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典具有有限性,不能苛求宪法文本表述的完美而频繁修改宪法,宪政制度应该对于追求人权与自由具有宽容性。加强行政审判独立和加大对公民权益保护的力度这两个基本问题容纳了行政诉讼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发挥行政诉讼对符合宪法精神的宪政制度的建设功能既可以促进宪政发展,又可以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修改提供宪政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根本大法为研究对象的宪法学,是法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颁布十周年的时候,来学习这门课程,意义尤为重大。由我国的宪法学专家吴家麟教授任主编的这本宪法学,是中央电大直接组织力量专门为电大法律专业编写的教材,因而能从电大学员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全书包括一个序言、一个结束语和八章。本文试就本书一些重点问题,作些简要的解释,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宪法学是以各种宪法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宪法学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作为一门科  相似文献   

3.
卞辉 《陕西教育》2009,(4):30-31
一、传统宪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就宪法论宪法 宪法学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宪政理念,认识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方法思考问题,把握一国的宪政精神。传统宪法教学偏重对宪法和宪法学形式内容的介绍,就宪法论宪法,就宪法学宪法,少了对学生在领会其中的精神和宗旨方面的点拨。  相似文献   

4.
宪法与宪政,于中国而言,是“一字之差,百年之别”。中国有宪法已将近百年,时至今日中国宪政才刚刚踏上希望之路。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宪政。为什么宪政的幼苗在中国大地的成长如此艰难,甚至不如某些后发的中小国家?本文拟对当前中国宪政建设的困境及当前中国宪政建设的路径进行简要的思考和分析。1宪法与宪政宪政(constitutionalism)通常也称为“立宪政治”或“民主政治”。它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形态,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已出现,最初的含义是以宪法来控制国家权力行使的一套制度设计,规范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1]我国学者上官丕亮认为:“宪政是以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并体现法治精神的宪法在国家的实际生活中充分实施所形成的现实的民主政治体制。”[2]美国学者丹莱夫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3]日本宪法学者阿部照哉认为:“宪政是依据宪法而进行政治的原理。”[4]可见,在宪法学的研究中,宪政的概念基本上是与宪法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宪法就无所谓宪政。有的学者把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比作建筑物的设计图样和建筑...  相似文献   

5.
宪法学是以宪法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要研究中外宪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性。我们主要是学习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对《宪法学》的认识 《宪法学》是一门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基础和主要依据,但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法条做一般的分析与解释,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说明宪法在各项制度的反映,所以在学习宪法过程中,切记不要死记法条,要结合一些典型案例,体会宪法规范在实践中的运用,这样才能掌握住宪法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宪法学是法学中的一个基础学科,它是研究宪法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国家的本质和形式,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工作制度,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门学科。它在法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本课程,能够为学好法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宪法学涉及面广且理论性较强,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许多考生反映下的功夫很大,效果却不理想。本文以魏定仁先生主编的《宪法学》为依据,参考《宪法学自学考试大纲》结合教学、辅导以及自考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对考生应掌握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复习技巧作一扼要归纳,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宪法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宪法学以宪法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地学习中国宪法为主要目的,其内容和体系安排与我国宪法即有重合之处,也有非重合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相似文献   

8.
孟庆涛 《考试周刊》2012,(17):180-181
中国学者就宪法学理论体系提出的诸多观点实际上都是在现代性的视角之下展开的,但对作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性本身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说明。从现代性视角来看,古代宪法向现代宪法的转变表现为宪法基础从客观的自然法向人为的社会契约论的转变。《宪法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应当奠定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人民以社会契约为基础。通过权利让渡组建现代民族国家,从而确立公民与国家间的宪法法律关系。这种宪政体制是限制国家权力与保护公民权利的平衡性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地方高校宪法学教学和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地方高校宪法学教学改革应结合宪法学课程的特点,以宪法规范为重心,构建宪法学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宪法教材,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宪法规范的内容,培养和提升其法律思维,使其加深对宪法理论与制度的理解,提升自身的宪法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考察美国宪政制度最初定型期的历史,力图说明美国《联邦宪法》由纸面文字变成现实制度的成功历程,以期为对此一宪法学重大课题更深入的探讨完成若干实证分析之基础性工作。文章主要围绕对三权分立与制衡和联邦制这两项美国最基本、最重要的宪政制度的考察展开。  相似文献   

11.
《宪法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法学中许多部门学科中(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宪法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国家的本质和形式,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工作制度,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门独立学科。从宪法的地位来看,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般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的这一地位决定了《宪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占有的主导的重要地位。学好这门课程,将有助于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其他法学课程,为学好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宪政的追求从清末民初就开始的,但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与宪政一次次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又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走宪政之路。因此我们应积极培育中国的宪政文化,为宪政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宪政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为宪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宪法概念是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构建宪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如何定义宪法是法学界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以宪法学界常见的宪法定义作为分析基础,旨在探求给宪法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以期为研究宪法概念提供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宪法学研究方法已经由注释宪法学走入了规范宪法学阶段,如今又在向着宪法解释学转型。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进行辨异,并从中国宪法学和当前宪法发展现状出发,对两种方法进行选择,提出以宪法解释学为重心,以规范宪法学为补充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宪法学是以宪法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学好宪法学,能够为学好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魏定仁先生主编的铁法学油依据,参考《宪法学自学考试大纲》,结合教学、辅导以及自考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对考生应掌握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复习、应试技巧做一扼要归纳,以期对考生能有所帮助。一、宪法学的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一)学习方法Q4许多考生反映对宪法学的内容很熟悉,但却不容易记住。我认为要想学好这门课,首先要系统复习,了解宪法学的基本枢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宪政的追求从清末民初就开始的,但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与宪政一次次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又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走宪政之路。因此我们应积极培育中国的宪政文化,为宪政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宪政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为宪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钟达 《湖北电大学刊》1992,(8):54-56,F003
宪法学是以宪法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我们先要弄清的就是宪法。宪法是从英文;“Constitution”翻译过来的,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ntio”,原意为组织、确立。英国从中世纪以后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非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  相似文献   

18.
迟速 《现代教育》2004,(11):63-64
宪法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由于宪法不同于其他的一般法律,它是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整个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而宪法学这门课程在整个法学知识框架中同样也居于基础的地位,宪法学的学习对于法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大有帮助,所以大多数考生往往选择首先报考宪法学。  相似文献   

19.
宪法学是研究宪法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国家的本质与形势,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工作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门学科。宪法是法学中的一个基础学科,在法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本课程,能够为学好法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分析宪法...  相似文献   

20.
如何科学界定宪法的含义,是宪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宪法概念的界定必然要受到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现状的影响,必然要受到该国特定时期宪政实践需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合理界定我国当前这一历史时期的宪法概念,就必须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现状及我国当前的宪政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