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宇 《新闻世界》2014,(6):245-247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胡永春  贾云哲 《视听》2022,(2):78-80
作为"我和我的"国庆献礼系列电影的第三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延续了"拼盘式"短片组合的结构方式.该片在"精神传承"这一宏大主题的框架下,采用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以小见大地诠释家国情怀;通过多样类型叙事方式,拓展优化电影表现空间;借助穿越时空的线性叙事,生动展现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影片勾勒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百年来...  相似文献   

3.
镜头是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用长镜头是一种加强影片叙事的方法。影片《寄生虫》通过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手法、精彩的视听语言,向观众揭露了现存的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社会问题,影片中的长镜头对于作品的叙事有着重要的功用,为电影在细节上助力。本文以《寄生虫》为案例,结合案例浅析长镜头对该片在叙事真实性、叙事主题、叙事时空、叙事氛围四个方面起到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4.
"双生花"叙事模式由于其叙事视点的丰富性、叙事语境的多重性在电影叙事模式上是一大创新,我国运用"双生"元素进行电影叙事最早可追溯到民国电影《姊妹花》.文章从叙事视点、叙事语境和叙事空间对《姊妹花》镜头中的"双生"叙事及其影像元素进行分析,揭示出民国早期电影中丰富的镜头语言,对当代电影仍然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静 《视听》2022,(5):80-82
根植于革命历史题材叙事与聚焦于影像视听元素表达,在新主流电影中从不是矛盾与对立的,而是补充与融合的.《长津湖》于战争历史抒写中塑造平民英雄,《革命者》以情感演绎而非情节推进作为叙事动力.新主流电影在历史抒写上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真实性"是其叙事基调.同时,在英雄人物塑造中侧重呈现"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  相似文献   

6.
2016年美国好莱坞电影《萨利机长》与2019年国产电影《中国机长》两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事件,题材内容相似,具有极强的可比较性、差异性.两部影片的差异主要呈现在叙事方式的不同,通过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目的三个向度,对《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进行叙事美学范畴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叙事可以是叙述虚构的事,也可以叙述实在的事.电影在采用叙事艺术手段时,不管是叙述虚构的事还是叙述实在的事都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叙述,通过声画等语言符号叙事必然有其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就意味着叙事会是想象性的,虚构的事和想象的事都存在被强化和被弱化的可能.民族影片《花腰新娘》整个叙述就是这样一种想象性的叙事.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题材电影《十八洞村》以杨家兄弟等基层民众为表现主体,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以人民为导向”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民族元素,鲜活地展现出了少数民族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自立自强与贫困奋战。《十八洞村》从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出发,立足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人民面对贫困的态度,从“小叙事”中构建出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大历史”全景,为中国主旋律影片在主题和叙事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并没有陷入同类型动画审美同质化的叙事窠臼之中,它以其"视觉"元素的交错与冲突凝聚出一股新的叙事张力.本文站在美学解构的视角,将其电影中的视觉质素划分为人物造型、场景色彩、灯光意象三个方面,解释了其在人物叙事、景观叙事、精神叙事三个层面从洞穴走向太阳的过程,最终提出《疯狂原始人》在奇观和叙事之间有所平衡,进而表达了电影对视觉叙事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红高粱》相比较于三十年前的电影《红高粱》,在叙事策略上,如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场景和叙事语言,都有很大不同。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文本呼唤、不同的媒介特性决定了不一样的视角,商业元素的考量也直接影响叙事情节的设置。但既然同为《红高粱》,两者在经典桥段、高粱的象征意味和红的意象上是相同的。电视剧《红高粱》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刘立荣 《东南传播》2014,(11):104-105
电影的叙事人称至关重要,如果运用不当会影响电影的叙事逻辑。本文以电影《无人区》为例,从叙事人称的角度对电影文本做了研究,发现该片三次叙事人称的转换中存在着两个悖论,使影片出现部分情节不符合逻辑、结尾画蛇添足的问题。希望其他电影作品能够以此为鉴,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何鹏 《东南传播》2015,(12):39-41
国产奇幻喜剧电影《捉妖记》上映后口碑爆棚,连续数周稳坐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宝座,该片不但继承了东方文化的美学意蕴,还突破了原来中国奇幻电影的叙事模式,对好莱坞电影叙事套路进行了本土化的移植和改造,本文从戏剧化叙事、奇观化叙事、主题化叙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并探讨其在中国奇幻电影发展道路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嫣然 《视听》2018,(6):84-85
武侠电影是建构在我国独特历史文化上的类型电影,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与传统思想内涵,在电影市场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武侠电影的发展在视觉化冲击的走向中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本文提出"后武林时空"这一概念,以电影《师父》为例,从现实叙事、镜头语言、武术文化三方面分析其不同于以往武侠电影的艺术特色以及形成"后武林时空"的导演元素,以期引发对武侠电影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邓颖 《视听》2018,(11):85-86
德国实验电影《罗拉快跑》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不仅具有好莱坞电影的高观赏性,也以复调叙事实现了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线性叙事模式的解构。本文拟从镜头的角度对影片的复调叙事进行分析,探讨镜头如何表现复调叙事的矛盾性、开放性、未完成性。  相似文献   

15.
张俨 《报刊之友》2014,(9):99-100
论文通过对2013年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纪念题材《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两部电影在影像风格、叙事策略和人文意蕴三个方面的对比,论证两部电影成功的元素,同时对目前国产商业电影表现出来的明显的艺术审美特质进行论证,期待商业电影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连续剧《雪豹》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叙事背景,以抗日战争中的特种部队作战这一新题材为叙事脉络,在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融入对个体生命和生存价值的关注,实现了宏大民族命运与个体伦理的叙事同构,恢弘叙事的个体性超越使该剧达到一个新的叙事高度。  相似文献   

17.
刘明杰 《视听》2018,(11):96-97
隐喻是电影叙事的重要策略。影片《卡萨布兰卡》和《美国往事》以叙事主题、主角人物、城市景观为喻象,对美国梦进行了影像化抒写,成功地建构了美国梦的隐喻,值得对比、研究、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徐锦博 《视听》2023,(4):43-46
乡村题材网络电影《毛驴上树》《毛驴上树2:倔驴搬家》在内容上一改我国农村题材电影常见的套路化剧情、扁平化人物塑造、题材同质化等问题,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展现了“第一书记”帮扶“毛驴们”摆脱贫困的事迹。电影创作者通过叙事空间的创新表达,将乡土叙事空间、情感叙事空间进行重新建构,以个体农民的情感作为主要叙事线索,展现了个体农民的情感世界,使得叙事空间架构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体会扶贫的过程,获得独特的视听感受。  相似文献   

19.
赵慕妍 《今传媒》2016,(4):94-95
由于叙事元素相似,文学作品经常被改编为电影.但改编后的电影与文学作品相比在叙事上还会有差别.文学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誉为"最难镜像化的小说",但是李安运用巧妙的叙事技巧对其加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和票房.通过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时在叙事方面的规则和技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电影文本《芳香之旅》中,电影符号具有丰富的时代象征意义。在电影叙事过程中,阐述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具有时代性的符号。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关系不断的变化,《芳香之旅》就体现了人生中不同时期的符号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