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燕杰 《大观周刊》2011,(44):246-247
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一一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人物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人物画更是兴盛一时,优秀的人物画大家随之也多了起来,黄慎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其诗文、绘画以及狂草书法堪称三绝。尤其是在人物绘画上,不仅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创造性地将草书运用到人物画的线描中,因此,被称之为"草书入画"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一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对诗和画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先看一下绘画: 众所周知,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以前是人物画居于画苑之首,而宋以后,山水画则脱颖而出,蔚成大观,无论宗教画、社会画还是人物画都无法与之匹敌。山水画向有南北二宗之说,南北二宗双峰对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任伯年人物画的绘画题材、师法传承以及在"西风"影响下的融合吸收三个主要方面试论任伯年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谢赫(459—532),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善作人物画、风俗画。著有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画品》(又称《古画品录》),在绘画史上《画品》开品画之先河,对绘画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奇"与"巧"辨析谢赫《画品》中气韵及在中国绘画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以儿童为题材的绘画通常在画史中被称为"婴戏"、"婴儿"或"孩儿"等,也有称"婴戏图"、"戏婴图"、"货郎图"者.婴原指初生的女孩,后泛指初生儿勘儿.因此,婴戏图就是描绘儿童嬉戏玩耍的一种人物画.以儿童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萌芽于战国、汉代,成熟于唐,盛行于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直到今天仍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8.
王利娅 《大观周刊》2012,(47):59-59
中国古代人物绘画中所表现的服装始终与时代紧密相关,体现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审美理想。本文重点从分析人物画中服装的艺术特色,更加有利于推陈出新继承传统的精神实质,使现代时装绘画更好的吸收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叶璐 《兰台世界》2015,(3):65-66
画家身份的分化对于画家绘画作品风格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我国灿若星河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涌现出诸多艺术成就与现实意义都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流传于世。其中韩滉作为朝廷命官及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从刘宋王朝的覆灭到隋统一中国这大约一百年的时间里,绘画批评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六法"的总结和提出。"六法"一出,才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它提供了一套专供衡量画艺优劣之用的准绳、尺度。由此,中国绘画批评具备了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安阳石窟群大约建造于南北朝时北齐晚期,其地理位置位于古代邺城地区,是当时北齐等前后六个政权的都城所在。安阳石窟中的建筑、雕像、绘画等艺术图像创作,无论是功能、立意、内涵或形式,均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杨雪 《大观周刊》2011,(30):10-10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  相似文献   

13.
符祥康 《兰台世界》2014,(7):117-118
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其诗文、绘画以及狂草书法堪称三绝。尤其是在人物绘画上,不仅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创造性地将草书运用到人物画的线描中,因此,被称之为"草书入画"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杨雪 《大观周刊》2011,(38):47-47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物画与写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古代人物画欠发达,对西方写实造型观的吸纳成了现代中国人物画的突破口。尽管这次借鉴从一开始就在冲突与争论中展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写实造型法并没有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带入歧途和毁灭;相反,在丰富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提高人物画的表现能力上,却显示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人物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可以说,当今中国画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写实人物画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春霞 《兰台世界》2011,(12):44-45
花鸟画是南宋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南宋画家中以擅长花鸟者为最多,这一时期绘画以院体画为主,而院画中又以山水画成就最高,人物画次之,花鸟画又在人物之下。  相似文献   

17.
南宋院体花鸟画兴盛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鸟画是南宋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南宋画家中以擅长花鸟者为最多,这一时期绘画以院体画为主,而院画中又以山水画成就最高,人物画次之,花鸟画又在人物之下.  相似文献   

18.
古代音乐是启用"三分损益法"来计算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及十二律的相对高低音和音阶的结构,而西方音乐则是以"五度相生法"来计算,因此,它对于古代音乐正如同"五度相生法"对西方音律一样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从先秦开始,中国画的人物画由无意识的萌芽图案状态发展到日臻成熟的完美绘画艺术,至隋唐五代山水、花鸟画也由以往作为背景的配角地位展示到前台从而各自独立成科,与人物画一起共同酿造着传统绘画的醇厚文化,绘画艺术本身承载包容着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观念及地域差异诸因素。  相似文献   

20.
所谓形式美原则,也就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书刊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与绘画的构图法则有着极大的一致性。这可能因为它们在二维方式上具有共同点。在绘画的构图方面,自从东晋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的构图理论以后,南齐人谢赫又把“经营位置”的构图理论列入“六法”之一。由于重视这种绘画的形式法则,唐人张彦远把构图看做“画之总要”。书刊的版式设计,实质上也是“经营位置”,也是一种“构图”。这种构图,是将文字、插图和装饰纹样等的内容和形式加以通盘考虑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把版式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