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笑昆 《科教文汇》2007,(2X):121-121
教育活动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当适应高校整体环境,才能达到体育教育的最优化.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高校体育任务中的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的培养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必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明确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目标,找准教育途径,将会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蕊 《科教文汇》2008,(20):8-8
高等学校,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必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明确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目标,找准教育途径,将会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24-225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突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文明素养、人际关系以及综合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认识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及礼仪与道德的内在联系基础上,阐述礼仪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在高校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经,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具备良好礼仪素养的大学生,能有效展示个人魅力和涵养,同时彰显校园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大学生当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与校园文明礼仪的要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很不和谐;同时,高校文明礼仪素养培养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礼仪素养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礼仪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礼仪素养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俐丽 《科教文汇》2013,(4):171-171,191
具备良好礼仪素养的大学生,能有效展示个人魅力和涵养,同时彰显校园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大学生当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与校园文明礼仪的要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很不和谐;同时,高校文明礼仪素养培养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礼仪素养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礼仪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礼仪素养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礼仪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由于现阶段高校礼仪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足,许多大学生礼仪缺失,因此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谓,文明礼仪也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但目前由于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知礼而不守礼,不文明现象存在。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华美德,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范小伟 《内江科技》2011,32(2):87-87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礼仪情况的调查,并就当前大学生体育礼仪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提升高校体育课堂中师生体育参与与交往的气氛,促使校园体育赛事顺利进行,减少体育赛事冲突,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认识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及礼仪与道德的内在联系基础上,阐述礼仪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在高校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经,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历来讲究文明礼貌、注重礼节.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礼仪的内涵、礼仪教育的意义及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为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重札、尚礼、知礼、明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中也十分重视德行和礼仪文化的作用。这对高校教育中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及宿舍和班级文化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以便将来适应社会的需求。论述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本科新生在入学初期产生许多不适应.高校应抓住体育专业本科新生的思想特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特性,教育和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顺利渡过适应期,实现个体心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促进体育专业本科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教育部2005年3月颁布)规定,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为此,各地高校根据此规定也相应出台了适应各高校自身情况的学生违纪处理的细则.但综观各高校近年来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现行的大学生处分制度与方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是就现行大学生违纪处分工作进行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正确认识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及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的表现形式,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是让他们学习、掌握礼仪知识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和谐相处的桥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实有必要。但目前高校礼仪教育还不够普及,即使开设有礼仪课程的高校也需要改进,并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为大学生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阐述了体育课程改革有关精神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对策,以更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的发辰.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对策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在校本科生适应状况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根据大学生的身份、特点及其相应的心理与文化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在大学生活、学习、交往出现的许多不适应现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为教育指导提供心理依据,以供高校教育工作者参考;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