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灾害通史·先秦卷》2007年8月到稿,次年9月付梓出版,其中出版流程历时一年。《先秦卷》是该丛书的第一本,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到稿时间,都是最早、最重要的亮点卷次之一。该卷作者是研究先秦灾害史的专家学者,写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而出版社先后也有数十位专业人士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追求健康美丽的思想和观念。本文将以先秦歌颂健美的经典诗歌《硕人》作为一个历史支点,在此支点上放眼整个先秦历史,对先秦的健美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文本的翻译以及与之相伴的研究卷的写作,始于2005年秋。这个研究项目是我长期以来对德意志观念论、德英浪漫派诗歌、乃至西洋古典诗歌和哲学研究的小结。关于文本部分的选录标准和体例安排,我已在文本卷的“凡例”和‘前言”里作了交代,这里仅就研究卷作些解释。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记载先秦时期风俗民情的珍贵史料。本文通过《诗经》所提供的有关资料,从周代先民对野生植物采集的角度考察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5.
张婷 《新闻世界》2010,(8):207-208
人际传播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在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不同传播关系的主体,以"三纲五常"、"慎言"为主要的行为规范,人际传播的内容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诗歌作为古代思想的一种传播形式,由内向传播走向人际传播。先秦、两汉的诗歌以其反映现实的传统,以各阶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为内容,极大的突破了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限制,并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题材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通史》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扶持科研课题,现研究、撰写工作已全面展开。全书共计八卷本,上起先秦两汉,下至新中国当代,跨越两千余年。对此项浩大工程,总署领导及各界有关人士极为关注。为了切实做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质量第一”的原则下完成这一历史性课题,根据《中国出版通史》编委会的建议,本刊从本期起特设“中国出版通史专稿”专栏,分期发表各断代的试写章节,以广泛征求意见,推进研究编撰工作高水平与高质量。本期刊发的是由方厚枢先生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中的一节。  相似文献   

7.
任增强 《出版广角》2013,(15):16-19
英国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传播的第一站。古典诗歌在英国的传播与译介研究著述的出版可划分为16世纪的发端期、17世纪的沉寂期、18至19世纪的发展期与20世纪的繁荣及回落期四个不同时段。考察各时段中国古典诗歌在英国的译介与研究,可以发现,其流布具有源远流长但中有停滞,重译介而轻研究,首倡之功大但研究后劲匮乏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萧海扬 《图书馆杂志》2004,23(4):69-72,41
将先秦兵书纳入古籍整理的范围,是兵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大标志,新近出版的《先秦兵书通解》可算是其中的代表。本文试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先秦兵书通解》一书的价值及其整理方法之得失作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张艳  王旺山 《今传媒》2016,(8):149-151
本文从“文化现象”角度切入,对新时期以来新体诗歌发展史的梳理,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新体诗歌始终没有离开过生活现场,没有离开过时代。同时,还大胆地提出了新体诗歌史,就是由若干“文化现象”积淀而构成的,新诗的标准是与时代同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发行研究》2006,(8):87-87
2006年8月5日至6日,《中国出版通史》第十八次编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通史》编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出版通史》的研究编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出在编撰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对美国新英格兰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世界文学视域下的朗费罗诗歌研究》是一部在世界文学视域下对朗费罗诗歌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学术著作,填补了国内朗费罗专著研究方面的空白.作者精准地把握住了国内外朗费罗研究的动态,视角独特,并且整部书都渗透着他对世界文学的认识和体悟.  相似文献   

12.
生态是吉狄马加诗歌的关键词和主旋律。通过选取中国特色生态话语为研究的切入点,发现吉狄马加诗歌自始至终贯穿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切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4,(15):14-17
正文章以世界图书馆收藏《先秦魏晋南北朝诗》的馆藏数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逯钦立先生学术成就的世界影响。这种基于学术成果传播范围的学人评价为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大家逯钦立先生,以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汉诗研究、陶渊明研究、汉乐府研究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享有大名。尤其是他以一人之力,从1939年至1966年,历经27年  相似文献   

14.
梁志祥 《大观周刊》2012,(38):239-239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开放在中华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诗歌也是环保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情感教育、励志教育等的重要范本。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在诗歌教学中,也要抓好"美育"这个切入口。我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从诗歌语言的审美情操入手,谈谈美育策略研究的若干想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26日,我到新闻出版总署参加《中国出版通史》出版座谈会时,惊悉王益同志已于25日晨病逝,深感悲痛。看到会场上陈列的一大摞每套九卷的《中国出版通史》,我的脑海中清晰地记起王益同志2001年2月19日出席《中国出版通史》第一次编撰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情景。他说:“出版史要强调研究,不能是资料的堆砌。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所著的<中国出版通史·先秦两汉卷>对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出版业概貌及其规律进行了较为精深的考证和全面系统的总结,填补了先秦两汉时期出版史的学术空白,具有开创之功.该书主要特色有:一是大出版观的开阔视野,以文化史、社会史为视角,注重先秦两汉时期出版业与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二是吸纳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主流观点为主,融入个人创见;三是强调出版载体、形制等技术要素对编辑出版活动的推动作用;四是论从史出,史从考出,史料严谨可信;五是以史为鉴,注重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7.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8.
追溯一下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历程,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汉乐府诗歌,从建安文学到杜甫的诗歌,从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到陆游、龚自珍的诗歌传承,他们均以各自独特的艺术实践,体现着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语法》是一部很好的断代语法书。这类书目前还少,所以,此书值得高度重视。先秦阶段时间很长,书籍也很多。写好这个阶段的语法专著,不是阅读少量几部文献所能奏效的。作者阅读了《尚书》、《诗经》、《周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国谚》等29部先秦著作,收集的材料十分丰富。东坡诗说:“读书万卷始通神”。作者阅读了这样丰富的先秦典籍而后写成的这部书,我认为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作者研究先秦语法,经常注意要符合先秦语言的实际。有人  相似文献   

20.
先秦哲学是我国学术园地里最早开出的一簇绚丽多彩的花丛。它对后世的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乃至天文学、医学等部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先秦哲学,可以说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基。这里所列的,只是入门的最基本的论著和原始资料。考虑到读者寻找的方便,尽量选择近几年出版(包括再版)的书籍。一、通论综述先秦诸子思想概要杜国庠著。三联1955年版。并收在《杜国庠文集》内。对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有精辟的论述。其中对先秦名辩思潮的分析,尤为详尽。十批判书郭沫若著。人民1976年改版。收在《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内。是作者差不多把秦汉以前的材料“彻底剿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