏突出指导性、增强针对性、强化可读性、扩大吸引力的根本途径。因为报纸上专版专栏固定性、专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比较鲜明,这些特点不但为在专版专栏上直接实现“三贴近”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实现“三贴近”原则也为提高专版专栏的宣传质量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抓手”。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新闻     
安徽日报社实施“创新计划” 安徽日报社决定今年实施“创新计划”,提出以狠抓要闻版的改进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新闻版和专栏专版的改进,从而推动整张报纸质量的提高。 “创新计划”的主要措施是抓好“五个新”:一是把加大信息量。提高信息的内涵质量作为首攻目标,使一版的面貌产生新变化;二是大力压缩会议新闻,争取在改进会议新闻报道上有新突破;三是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在舆论引导上有新气象;四是改进采编作风,在贴近群众和为读者服务上有新进展;五是进一步加强竟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办报管理上出新招。  相似文献   

16.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自1995年12月1日改版以来,报纸质理得到很大提高,上上下下都比较满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说:“新华日报改版后,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做到了扬党报之威,融晚报之长,改版是成功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的一份材料肯定了新华日报的改版,认为改版的报纸“面貌一新”,“信息量大、短新闻多,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很多读者也投书报社,对改版大加称赞。 最近,新华日报总编辑周正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报纸改版的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专版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纸版面和宣传中占有“半壁江山”。办好专版,对提升报纸质量、增强传播效果、达成宣传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定位——新闻版的深化和延伸把握专版的主要特点,找准专版的准确定位,明确其编辑思想和基本要求,是搞好专版编辑工作,进一步提高专版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业在世纪之交进入厚报时代后,“改版”已成为媒体的普遍行为。从中央大报到地方报纸,甚至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改版。改版已成为关乎各报竞争能力甚至生死存亡的战略布局,尽管手法不同,运作模式多样,但报纸改版还是蕴含着一定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9.
肖雪 《今传媒》2006,(8):38-39
近年来,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各报陆续设立新闻图片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目击”,《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纪实”等,《深圳特区报》在开办图片专版“数码传真”之外,还利用头版的左边栏设立了图片导读“图话新闻”。在这种新的报纸发展趋势下,《西安日报》的“视角”专版便应  相似文献   

20.
地方报纸进行改革的举措之一是扩版改版,通过扩版改版增大信息量,以满足各类读者多方面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报纸(本文主要指军区、军兵种报纸)要适应新闻改革的形势,在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务之急是立足现有版面,走挖掘潜力、增加内涵之路,在提高宣传质量上下功夫。为了挖掘潜力,增加内涵,把军队报纸办得厚重深刻,生动引人,强化指导性,提高可读性,我们有必要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小报小办”的方针作一点分析,以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在这一方针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放开手脚,勇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