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课文所选的两篇散文都是当代作家的作品。贾平凹是以写小说见长的青年作家,散文也写得很美。《丑石》这篇作品富有情趣,别具一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秦牧是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知识性强,哲理性强,而深受读者的欢迎。《菱角》是秦牧的代表作品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领会这两篇散文时,要注意两位作家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八册20课《蛇与庄稼》是秦牧同志写的一篇哲理性散文。笔者探究其虚实手法,初悟其妙。(一)从命题看,化虚为实,新奇含蓄。《蛇和庄稼》实际是《从蛇与庄稼说起》的省略,旨在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复杂的,告诉人们只有不怕麻烦,认真研究,掌握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情看准些、做好些。根据这一中心思想,命题可为《谈事物的联系》,而作者却以《蛇与庄稼》力题,则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显示了两个特点:其一,是新奇。读者不禁要想,蛇是—种动物,庄稼是农作物的总称,这两种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怎  相似文献   

3.
秦牧的散文,常常能于平凡的事物中,通过丰富的联想,发掘出闪光的思想,寄寓以深刻的哲理。他说过:“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菱角》这篇散文正是这样。作者从菱  相似文献   

4.
巩占龙 《文教资料》2008,(33):20-21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其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格调高昂、立意深刻,没有固定格式、尽情挥洒、语言流畅、哲理性强,善于联想、想象丰富,给人以新奇之感.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新生活,鞭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多产作家。截至1990年为止,在5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和编辑的著作约有45部。 在秦牧所有的作品中,散文占了大多数。而在散文中,杂文又占了很大比重。仅1946——1949年在香港的3年中,秦牧就写了一、二百万字的“急就章”一百多篇。因为是“急就”,所以大多数是“随写随丢”,没有结集。现在要把这些杂文一篇篇找出来,确实很困难。当前,人们研究秦牧的早期杂文,主要靠的是1947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秦牧杂文》一书所提供的1945年以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内在结构的逻辑性很强。要注意从整体上分析、把握其说理的层次,层层剥离。并在充分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触发人生的思考,评价本文的观点,从而深化自己的人生体验。]生活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一片混沌。在生活中,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无法完全实现,任何事物的终结都是了犹未了;新的声音总是与先前听到过的旧  相似文献   

7.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是一篇情美兼具的散文,下面是我们讲读这篇散文时所做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供教学参考。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草原之美草原,作为伟大的自然景观,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或许不以为然,没有什么可新奇的,但  相似文献   

8.
秦牧的《缺陷者的鲜花》是一篇立意高、开掘深,富于哲理而又热情洋溢、兴味盎然的优秀散文。作者所描述的“缺陷者”的事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文章所阐释的劳动和创造的道理,也并不深奥,然而,正因为作者所赞颂的是人们司空见惯却未引起注意的事物,所揭示的是人们已经  相似文献   

9.
林燿德《树》(节选)是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中的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笔者认为,哲理性散文的难点是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教师教学重点应该是对文本的解读。本文是笔者对该文的创新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张炜的散文名篇《美生灵》,是一篇感悟独特、思考深刻、启人深思的哲理性散文,它所探讨的是关于人类自身的善恶美丑和人类自我拯救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秦牧的散文,无论是叙事议论还是写景抒情,都能体现出文章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有人说秦牧的散文是一串串珍珠,那么他的散文语言就是穿起颗颗珍珠的线。秦牧的散文特色是能将知识、情趣、思想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而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也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学一点唯物辩证法。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掌握一点唯物辩证法呢?一、渗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蛇与庄稼》,是一篇哲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幼林》是著名作家秦似近年来的一篇力作。这篇以“幼林”为题材的散文诗,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哲理性强,读后如同品尝一杯醇香浓佛的“美酒”,温馨醉人,回味无穷。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分行,不押韵,写法很象散文;但篇幅短小,注重语言节奏,富有诗的意境,因此又是诗的一种。散文诗一般不描写人物事  相似文献   

14.
思路,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围绕中心、谋篇布局所展开的思维线索,即作者构思的脉络。“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路教学法,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摸清、理解作者的思路,找出字、词、句、篇维系的线索,寻找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轨迹,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胳的一种方法。《蛇与庄稼》(五年制第八册第20课)是一篇逻辑性很强,充满哲理的优秀散文。文章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间有着各种简单的或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收入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里的《土地》,是秦牧散文创作的名篇之一。“文章千古事,行失寸心知”。秦牧自认为:《土地》是“较有特色的一篇”,它“笔触所及,似较深广”,“有较多的思想意义和文学色彩”,因而是“获得比较持久和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提醒幸福》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用机警的语言把“幸福”的话题娓娓道来,使文章透射出一种理性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同时,她又以女性特有的温存气质和超然的姿态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美”的对象加以渲染,写得情趣盎然,感动人心。  相似文献   

17.
《废墟》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同学喜欢。对学生来讲,荒草连天、断垣残壁、孤石耸立的废墟实在无美可言。因此,我们在教学《废墟》之时,教学中的一系列困惑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19.
秦牧同志的《菱角》是一篇叙事生动、逻辑严密、说理深刻的议论性散文。该文原标题是“菱角的喜剧”,收入中学课本时改为“菱角”。我觉得这两个标题都与文章内容不相切合。大凡将具体的实物用作散文的题目,这实物或者是文章的线索,或者是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材料,或者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编在同一单元的其它两篇散文,巴金的《灯》  相似文献   

20.
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寓意深刻而又极富哲理性的回忆性散文。要正确解读这篇散文。必须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长宜子孙”四个字的寓意以及“灯光”三次出现的象征意义,进而理解和掌握文章批判和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诅咒封建大家庭罪恶的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