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课堂小结的再认识体育课堂小结虽无现成定义,但通过查阅《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材料的相关章节,我们不难看出:体育课堂小结是在体育课快要结束之前,主要由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等情况所做的口头评价,是一种过程学习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课堂小结一般占整个课堂时间的3-5分钟,虽占时少,但却是"点睛之笔",是课堂的升华与结晶,更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在课堂小结中体育教师切不可草率了事。"一忌"表达啰嗦无重点  相似文献   

3.
李翔龙 《中华武术》2020,(3):76-77,26
走进中学体育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常态课堂大多数都不太受学生欢迎。普遍现象是: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和满头是汗的示范,或者放羊式让学生自己玩,学生在课堂上却是无精打采或者我行我素。有些体育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语调单调,比如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不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是好课堂?上好一堂体育课应该运用哪些策略?我们如何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好体育课堂?以吸引学生积极学练呢。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课堂小结的话题,参与研讨的教师各抒己见,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结进行了深入交流。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直观的,让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同时,看得懂、学得会并最终运用,这是达成有效教学目标的最终途径。如何让体育课小结不空洞,不流于形式,在课结束时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呢?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语言和课的进程与发展上下工夫。有特色的小结,能够给学生带来思考和鼓  相似文献   

5.
<正> 近两年来,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求他们少而精地作学习笔记,并不定期的抽查和批改(记入平时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笔记的内容有:动作要点、保护与帮助、易犯错误和课堂小结(问题和要求)。我觉得学生写学习笔记有以下作用。一、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帮助课后学生要写好笔记,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练习,而且课外还要回忆课上的内容和总结体会,因  相似文献   

6.
祝芳  王菊红 《体育师友》2010,33(6):62-63
每当学年(学期)或某单元教学结束,笔者会让学生写一份体育学习小结,目的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引导学生写的真实、真诚。内容包括:学习体悟、自我反思、对课堂与教师的评价与建议等。掐指算来,这样的坚持有近十年。这十年,也是笔者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年轻教师,逐步进入专业教学研究的十年。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田径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练的动力,提升田径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通过研究发现,众多的趣味体育课堂仅仅是具备了趣味性,教学质量反而成了附属,有些本末倒置。因此,研究小学体育课堂趣味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课堂趣味教学不但学生学得要有乐趣,更要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升运动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作为一门强身健体的科目,让学生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非要用成绩来衡量学生,考核老师,那就真的让体育教学"变味"了,变成了人见人烦的"应试课堂",就算是这样,因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天生就差,不管怎么努力,他的提高幅度也不可能获得满分,如果抽到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测试,再用学生的成绩来考核老师,你说老师能没有情绪?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07,(7):66-68
体育课堂常规似乎被一些体育教师所遗忘,课堂集合队伍,检查人数和服装,安排见习,队列练习。进入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巡回指导,个别纠错,指出典型(错误示范、正确示范、表演评价);小组学习,分层学习阶段,学生参与,教师评价。放松活动,布置作业。常规性的东西是不能丢的,而目前有些老师省略了集合,更有甚者省略了准备活动,直接由学生拿一个球直奔球场;稍好些的老师从形式上集合一下,没有什么内容讲,慢跑两圈,分组学习。基本部分学习也没有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只是旁观,这里有常规缺失的问题。请广大圈友深入探讨,以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课堂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等作出即时的评判。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活动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有些老师的即时评价太随意,几乎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像"很  相似文献   

11.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一门艺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则要沉着冷静、机智地应对. 1.适时引导,动态生成 一次50m测试课上,有一名肥胖学生在测试中突然掉了鞋子,看到有人掉了鞋子,其他同学开始大笑起来,说这说那,甚至还有些难听的语言夹杂在其中,这名同学虽然掉了鞋子但还是坚持跑完了50m.本来老师想批评他应该在测试前做好准备的,但考虑到他是一名特殊群体学生,此时批评他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老师采用了非常规的教育方法.老师将全班同学集中到一起,对大家说,刚才这位同学的行为值得表扬.同学们一脸惊奇地看着老师,以为是老师说错了.  相似文献   

12.
<正>群英荟萃:QQ群一——50011898;QQ群二——43439651;QQ群三——131779625研讨背景:对于一节体育课而言,课堂结束部分小结虽占时不多,但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也是一节课内容的升华与结晶,更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对这一环节进行认真审视,会发现其仍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教师在课堂最后部分的小结,往往是"草草了事",从未仔细揣摩此环节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本次研讨旨在通过对课堂小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处  相似文献   

13.
<正>一、对本次活动的三点感受(一)善用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学生的热爱,也是四位教师不约而同、别具匠心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黄美勤老师课堂上用"单、双手投准"、"‘投+运+传’接力"两个游戏贯穿了课堂的基本部分;孙华老师用一个"快乐跳舞机"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将枯燥的跳跃动作游戏化,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单、双脚跳跃的方法;殷伟东老师则进行了"石头、剪刀、布"、"抓尾巴"、"单脚跳  相似文献   

14.
<正>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反常行为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到最后体育课必然会课不像课,不断影响教学效率,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果教师对此处理得简单、粗暴,那么有可能会触犯"体罚"这个大忌。所以,对反常行为的教育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我们进行了调研,发现反常行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要注意因材施教,讲究策略。1叛逆行为——任性型1.1任性型的课堂表现有些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趁老师不注意,会溜到其他组里去表现一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开始了!”哇,好像有些太过了,学生兴奋得过了头,有的扯着嗓子喊加油,有的笑得前俯后仰,还有些离开队伍扭起“秧歌”,整个操场一下子“煮沸”了。即使老师这时有事要说,孩子们也是充耳不闻,你说你的,我玩我的。于是,我们很多老师要么声嘶力竭地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法已经由以老师为核心转变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构建英语教学法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对构建多为模式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起到了传授课堂知识以及组织教学互动的作用,成为了学习的引导者与监督者。  相似文献   

17.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笔者提出"自主课堂"概念,指让某个学习小组或是这个学习小组中的某些同学,在某些特定的课堂上担任"老师",由学生给学生上课,把传统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自主课堂",而每个学习小组完成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即是这部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扮演"老师"给同学上课,这一角色转换,会迅速吊起学生的胃口,学生们变得跃跃欲试.而依然做学生的同学,对于这个"老师"自然也少了份畏惧,"老师"出错了大家会善意的调侃,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大胆提出,课堂气氛因此变得活跃,而挑错的过程,也是同学们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这些由学生做主的"自主课堂"不是孤立的某一节课,而是以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为单位开设的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是连贯的,它们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当中,而这些"自主课堂"系列课程组合在一起,即形成了"交互式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后全面、冷静对课堂教学进行梳理、小结,及时总结经验、提炼成果,使问题得以解决,经验得以提炼和升华,缺陷之处得以完善,对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准备部分的教学改革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体育教学具有教学环境的开发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中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等特点。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为了顾及教学的整体连贯性,通常是由老师在课前设计好课的思路结构、组织教法等,尽管也能考虑到学生的学法,但课始终按老师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尽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较长的练习时间,但是学生却很少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和创新实践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