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消费至上"的信条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国社会在文化上已不是从前那样一个同质性与整体性社会,中国文化结构正在走向多元性和异质性,消费文化从多方面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本文探究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圣刚 《天中学刊》2007,22(4):123-126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所谓文化的多元性,既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呈现形态的一种定性,也是指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多种可能的一种过程。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分别表现为文化形式的多元性、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闽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地缘环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闽文化是中国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兼具中原内陆文化和沿海海洋文化的特点,文化全息图景的多元性特征极其鲜明。本文从文化内涵和文化的时空格局等方面诠释了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并探讨分析了地理位置及地缘经济、生态、政治环境对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对成人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挑战,成人教育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首先论述了人们对全球化和文化的不同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随后从三个不同方面分析了全球化对文化消费、文化大众化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夏文化一个突出特点是多元性,这与西夏实行开放的国策密不可分。深厚的民族基础,以及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西夏文化的多元性。西夏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制度、艺术、宗教等等。  相似文献   

7.
先进文化是目前理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就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福州作为历代福建省首府,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对全省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闽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主要贡献,一个是在宋代,开闽学先河,承理学南传、成理学重镇。另一个是在近代,禁烟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瀛环志略》迎来中国社会启蒙时代,《天演论》开启中华民族心智,有力地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向规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泰山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不仅是自然文化的宝库,而且也是人文文化的宝库,就人文文化而言,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其内容正反映了色彩斑斓以儒释道为主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网络娱乐文化与传统修身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娱乐文化也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且大有盖过传统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外鼓吹的“中国威胁论” ,深刻揭示了中国古近代博大精深的和平文化底蕴 ,论述了当代中国和平外交战略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推动 ,征引世界著名学者和政治家的论述 ,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维护者和推动者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2.
李晨 《海外英语》2014,(20):146-148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Chinese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Numbers of foreign scholars or literary-lovers are trying to learn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But many improper translations caused unnecessary confusions. So how to convey our own culture to the world turns into a big problem. In this essay,five methods of culture translation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examples from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to show different ways of translation when meet different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3.
汉文化是我国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它照耀着整个华夏民族,并吸引着各国学者纷至沓来,而浪漫旎丽的楚文化无疑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精华,使得这朵奇葩愈发璀璨。尤其在西汉初期,无论从治国纲领,艺术成就,还是民俗文化等,无不受到楚文化的深刻浸润。  相似文献   

14.
由泉州师院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创新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已经走向世界。学者们在提升“两岸文化共同体”的整体化认识、促进闽南文化研究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方位词所体现的空间文化是其不可缺少的成员,而空间方位文化与方位词的文化含义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方位的隐喻意义的成因是分不开的.中外学者对文化及空间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美国当代积极从事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他的理论著作呈现出明显的比较视角。他不但关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的差异 ,而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他视美国文学为“个人神话”而称中国文学为“民族寓言”,并指出了其历史根源 ;同时 ,他比较了第一世界文化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当代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批评。杰姆逊提醒美国的理论家们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待不同的文化 ,并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特性进行了强调 ,以便为其“全球化”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杰姆逊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但他对“西方中心论”的反对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化诗学,于世界之交崛起于美国,是一种广义的诗学,属于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引进“化诗学”以后,其化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之差异,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化诗学之崛起,是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一个重大的社会化现象,代表着世界人社会科学领域中前沿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学的化诗学研究,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学术基点来构建辉煌的化诗学大厦。其研究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相似文献   

18.
王仕佐 《教育文化论坛》2010,2(3):101-107,128
贵州是中国傩文化之乡,尤是傩戏品种较齐全的省份。贵州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早己引起国内外学者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兴趣。文化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内涵丰厚的贵州傩文化展示的是贵州土地的神奇、人民的智慧及文化的多彩,在21世纪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强化发掘、保护及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幸福、公正、公平、充满活力的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不仅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决策上高度重视,地方高校更应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学术优势和教育平台,在内涵挖掘、人才培训、对外交流、功能展示及传播途径等方面对贵州傩文化的发掘、保护及传承发挥它应有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交融、竞争。当代中国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是基督教文化,它已经成为英美主流文化,正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迅速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让人担忧。祖国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特网以其让人始料不及的态势覆盖着世界,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的出现,揭开了人类生活的新时代。关于网络与社会诸多层面的关系,众多学者做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网络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网络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却鲜有人提及。但是,从文明时空交往新模式、认知过程的动态创新性、文化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虚拟现实的功能、注重个性的创造等诸方面,可以发现网络的本质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