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所具有的知觉、想象、情感特点,在解放人的丰富性,发挥人主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人的丰富性解放,主体意识的发挥正是现代教育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谈到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对于审美来讲,情感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肯定性的美感和体验,这种美感是情感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谈到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对于审美来讲,情感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肯定性的美感和体验,这种美感是情感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在音乐教育中,感情这种心理状态显得极其重要,这种心态往往难以用文字来表达。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常常蕴涵了丰富的、深刻的情感,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行认真的分析、理解。通过对歌词和音乐语言的剖析,把音乐所赋入的感情因素渗透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旅游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以云南丽江古镇文化现象为例,以拉康的欲望分析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分析参照,将古镇文化旅游热现象与人的审美需要以及社会性需求连结起来,从而触摸到现代人审美体验的变化和情感结构的危机表征.  相似文献   

5.
审美,是在人的特定的情感状态下,对审美对象的关照,其实质是审美主体复杂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通过人的感知、理解、想像、情感来完成的。其心理活动的基本路线是:感知→理解→想像→情感→美感享受。通过感知,把握审美客体的完整形象;通过理解,深刻地感受审美客体;通过想像,活化和丰富审美客体,体验审美客体的内在意蕴;通过情感,使审美客体在人的心目中变得更为显明、生动、逼真,从而使人得到美感享受。确切地说,感知是审美的基础,理解是审美的关键,想像是审美的载体,情感是审…  相似文献   

6.
加强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素质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高人的道德品质,有利于现代社会的人际交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审美,是在人的特定的情感状态下,对审美对象的关照,其实质是审美主体复杂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通过人的感知、理解、想像、情感来完成的。其心理活动的基本路线是:感知一理解一想像一情感一美感享受。通过感知,把握审美客体的完整形象;通过理解,深刻地感受审美客体;通过想像,活化和丰富审美客体,体验审美客体的内在意蕴;通过情感,使审美客体在人的心目中变得更为显明、生动、逼真,从而使人得到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8.
王朝元 《大学教育》2013,(15):34-35
审美活动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实践、情感价值关系和形象性显现等构成要素。美与客观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有关,但不等于这些属性。审美主客体必须形成情感价值关系。美具有形象性,需感性显现出来。艺术创作表达主体的思想情感,要借助于审美形象来间接表现。审美活动与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审美情感价值关系及其形象性显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活动。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散文和审智散文为代表的现代散文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家园,它和人类的关系不仅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智慧审视与精神引导的关系,其情感诉求应该是智慧的、深度的、终极关怀的,能引领接受者得到精神的提升.因此现代散文文本更注重艺术建构的审美自觉,这种审美自觉主要体现在散文情感诉求的精神性和智慧性、生命把握的开放性和对话性、语言传达的理趣性和阻拒性、审美结构的情感性和召唤性等方面.这种艺术建构的审美自觉,将以其独特的情感把握和审美召唤激发接受者的审美再创造,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得到最大的丰富、补充和提升.现代散文的接受则是一种生命沟通,读者通过散文文本走进作家心灵,去把握作家的生命律动和精神取向,达到与作家的交流和沟通,在沟通中揭示生命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代散文在艺术创造上的审美自觉,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审美接受和生命沟通,从而得到审美启迪和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审美教育在本质上又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是以美的事物来陶冶和感化人的情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变得高尚,塑造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1.
青年审美心理中情感因素的特点及作用朱爱军,薛秉华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是构成人的审美心理的基本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情感(本文中说的情感是包括情绪在内的)是最为突出的心理因素,因为审美可以说是一种遵循情感逻辑的情感判断,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是...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与素质教育接轨,就必须要加强语文审美教育,使语文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心理需要和审美期待接轨。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感性的美的形象为手段,使人摆脱实用功利的束缚,获得美的体验。审美教育主要培养人的审美情感,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正是审美教育的这种独特作用和独特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一、懂一点审美诗歌的审美价值,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贫乏的叫做丑。强烈而独特的情感可以给人带来审美冲击,进而感染读者。而什么样的情感才是独特而强烈的呢?这主要看情感与生活真实的关系。情感与生活真实的矛盾冲突越大,所带来的审美效果越好。情感与现实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情感对现实反映的独异性和冲突性上。  相似文献   

14.
高书霞 《华章》2007,(5):122
色彩是造型元素之一,对于色彩的认识、感觉、审美和表现能力的培养训练与研究是设计师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色彩孕育了人类的审美文化,因此它本身也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特征.现代商业广告设计表现中充分运用了人的这种情感特征来吸引人,打动人.虽然这种运用有时候表现非常的夸张,但是这也使商业设计中的色彩远远比传统绘画中的色彩更加明确和具有目的性.这更符合了商业化社会发展对色彩表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出了现代商业设计的流行与时尚.  相似文献   

15.
在通感视野下进行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力,通过体验情感美,拓展想像力,徜徉意境美中去倾听人的生命、关注人主体,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进而丰富、健全人的感觉,使生命在通感审美中诗化,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相似文献   

16.
美育就是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角度出发,实施必要的审美方法,通过审美实践陶冶人们的性情,美化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启发人们的自觉性,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解决人们审美观的问题,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要求,以此达到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的目的。情感在审美教育中特别重要。在审美教育中必然有情感的渗透。没有情感的审美教育,是不存在的。一、明确情感地位,调动情感因素。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美的事物激发人的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进而在…  相似文献   

17.
陈珺 《文教资料》2011,(31):113-114
所有关的对象都是现实的、生活的,那么美育就是要使人感受生活、鉴赏生活和感悟生活。本文从中西方美学比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着手,提出现代教育中关育的功能除了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外,更注重对人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形式,参与众多,有乐队、指挥、合唱队员等,是个性与共性的组合,是人类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普遍的形式,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形式,同时也是培养人的形式,在整个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使人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审美志向都得到了升华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美育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探求美育的实践途径和有意识地建构美育实施环境,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完满人性与品格的形成。这对现代学校美育的启示有重视美育的情感作用,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优化美育的实践过程,回归美育人本内涵;净化美育的实施环境,创设“美”的育人空间。  相似文献   

20.
自美学家席勒18世纪末首次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以来,我们似乎沿袭一个信条:美育是一种按照审美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美育就是寓教育于审美活动的情感教育过程,它使人具有美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