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池莉小说的世俗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的小说中体现了一种“现世关怀”的品质,消解崇高、反浪漫、后启蒙是其世俗化倾向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乡土情结是鲁迅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少年时期在故土遭受的痛苦经历导致鲁迅个人无意识因素的郁结,对血亲和“家”的思念源于集体无意识的积淀,而对故土的批判、对乡民的启蒙则是鲁迅集体无意识的超越;社会历史的巨大变革不断冲击着鲁迅的心灵,富国强民、启蒙救亡的新思潮强烈的影响着他,本文从乡土性、农村落后性、国民性、审美倾向四个方面简要探讨这一时期鲁迅乡土小说特色。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期创作的最重要作品,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的人文关怀和终极探求,带有存在主义的明显印记。从人物到情节设置,再到主题的延伸,海明威表现出了明显的存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艺术质量,郭小东的作品都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选择郭小东小说创作作为探讨对象,运崩描述、归纳、概括的方法,对创作中的知青倾向进行梳理。清醒者、怜悯者、探索者三类形象体现出郭小东小说创作的知青倾向,代表着文学创作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们生存处境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从新写实小说开始,池莉就在表面的平静中对笔下人物表达着人性的温情的关怀,而这也是她一贯的写作姿态。20世纪90年代池莉的小说题材更加开阔,技巧更加圆熟,同时在对人性的关注方面走向深入,倾向于描写那些边缘的、变态的、深层的人性,对人在世俗社会的被动给予同情,同时,张扬健康美好的人性。  相似文献   

6.
《人啊,人!》是80年代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品。孙悦寄托了小说作者对人类心灵史的深沉关怀,孙悦在反思中完成从自在到迷失,到忧郁,到自觉,到超越的心灵历程,孙悦历尽艰难走向自觉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幸运的  相似文献   

7.
余华的小说常呈现出一种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一种思想的大气。他的小说,密集而刺目地铺陈着鲜血和暴力,浓烈而恣肆地暴露和渲染着苦难。对暴力和苦难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暴力倾向和苦难意识构成余华创作的主要特点。这种书写是作者内心对人文关怀的真正向往,是作者对人生苦难痛切关注时,以其极端和隐喻的方式对人文关怀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8.
吕红 《文教资料》2006,(33):67-68
本文以《流年》、《岁月无敌》、《爱又如何》等小说为例,探索张欣对传统美德的思考。首先张欣的小说格外关注和赞美女性的传统美德;其次张欣通过展示传统女性面临的困境表达自己的关怀与忧虑;再次部分女性人物过于道德化而显得虚幻,呈现出理想化和模式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熊观音 《海外英语》2023,(5):210-213
胡赛尼在《群山回唱》中以“平等”的视角赋予人物独立的主体地位,让人物尽情展现其独特的声音和思想意识,形成主体意识的众生合唱,从而折射出世界的复杂性、多元性和模糊性。此外,小说在结构上和语言上也呈现出对话性特征。基于此,文章运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从主体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三个不同面分析小说的复调性特征,探讨胡赛尼“复调”的世界观,并揭示小说所蕴含的多重思想意识、多元价值观、人文关怀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池莉的小说以现世关怀的博大与温婉细腻的笔调而使作品带上了很强的女性化色彩,这种女性化倾向传达的不是反传统的声音,渗透在作品中的价值取向是很传统化的。作品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蕴味。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进行解读,哈代的小说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批判征服与控制自然观,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批判欲望动力论,崇尚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12.
论人性及其教育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远非善恶所能包容。人性是具体的,具体的人性是活生生的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时空和社会关系中满足和实现需要的行为表现,人在满足需要的行为中表现其人性。教育应以需要的视野看待儿童的人性,尊重儿童的需要和选择,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构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13.
陈雪 《海外英语》2012,(11):175-176
Ecocriticism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thought and literary study,which has the double features of both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The Call of the Wild is Jack London’ s masterpiece,and also one of his most successful animal novels.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is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sm to analyz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Buck’ s desocialization and his returning to nature.Also it emphasizes the theme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take their obligations seriously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揭示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所体现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揭露工业革命给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带来的污秽,传达了作者劳伦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回归自然"的主张。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的理论,主要倡导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不是什么,作为卡西尔质疑西方哲学人学观的独特方式,意味着人之存在不是“形而上学”、人之本质不是“感官图式”、人之生活不是“因循守旧”。卡西尔主张把人的问题还原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力图通过符号去领会和展开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在劳作中不断呈现自己全新的生活。“符号宇宙”的致思理路同时启发我们,“人”所具有的历史穿透性不能停留于理性的分析,而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地基之上。讨论人的问题,需要回归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本意,人终究是历史行走中的人、社会生产中的人、实践创新中的人。  相似文献   

16.
田丹 《南平师专学报》2014,(1):10-13,35
闽北古民居建筑肃穆质朴、英华内敛,其独特的审美风格深受闽学骨干--朱熹理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直接的是“文从道出”的装饰理念,“托物言辞”的造物手法和“气象浑成”的艺术理想。本文结合武夷山古民居的装饰、布局、色彩实例,分别对以上三方面影响进行了诠释,以探索闽北古民居这一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人们试图从伦理观念的角度论证人类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着道德联系时,一种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产生了。自然内在价值论从主体性、客观性、目的性三方面论证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它在理论与逻辑上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这种理论将价值判断等同于事实判断,由此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同时,也表现对价值主体内涵的否定,否定了“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唯一性,将价值概念的主体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狭隘地将生物本能与生存特性、人的目的性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8.
珀西·比希·雪莱的作品充溢着对自然的热爱,蕴藏着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契合了当今生态主义思想。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雪莱自然抒情诗,促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处境进行反思,而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方式,这也是雪莱诗歌当中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生产的显象层面加以审察,小说艺术都无一例外地是地域空间与本土文化、创作主体与观照对象、艺术观念与叙述技能相与结合的审美活体,只是这样的活体对置身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小说家而言,又会彰显出他所在空间的富于独特内涵的文化意向、艺术素养和美学路径,甚或是对小说细节的遴选。作为当代知名小说家的郁小萍便是如此。本文正是通过对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现出的这种特性和内质的研究,来探究作为地域小说的存在价值和在新时期小说幅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本质特征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市场化趋势本身是大学应对市场挑战而作出的反应,但大学毕竟不同于企业和市场组织。因此,面对大学市场化趋势,我们必须不断地追问大学本质,要求大学在市场化的现实变革和发展中保持其主体性,以避免“大学主体性失落”或“本体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