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楠的女性传记小说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其创作主体自身有着清醒的性别意识,其选择和塑造的女性传主和其他女性形象都显示了自觉的女性意识。其创作代女性发言,替女性正名,让蒙尘千年的女性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辽宁的女性文学批评参与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同步性发展,同时也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具有类似的文化逻辑。面对丰富的女性作家创作和西方理论的引进,女性文学研究者个体性的思考必将深入到女性意识探求的领域,如何确立女性的主体性激发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的生成。不同的学术成长经历和个性品质也注定了辽宁女性文学批评实践的丰富与精彩。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6,(4):60-63
在"类像"时代,当代女性的处境与传统女性相比有了更为复杂的变化,被主流意识形态和消费意识充分美化和篡改过的"理想女性",远离了女性的真实体验。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和沉痛揭示了女性在真实生活中所体验到的身体压抑,并以迂回性的策略,重新构筑女性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不仅充分肯定女性经验的特殊性,而且再三重申女性经验的不可取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讨论大众话语观照下的女性角色,就要分析女性话语和女性话语权。本文结合理论与现实,阐述了女性话语权缺失导致女性角色定位两难的情形,以及在现实的大众话语下,女性如何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对女性自身和大众话语传播的媒介都提出了富有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在散文中,以女性的视角,深刻揭示出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和女性在男权社会受到的精神奴役与创伤,并且在旧的价值废墟上为现代中国人树立了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与之相适应,她也创造了女性散文的新的意象、叙述语调和结构模式,从而形成了具有女性特色的“私语体”式的女性散文话语方式体系,开创了女性散文话语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海伦妮·多伊奇是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学家、女性精神分析的领袖和先驱者。她根据自己的母性经验和临床经验,提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精神分析理论。她通过强调认同来探索女性的心理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首次将女性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青春前期、青春早期、青春期和母亲期。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进了弗洛伊德对女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吴组缃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女性悲剧命运独特而深刻的思考。他指出了封建婚姻制度和宗法家族观念对女性人性的戕害,思考了知识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在剖析农村社会现状时,给与农村底层女性特别关注,指出女性不仅与男性一样受经济和阶级的压迫,还受父权制等级观念的压迫。吴组缃同情受迫害的女性,谴责男性中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歌颂敢于反抗的底层女性,颠覆父权制等级观念。吴组缃与“五四”及30年代女作家一起,推动了女性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明清女性文学的持续发展,是否追求以及应当通过何种方式追求声名逐渐成为困扰才女的重要问题。受封建女性观影响,部分文人认为追求声名会有损女性的形象和德行,于是对女性求名横加指责。无论是舆论的压力还是传统的规训,都使得女性成名之路阻碍重重。纵使如此,才女们依然想要扬名和不朽,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权力和创作的诉求,展现女性的担当与精神,提高自身的地位和权威。女性对于才名焦虑的书写,展现了女性独有的经验和文学价值,开拓了女性的书写空间,彰显了女性更高级别的文学权力诉求。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题是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女性生活的描写,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受到的屈辱和苦难,批判了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本质,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在她的词中凭借其独特的女性自我意识,突破了男性视角和男性话语体系,以其独具魅力的女性创作心态及女性气质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被历史和封建束缚的灰尘所蒙翳的心灵世界,展现了女性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温婉执著的品格.她用女性独有的方式发出了对女性悲剧人生的呐喊,首次呈现了女性自己对世界、人生和情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于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思潮纷涌而至的8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传入更促进了中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女作家对女性境遇的揭示和女性意识的表现具有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民族特色。她们注重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探寻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把批判的触须不仅指向现实中的男人,而更多地指向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陷,开辟了一个女性自我审视的依域,使女性文学走出了男女两性单一的性别对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确立为基础,弘扬一种永恒的女性美德,确立新的女性人格。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9,(1):49-52
《相爱相亲》是女性导演张艾嘉的最新力作。作为一部女性电影,它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挖掘和探索展现了该影片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关注和思考。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学检视该影片的女性主义表达,会发现《相爱相亲》伦理叙事下三代女性的成长轨迹展示了女性的困境以及女性自觉意识的进步。从总体来看,影片采用了平静细腻的电影语言,用一种温和且内敛的方式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婚姻、家庭和爱情时的困惑与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安吉拉·卡特的《爱屋之女主人》,从颠覆男女二元对立和关怀女性宿命两方面解读文本,揭示了父权制社会意识中女性不可避免地受到约束和压制,折射着卡特对女性生存处境的关怀和女性解放、两性平等的憧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女性解放的迷茫。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女性解放成了女性文学的重要关怀,惟有女性意识的充分觉醒才可能通向真正的女性解放。女作家池莉以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创作的《小姐,你早》体现了她对女性地位的反思和女性意识的反省。作品中的女性,在对事业的追求、情感的定位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实践中展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境遇与现实命运。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五四时期人的觉醒,对于女性的关注逐渐进入了作家的视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受到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双重影响的“新闺秀”凌叔华在高门巨族的背景下,本着对深闺女性的熟稔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构筑了新旧女性面临的不同生存困境。同时作为受到新文化影响的知识女性,凌叔华也在笔下的女性世界中渗透着自身的女性意识,从自审和反思中推动中国现代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走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细腻而冷峻的笔法再现了当代犹太女性生存的艰辛与坚韧.并用女性视角和儿童口吻的叙述,将以色列女性遭到不公对待的处境做了有力地控诉,深入挖掘了当代犹太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奥兹的小说作品,借助女性话语建构了想象中的女性心理和女性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男性视域下的女性群像图.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女性散文以显见的性别意识,关照女性生命,表露女性自我身心的体验,感悟女性坎坷的人生与命运,思考和探寻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被人们歧视、冷淡的女性世界。女作家们努力争取女性表达与言说的权利,突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束缚而博得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女性在创作中容易陷于女性意识自我沉溺和因极端强化导致的再度迷失两个误区,从而成为了当代女性散文应该特别警醒的缺憾,女性意识将面临新的提升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对《简·爱》女性意识的审视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爱》被称作英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真实的女性体验,深刻的笔触塑造了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抗争精神的女性新形象———简爱。通过这个形象,作者表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宣扬了在爱情、婚姻上两性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女性通过自我奋斗而争取独立自主和维护人格尊严的理想,表现了对女性解放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程冰 《林区教学》2012,(6):49-50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和性别、年龄、地域、阶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语言体现出一定的性别特征,从而形成男性语言和女性语言。把女性语言分为女性使用的语言以及与女性相关的语言,以韩语为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女性语言。通过对女性语言和男性语言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并分析了女性语言显现出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雅茜是90年代以来活跃在河东文坛上的一位女性作家。她扎根于晋南沃土,用女性敏锐而深刻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细腻的笔触,围绕女性的爱情和婚姻,以小说的形式向人们描述了河东女性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形形色色的烦恼和苦闷及种种精神困境,塑造了一系列河东大地上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女性形象;一类是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还有一类是现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