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安德义: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儒家文化的仁爱与反省,人际交往上的两个坐标。我同时还给出两个副标题:一个是如何找到心灵的归宿,还有一个是如何做一个善于交往的人。我们回顾一下什么叫儒家文化?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2.
大约10年前,他们选择了“飘”的生活,10年后,无论富有还是贫穷,他们几乎无法在所飘的城市里找到心灵之根。那么,何处是归途  相似文献   

3.
李宏 《中国广播》2012,(8):88-92
《香港之歌》是德国广播制作人岩斯·亚里许创作的,2009年获得麦鲁利奇奖大奖,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多次播出,并被国际广播界作为经典用于教学。《香港之歌》关注当下的生活现实,关注现代人的心灵,揭示了香港人并不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裕,仍在寻找精神生活的丰富与高尚,寻找理想、信念和心灵的归宿。《香港之歌》的角度和结构独特,选择三个角度用三个人物来表现。三个角度平行进入、推进,又互相交融、补充,构成冲突,形成张力。解说也有创新。整个特写中,男声解说没有一句完整的句子,全部由单词或词组构成,并和特定的音响一起出现,构成了一幅幅图画。此外,《香港之歌》中数据和音乐的使用也很独到。  相似文献   

4.
刘致君 《声屏世界》2011,(10):31-32
一部成功的民俗纪实影像。应该是纪实表达与写意表达的完美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纪实影像“一旦超越了再现和叙述的功能,潜入心灵的深层并找到确切的感情外化的形式而引发心灵的共振,就诞生出电影的诗情”。《赣风之李渡酿酒》正是在这种“化诗情为影像”的探求中,实现其民俗纪实影像的写意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呈现了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组作品,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让书者与观者在笔墨唱答之间相互致意,共赴一场“游目骋怀”的心灵之约,使书法这门落笔无声、发于心诉于眼的艺术迸发出更加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岁月在电波中流淌,人生在音乐中升华,每天午夜时分,千里共良宵,与您共赴心灵之约",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与听众的心灵之约,午夜时间,每天晚上0:00—2:00准时相约,用音乐与文字,声音与故事传递彼此的思想,沟通彼此的心灵。这档节目能够在凌晨时间,这个大家都认为是非黄金时间,仍取得巨大的成功,它成功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我只能从相对简单的点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空间,认识它需要的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的观照:那笔墨的表现、色彩的渲染、造型的刻画等等外在形式的后面,是一个用心参悟生活的艺术家。火车到达怀化站前一小时,我收到了鲁子华的短信——我已在车站等候。之前在他的二  相似文献   

8.
1983—1987年期间,西柏林“文件中心”屡遭盗窃,被盗的档案文件数达万件之多,其中盖世太堡头子克劳斯·巴比的纳粹人事档案最近已被找到,被找到的还有党卫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表明,人是追求类似性的,希望自己的心理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图书的选择上,就形成了一股股阅读潮流。反推之,在出版实践中,我们应该事先掌握了读者的心理需求,主动地创造出新的阅读潮流,本文试图做这方面的尝试,从近几年的畅销书中归纳出读者的五类心理需求,找到打开读者心灵的密码。  相似文献   

10.
商子秦 《兰台世界》2003,(11):44-44
观赏张珂先生的书法作品,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种浓郁的书卷气。那飘逸的神韵,潇洒的笔墨,似春雨润物,幽兰流芳,带人步入一种艺术佳境。我甚至还想,读张珂的字,最好先沏好一杯绿茶,再放上一首古琴曲,于茶香琴韵之中,细细去品味那笔墨之中的雅致,方可知其精妙所在。这其实也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11.
时间在字斟句酌中慢慢流逝.编辑工作之余,我们是否还能找到更多可以慰藉心灵的作品?基于这样的设想,《中国编辑》新开设《编辑艺苑》栏目。希望通过刊登编辑出身的艺术家之作品,让读者在研究探讨编辑工作的同时,亦有一方园地可品评艺术,陶冶身心。让我们一起感受编辑的艺术,进而艺术地编辑。  相似文献   

12.
兹有"为记心法"一篇,概述要旨如下.倘对媒体人士、尤其是新入门者有所裨益,则不枉笔墨之费.  相似文献   

13.
陈彦芬 《大观周刊》2012,(24):220-220
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一个班级学生程度也不一样,面对13—16岁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的青少年,面对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每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不妨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唤起后进生沉睡的心灵;滋润后进生干枯的心田;点燃后进生希望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霸王项羽一代枭雄的形象早已留传千古,而由导演王晓鹰根据作家潘军小说《重瞳》改编的话剧《霸王歌行》,则为观众捧出一个会舞剑吹箫、爱美人不要江山、不求权力只盼心灵归宿的诗人项羽。  相似文献   

15.
阅读速递     
《出版参考》2010,(12):53-56
冥想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浮躁的心灵静止下来,回复纯净和澄澈,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本书正符合瑜伽修习从身体层面转向心灵层面的这一新趋势,符合现时图书市场上所稀缺的更高品位、更具深度、更富内涵的瑜伽图书的定位,是一本瑜伽文化精品书籍。  相似文献   

16.
石竹 《中国编辑》2015,(2):111-112
在当今的书坛上,林阳的书法是一朵雍容绽放、奇异瑰丽的墨花。他擅长行草,也涉猎行、隶、篆诸书体。他的书法与众不同,线条碑味十足,结体富有独特的美感。他的作品强调构思和布白,这种笔墨之功是令这些作品妙趣横生的源泉所在。他的书法,不求奇崛,而从平和中见性情趣味。他注重笔墨之美,喜欢宿墨色彩的变化。那一幅幅作品,无论是字多还是字少,无论是横幅还是竖  相似文献   

17.
郎洪波 《大观周刊》2012,(10):132-132
爱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孩子们美丽的心灵,让我来倾听他们的心灵之声。  相似文献   

18.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直接表述,它是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来展现新闻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打开人物心灵的窗户,让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陈祖芬在《祖国高于一切》中,有一段描写王运丰与外商谈判,受到威胁时的心理描写: “不过他这时倒冷静了:其实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一部分。当初轰炸柏林时,年轻轻的都不怕死,何况现在?人要是能死在他所爱的事业上。那也就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我是个科学家,一个热爱祖国母亲的科学家。母亲可以一时错怪她的孩子,但我不能不爱母亲。让我们感谢祖先传给我们的这样默默的献身精神吧!  相似文献   

19.
《激情》是一杯止心灵之渴的清凉之水,却不是济世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春草绿,运筹谋划正当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社团向行业协会转型期的中国版协,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转变观念,加强行业自律的服务?2004年2月24—25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