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井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自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学术界对井田制的实施情况及其性质,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工作。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认为它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者有之;认为它是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的田制者有之;认为它是封建农奴制的生产方式者有之;认为它是完全出于幻想的“乌托邦”,亦不乏其人。上述许多意见的一个共同弊病,就是都把井田制静止地、片面地去研究。本文拟对井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答     
问:周代是否有“井田制”? (长春张绍良) 答:关於“井田制”的存在问题,近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郭沫若先生认为孟子所说“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完全是孟子的乌托邦式理想,但又认为殷周二代确曾施行“井田制”。不但殷代甲骨文中的“田”字像划分“井田”的图画, 到西周铜器铭文中也还以一“田”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的。“井田”一方面作为分配给农夫耕种以榨取他们血汗的单位,一方面作为诸侯和百官俸禄等级的单位(见郭著“十批判书”中的“古代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田开阡陌一事,历来是人们毁誉商鞅的主要依据,有着不同的记载和评论。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主要是对井田制和开阡陌的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致。现在就“井田制”与“开阡陌”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孟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井田制的思想家。他对井田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描述,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①。孟子所记述的井田制,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早已寿终正寝,失去了实现的条件,但他在井田论中所阐发的土地思想,却不断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土地思想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秦以后不断有人以孟子井田论为依据,提出各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两汉时期出现了润泽井田制的高潮。本文仅就《韩诗外传》、《汉书·食货志》、《春秋公羊传解诂》中的井田思想,作一些辨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史稿》修改本第一册第186页说,“商代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农业,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井田制。井田即方块田,在甲骨卜辞中作田、(?)、(?)、(?)等形。”又在第243页说,“周代的井田制承袭于商代而有所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亩制和比较完整的灌溉及道路系统,是井田制的完备形态。”这些论述都是来源于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奴隶制时代》说:“殷代是在用井田方式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从甲骨文字中的一些象形文字可以得到证明。例如在卜辞中常见的田字就是一个方块的图画,殷代必然有四方四正的方块田,才能产生出那样四方四正,规整划分的象形文的田字。”又说:“周代同样施行着井田制。”总之,“殷、周都实行过井田,从种种资料上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我查阅了商周遗留下来的有关资料,都无法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相似文献   

6.
井田制辨析     
井田制问题,直接涉及到西周社会的性质。它的解决,意义是重大的。是自从孟子提出“井地”的那天起,至今巳聚讼二千多年,单是在今人中就有自成体系的数家之说。争辩的焦点:一、井田是什么?二、土地归谁所有?三、野人属什么身分?四、公田、私田指什么?五、什么叫贡、助、彻?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14页“周朝实行井田制”应为“周朝发展了井田制”。因为,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了大量象征着井字形方块田的文字。商代的井田,由商王和诸侯国君直接占有,也分配给近亲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说明了在商代农业生产中已采用了井田制。这种制度到西周时,随着宗法制的发展完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后人“发展了”前人$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相似文献   

8.
说到商鞅变法,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废井田”,其实商鞅是否废了“井田”,还是一个尚待考证的问题。最早言及商鞅“废井田”的是董仲舒,他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食货志》)但是,在先秦典籍和《史记》上,似乎都无商鞅“废井田”的记载。那么,董仲舒的商鞅“除井田”说又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战国时的孟轲曾对井田作过乌托邦式的描述,提出了正经界的说法。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膝文公上》)孟轲认为井田制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我国奴隶制生产关系是怎样瓦解、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并取得统治地位的?这是我们研究春秋战国史时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很多同志认为:“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私田制是我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井田制”的瓦解、私田制的确立,就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关健。我们认为,“井田制”与奴隶制、私田制与封建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子产“使田有封洫。”对这一措施,史家多歧见。有的著述认为,“其为维护和整顿日趋破坏的井田制。”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为了正确地揭示出子产“使田有封洫”的真实内容,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进行这一改革的社会背景。西周实行井田制。西周井田制的主要特点是:(1)、土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井田制早在战国时期就破坏了。但时隔两千年,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雍正年间反而在京畿部分地区实行井田制。那么,清代雍正帝为什么要实行井田制?实行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井田上的生产劳动者的身份如何?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索。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专家们的悉心指导。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井田”,实际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由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而来,因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而名。井田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长期实行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一、井田制与封建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制度规定土地归国王所有,因此这里的“国有”不能理解为公有.井田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但它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同,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国王一人所有.而后者可为封建国家、一般地主、农民所有。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经过本世纪近七十年的讨论,国内史学界对于井田制的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派,即井田为孟子理想中的乌托邦说、井田为封建庄园制说、井田为农村公社土地制度说。当然,在具体的阐述上各派内又有些具体的差别。 在上述三派观点中,持井田为农村公社土地制度说的学者最多影响最大,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观点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为什么井田是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杨宽先生在其《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一文作了具体的阐述,颇能代表一般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意见。他说:  相似文献   

18.
“井田制”作为儒家乌托邦式的理想,始创于孟子,后被汉儒所尊奉,视之为最完美的土地制度,并为之摇唇鼓舌,力主加以恢复,终于酿成了西汉中后期“奉天法古”的思潮,王莽作为汉儒“井田梦”的试验和牺牲品,走上了孟子早已设好的祭坛。  相似文献   

19.
"井田制"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井田制”曾经充当过奴隶制和农奴制的经济基础,同时又培植过早期的工商业经济。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和确立,其“进步性”是值得怀疑的。而孟子为了维护土地国有制,才美化历史上的“井田制”,其设想蕴含的是一种实现社会公正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司马朗传》有这样的记载:司马朗在谈到五等之制后,他“又以为宜复井田。往者以民各有累世之业,难中夺之,是以至今。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宜及此时复之。”这大意是讲,黄巾起义以来,人民流离失所,加上一些豪族地主遭到沉重打击,出现了很多无主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张曹操政权可利用这个时机,把无主土业变为封建国家所有的公田,实行井田制。当时,不仅司马朗这样认为,而且还有很多人持此主张。曹操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没有复井田而实行了屯田制,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对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