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具有象征性特征”和“语法结构是基于使用的模型”是认知语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认知语法形成了与主流语言学完全不同的语言观:一、语法和语义是不可分割的;二、词汇和语法构成一个连续统;三、语言知识来自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存在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都对语法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强调语法化与隐喻、象似性、主观化等密切相关,从而词素、词、短语(或词组)、句子和语篇经过语法化形成一个连续统,不具有清晰界限,因此只有语法化而无语法.本文就此进一步从语法化的角度对语法单位的划分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荣泉 《时代教育》2014,(7):135+166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实用语体,有其独特的语体风格。本文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借助与域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探讨商务英语语体的特征及体现形式,指出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名词化、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等的大量使用,正是这些造成商务英语"客观"的语体特征,而这些都是语法隐喻的具体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学为导向的语言学理论,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观点,语言系统中有三个用于表示功能意义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构成了功能语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现象,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一支。受隐喻学整体研究的认知转向影响,单纯从语言结构层面研究语法隐喻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认知和隐喻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德语语法隐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词汇和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版块,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存在一定弊端:过分强调语言的形式,忽略语言的应用,忽视其功能和意义。过去20年,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各方面都取得重大的成绩,在国内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领域,构式语法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下产生,它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匹配,其基本内涵是,对语言型式的语义与形式的复杂限制条件的解释可以与更一般的、简单的或常规的型式联系起来,从而发现语言的普遍规律。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期找到现有语法教学的问题,改善语法教学的现状,提升语法教学的效率,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吃"这一概念最具体验性。"吃+N"结构是语法学本体研究中的述宾结构原型,随着语言的动态发展,"吃+N"结构越发体现出修辞意义。本文力图从功能语言学的动态观入手,论证"吃+N"这一语言结构在以语法和修辞界面为两端的连续统中演化,为语法与修辞连续统的解释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证研究,进而服务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8.
功能语法是一种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待语法的教学方法。功能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语法的功能资源。功能语法理论认为,语言主要包括意义、词汇语法和音系这三个主要层次。意义是受情景支配的;语法和词汇是体现意义的;音系则是联系词汇语法和实体的中介层次,是体现词汇语法的。语法教学应把注重点放在实现交际目的上,通过语法来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法隐喻理论是韩礼德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它的引进介绍,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对它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但是由于韩礼德论述的不彻底性和含糊性,语法隐喻在国内的研究远未达成共识.它不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而且在同其他理论如名词化、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等的关系方面都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