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这种共性使得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翻译成为可能 ,而各种文化的个性则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这就成为翻译者必须认真对待的翻译难题。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差异在各自语言中的反映 ,最基本体现在五个方面 :数字范畴 ;颜色偏向 ;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 ;比喻和联想 ;审美习惯。1 .数字范畴。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范畴上的表达存在差异并不是说英汉两种语言在计数上有差异 ,而是指由数字组成的词语在两种文化里表现出来的差异现象。世界上…  相似文献   

2.
王冰 《考试周刊》2008,(16):188-189
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两种不同语言间的交流,而不同语言交流的基础则依赖于语言之间的共性,即两种语言间存在的大量等值现象,而两种语言的个性使得翻译相对时等.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来探究翻译相对等值.  相似文献   

3.
中法两国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相互联系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两种文化之间的翻译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存在着共性。同理,汉法两种语言互译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除了语言水平和理解上的障碍以外,很大部分来自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因此汉法两种语言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深层意义上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了两种语言,又涉及了这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4.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文化的载体,分别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两种谚语之间的翻译策略。为了保持翻译的交际功能,同时充分体现两种谚语的文化内涵,在两种谚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异化、归化、借用和综合翻译法。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具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从翻译的角度看,中西文化所具有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或哲学意义上的可行性;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个性,则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但同时又构成了翻译的重要障碍。本文从人们熟悉的动物龙虎狮狗的翻译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从翻译的角度来说,翻译既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实质上,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过程,所以,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重要的是再现原著的文化信息,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文化意义上的等值比语言意义的等值更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提要:翻译既是语义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移植和传播过程.汉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种文化的个性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重要障碍.《西藏王臣记》郭氏译本中,译者受到本族文化和自身文化意识局限性的影响,未能完整地传达原语的文化信息及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8.
同一性即文化共性,差异性即文化个性。具有地域性或世界性的文化共性总是通过民族性的文化个性反映出来的。因此,研究共性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个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翻译中文化背景的重点,这里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也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针对谚语翻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对等译法、释译法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故而产生丰富的文化联想,并出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化隐喻现象。运用对比法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蓝色”的异同,分析“蓝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便于为英汉两种文化搭建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文化信息,因此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文化语境。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都离不开语境,学习一种语言过程中研究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而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这是两种文化的共性,至于与两种文化差异的内容,它构成了翻译难题。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译者不可能全面探索与总结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本文仅从实践中精选一些译例,阐述语境与汉维语词翻译的关系,进一步说明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翻译观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新的学派—文化翻译学派形成,该学派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这种观点给翻译界人士以新的启示,使得翻译理论进入全新领域。文化翻译观同样也给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优势,用这一观点从文化层次的高度上灵活采取归化或异化来处理习语翻译,使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等效。因此,使翻译作品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翻译的标准一直是译者探讨与研究的重点问题,怎样的翻译才算是标准的且合格的翻译,笔者认为所谓的翻译标准应依据不同的文体而定,虽有共性,仍有个性。同时,必须注重文化在翻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将总结政治文献类,对外宣传类及企业简介类文章,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共性及个性,以说明文化在不同文体翻译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也是两种文化的大接触。不同文化在具有鲜明文化个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这种共性与个性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即表现为语言运用的异同。文章通过对中西方语言中颜色词词义联想异同的比较分析,说明语言的理解与翻译离不开对文化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精通两国的语言,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能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仅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文化意义上等值.文章从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为跨文化翻译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无等值物词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一些反映西方传统文化特色的词在汉语中几乎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是否无等值物词真的属于不可译之列 ?本文从翻译的定义与标准 ,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共性和跨文化翻译的实践三方面论述了无等值物词翻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商务英语翻译并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都需要在交流时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译者特别要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及其起因,从而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消失。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文化差异,比较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探讨了对翻译等值理论的理解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英国有句谚语“Translators,traitors”是讲翻译无法绝对忠实于原文,译文与原文时有出入。事实也的确如此。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包含有大量的熟语,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些熟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有些熟语译文未能准确地反映原文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信息,导致翻译的“文化不等值”现象。“等值理论”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一种新兴理论,在五六十年代已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等值理论”中的“文化等值论”能帮助译者从“文化”这样一个崭新的角度,去分析熟语译文中的不当之处,对提高译文质量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立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101-104
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文化中的重叠现象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和可能性,而文化差异则构成了等值翻译中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红楼梦》中大量富舍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现象的存在,在翻译中往往处于不完全等值的状态,翻译等值常常只能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差异构成了等值翻译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文学翻译中要取得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完全等值并非易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丈学翻译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等值的“度”,以便读者更好地欣赏异域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