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一词最早来自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把德文的“社区”译成了英文Community,是公社、团体、共同体的意思。二十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将英文Community一词译为中文的“社区”。“社区”一词在我国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词语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词语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旧词新义”现象却谈得不多。很多学者在“什么是‘旧词新义’”这一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概念认识深化”“旧词复活”是否属于“旧词新义”?“旧词新义”与“旧瓶装新酒”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梅 《巢湖学院学报》2002,4(4):38-39,77
“社区词”是近年来汉语词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新名称。本文试图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社区词的确定,社区词的共享,不同社区社区词的特点以及社区词和方言词、外来词、文言词的划界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社区教育体系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区教育和社区高职教育 社区(Community)一词是社会学的专用术语,是用于研究社会构成基本单位的概念,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共同的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一体化教育活动,以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水平提高、满足社区和谐发展为目的。具体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演进 “学习共同体”又称学习社区、学习联合体、学习型组织、专业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等等,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共同体”一词最初源于德国学者滕尼斯采用的德文“Gemeinsehatf”,原意指共同的生活。杜威把学校界定为“雏形的社会”的思想与“学习共同体”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两个核心词汇,杜威对于“学校即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论社区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锦  汪鸿雁 《继续教育》2005,19(1):32-3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传统“单位人”社会体系逐渐向“社会人”社会体系过渡,“社区”(Community)这一聚合一定区域居民的社会共同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为了适应并促进社区及其成员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如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必要性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社区(community)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即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意识和利益,并有着密切社会交往的社会群体。”社区信息服务(CIS:Community Information Service)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首先出现的。不久,英国的图书馆界也逐渐意识到社区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英国图书馆协会为社区  相似文献   

8.
我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所Community College里教书。北美的中国人把Community College直译为社区学院,或者称它们为大气我不同意这两种叫法。社区学院,好像是在社区里招生,规模很小的学校。其实不然,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它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招生,而且科系非常全。还有“大专”这个词,我们也授予本科学位,只不过课程比较偏重实用技术。我还是觉得独立学院这个称呼比较适合我们这类学校。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转型”研究综述 “社会转型”研究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的边缘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门学科,“社会转型”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范畴来自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社会转型?’是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的解释.是对生物学“transformation”概念的转用。在生物学中,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共同体的特征说起"共同体",感觉就很美妙,它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人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学习共同体"一词的英文是"learning community",也可以译为"学习社区",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大概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的真谛     
大学(university)在中世纪产生时,就是一个具有行会性质的由学者组成的社团。博伊德和金指出:“按‘大学’一词的原意,只不过是为了互助和保护的目的,仿照手艺人行会(gid)的方式组成的教师或学生的团体(或协会)”。在中世纪,作为学者社团的大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学者的社团。起初,学者的社团在中  相似文献   

12.
邻里互动是社区共同体存在的基础,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会是否可以培育出“社区共同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石家庄某个典型的新建商品房小区为研究田野,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以及问卷法等揭示出转型期背景下城市邻里交往的真实状态,分析了社区场域下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发现邻里交往行为是嵌入于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中的,邻里互动使得“社区共同体”的构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按台湾学者朱维焕所说。始于清末邓实的《国学精论》一文,邓实以“国学”一词别于当时的“西学”。其实,区别于东西方学术.早于邓实的张之洞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学”,晚于张之洞的章太炎也写出“国故论衡”。“中学”“国故”“国学”名称稍异,指的是同一门学问。在我看来,“中学”“国学”在时间上有些模糊,也就是对这门学问在时问上没有界定。一般而言,这门学问所指的时问跨度是自先秦至清末这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上流行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发展”的学校改革思想。但由于人们广泛地使用“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这个词来描述教育领域中的不同教育群体,如学校委员会、高校院(系)、学区、教育部(局)、教育专业组织等,一些专业人员担心它不分场合的使用有可能会使人们只能肤浅地理解其表面意义而忽略其深刻内涵,造成实施“专业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的失败,并步入一个怪圈:最初是对改革的狂热,造成基础概念的混淆;接下来是改革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难题;最后改革失败,难以实现期望的结果,最终放弃改革;满怀信心地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如何避免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思想步入上述怪圈,教育专家认为,只有批判地反思其价值内涵,挖掘其核心原理,研讨其扎根于学校文化的相关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其专业性,才能通过这种共同体,提高学校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院校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别为社区学院(或者初级学院)英文为:Community College(or junior College);四年制学院(4-year College);大学(University)以及专门学院(Institute)。Community College不提供学位课程,只颁发文凭。但一些Community College与当地的大学签有协议,学生的学分可以顺利转入大学,并可  相似文献   

16.
“I think you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amping.Are you ready? Okay,let'S go!(我想大家都很期待这次夏令营。你们准备好了吗?好,现在出发!)”这是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urch(国际社区教会)资助的国际夏令营,7至14岁的外国孩子都可以免费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7.
“社区”一词在汉语中侧重于“地域性”,而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learning community”更强调“共同归属感”.翻译为“学习共同体”更为合适.“学习共同体”应具备“活动场”、“一定数量固定的人群与频繁的互动”、“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三个基本要素,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教界和学术界存在某种程度的混乱。大学部分放弃了“普通教育”的基本使命,大学学者有沦为“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危险。要改善这种状况,现代大学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方面,需要一如继往地关注并承担起“普通教育”的基本使命,使所有学者从事的高层次研究建立在人类共同的知识体系之上。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成其为大学,成其为知识型社区;处于这种社区的学者才能既符合古典理想又达到时代标准。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大学与政府、市场关系的日益复杂,大学功能的不断演进与多元化,学术道德沦丧的危机也日益凸显,大学学者必须在“学术真诚”基础上坚守其基本的学术准则。  相似文献   

19.
美好四月天     
《小学时代》2015,(4):2-2
亲爱的奥星人:你知道英文中“四月”怎么说吗?“April”,这个词来自拉丁文“aperire”,意思是“打开”,因为在这一个月中,花朵盛开,小草和大树发芽,万物复苏。  相似文献   

20.
“learning community”一词在中文中经常被译为“学习联合体”“学习型社区”等。从解读learning和community在当代语境下所包含的意义入手,探究支持学习共同体所设计的“community”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结构,它所支持的“learning”是怎样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