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四.针对当下电视艺术出现的一些生存现状,张凤铸教授从电视艺术技术本体出发,着重探讨了高科技语境中技术崇拜、技术理性和艺术法则、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进而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对电视艺术的文化生存困境予以精炼的阐释,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二.面对当今电视界呈现的"秀"浪潮,周星教授从梳理中国"电视秀"的发展脉络出发,围绕着"电视秀"这一媒介景观的文化语境、文化表征、媒介规则的失范与自律、文化自觉等范畴,着重从理论的层面,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对"电视秀"展开了深入论述,并对"电视秀"的走向和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张俊  李娟 《新闻前哨》2003,(10):52-52
追根溯源,电视最初不是以艺术样式的身份出现。电视的兴起和电视成为艺术,来自商业利益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也得益于其生活化和平民化的个性。 一、电视是什么艺术 按照美学中对艺术的传统分类方法,所有的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造型艺术包括建筑、雕塑和绘画,节奏艺术包括舞蹈、音乐、诗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出现了所谓人类第七艺术电影、第八艺术  相似文献   

4.
刘丹 《传媒》2021,(6):73-75
黑龙江卫视电视理论宣讲节目《新青年新思想》以"青年"为主导群体,以"演讲"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现场访谈、理论解读等多模态呈现方式,实现了电视理论类节目与电视演讲类节目的生动整合,通过语言的力量传播中国故事,全面展示了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同时也为电视理论节目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二.本篇访谈立足于电视艺术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一基本事实,深入探讨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学理品格以及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同时对中国影视民族化美学与中、西方理论资源的内在关系作了梳理,并着重强调了本土艺术传统的生命力与长远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建构了电视艺术理论由浅入深、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学科体系.大学本科:从形而下始--电视艺术学--制作论;硕士研究生:往形而上攀--电视艺术美学--规律论;博士研究生:抵形而上端--电视艺术哲学--本体论.此探索对今后电视艺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对电视艺术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八.杨伟光教授从世界电视发展的前沿入手,分析了中国电视与世界一流大台的现实差距,确立了经典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并就此展开了对中国电视艺术价值实现和内容生产的理论考察,着重分析了中国电视艺术生产战略中的优秀节目为王、精品意识、大制作等一系列论题,进而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电视在理论、机制、组织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视访谈类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又一主流形态,主持人作为嘉宾与观众的纽带,其提问艺术的有效运用,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发展,也是彰显访谈节目血肉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四种类型主持人所呈现的语言特性,并从中分析了提问艺术的表现形式。随后,从提问技巧、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提问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同要素下呈现不同的提问艺术、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提问艺术的运用两方面,阐述了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提问艺术的有效呈现。本文旨在强化电视访谈类类节目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五。面对中国电视本土化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电视理论建构的时代性命题,胡教授以“理论创新”为核心,以电视美学论、影视文化论、观念论、传播艺术论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本框架,在目标确立、路径设计、方法创新等多个方面,完整而又富有创造性地阐述了他的“创新观”,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三。尹鸿教授以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电视为基础框架,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层面考察中国电视的生存现实,就电视媒介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电视文化生态中的娱乐霸权、创意生产中的差异性传播以及电视内容产业的集团化战略等一系列关键命题表述了富合思辨的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