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者回顾自己青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推荐了自己读过的好书,总结了长期积累的读书经验.  相似文献   

2.
悲剧袁世凯     
人类并没有绝对的圣贤禽兽之分。可唐德刚在《袁氏当国》里说,自孩提起就没读过一本对袁世凯有正面评价的书。因此,唐老先生说,要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3.
《出版经济》2004,(4):22-22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4,(4):25-26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5.
经营上战场     
《出版经济》2004,(4):15-19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4,(4):13-13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7.
《出版经济》2004,(4):23-23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4,(4):14-14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9.
《出版经济》2004,(4):20-20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10.
《出版经济》2004,(4):24-25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4,(4):21-21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12.
王云五与中国出版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迪 《编辑之友》1998,(2):63-64
近百年来的中国读书人,谁没有读过商务印书馆的图书和杂志?谁能说自己一点也没有受到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日常的工作,除了所供职报社的本职,就是给媒体写点时事评论.回望2011年,印象最深的不是我自己写了什么好文章,而是读了若干本好书,其中的一本是青年评论家曹林写的《时评写作十讲》.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曹林读过哪些书,也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繁荣书评促进出版──试评《我的书评观与书评》赵小燕自己虽然是个编辑,但过去并没有系统地研究、探讨过有关图书评论的问题,更没有涉足过书评的理论问题,仅仅有过非常功利性的想法:编辑出版一本书后,希望有文章说说好话,造造舆论,以便把书发得多一些。自从读过伍...  相似文献   

15.
富人原理:想占便宜吗?先让别人占便宜! 我记得小时侯读过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古印度的一个国王打算重赏他的宰相。宰相便请求国王在棋盘上摆麦粒,第一格摆一粒。第二格摆两粒,第三格摆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办口一倍。然后把棋盘上的所有麦粒赏赐给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一个出版工作者能够获得韬奋出版奖应该是一种荣耀.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只读过8年书,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而言,更是一种殊荣.但自己却深感不安.一方面自己深知名利者天下公器的道理;一方面也常惭愧自己的贡献与社会所给予的认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聂诗胡序     
如今的序言据说是极好作的,领导作序有秘书代笔,教授作序有学生代笔,名人作序甚至可请作者自己代笔,更有人自序其书然后署上他人大名,不是借他人的酒浇自己块垒,却是借他人虚名壮自己声势,煞是自娱自乐。至于所作序的这部书作序者读过没有,就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了。但之前序言并不是那么好作的,作得不到位,不仅没有报酬,甚至会落得埋怨。围绕作序,文坛上发生过不少纠葛,留下了不少谜案。有的主动为他人作序却被后人曲解,有的抛洒热情通篇溢美之词却错失作者本心,形形色色,阴差阳错,扑朔迷离,实在是令人唏嘘。  相似文献   

18.
楚简帛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一份文化遗传。这份文化遗传既是极其珍贵的,又是极为沉重的。 自20世纪30年代《楚帛书》问世以来,出土的楚简帛已有二十余批①。估计总字数将超过八万。 太史公读过“石室金匾”之书,然而他没有读过藏于地下的楚简;王国维读过甲骨文、金文、居延汉简,然而他没有见到过《楚帛书》。从书籍史的角度说,楚简帛是最古老的版本,远远超过了宋刻本、唐抄本、晋写本的年代;另一方面,楚简帛又是最新最可靠的版本,没有因传抄、重刻而产生的种种讹误。 楚简帛的内容极为丰富,举凡哲学、法律、天文历法、地理、…  相似文献   

19.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对杨修十分熟悉:他自小聪明过人,长大后才名更盛,深受曹操器重。没想到,杨修却由于自作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使自己一步步走向绝路,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且看——  相似文献   

20.
说经典阅读     
说起读古书,我们会想起鲁迅。 鲁迅说过逆耳的话,那是忠言。有人说,他自己读了很多古书,却反对读古书;不让别人读,自个儿躲起来悄悄读。我读过鲁迅的书,他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