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冉冉 《考试周刊》2009,(47):126-127
预设研究是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并且预设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语言与日常推理所隐含的前提中,因而,对自然语言逻辑预设的研究会随着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进展而逐渐深入。语用预设是帮助听者推断话语隐含意义、理解话语意图的有效手段。在听力教学中引入预设知识,对促进听力教学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中处处有逻辑,言语交际中的逻辑现象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及其使用的逻辑,而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人们对自然语言的具体使用,那么,语言逻辑研究的也就是人们言语交际中的逻辑问题。可见,学好逻辑有助于言语交际;同样,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语用研究必然要研究语言逻辑。因此,学好逻辑也有助于进行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语言逻辑是在20世纪的指号学、语言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是使用数理逻辑、模态逻辑和多值逻辑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学的问题,特别是自然语言的问题;语言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语言逻辑的研究方法是形式化的分析方法,建立在形式化方法之上的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是当今语言逻辑研究最活跃、最有成就的领域;研究自然语言的逻辑,其首要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思维的逻辑性,丰富和发展逻辑科学,将语用学和语用逻辑应用于计算机语言和行为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自然语言具有语义模糊性。二值逻辑与三值逻辑对命题语义处理是不足的。以札德"模糊集合论"为理论基础的模糊语义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模糊语词语义真值多样性和渐进性的全新观念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一定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语境进行语用推理,从而确定话语的意义,这是语用学和语言逻辑一直寻求解决的问题。日常话语理解中的语用推理是根据认知语境所做的缺省推理,它是一个双层推理系统。在这个推理系统中,大推理系统内嵌一个小推理系统,认知语境中的明示语境和缺省语境分别作为该缺省推理中的显性前提和隐性前提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弗雷格在研究逻辑和算术的关系时深切地认识到了语言的缺陷,因此他借鉴了数学思想,引入了断定、函数和自变元等符号,在传统逻辑自然语言和算术形式语言的基础上构造出了纯思维的形式语言,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开创了现代逻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locuf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与perlocutionary act组成,其研究重点是il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logic是研究illocutionary act形式化问题的理论。国内有学者将两者分别译为“语用逻辑”和“语用行为”。illocutionary logic研究的只是illocufionary verbs的illocutionary act,未涉及到使用者,也更未涉及到对语境等的研究。言语行为实质上只是一种局限于illocutionary verbs的句法和语义的研究,根本不是言语行为的真正意义上的语用研究。作为只研究illocutionary verbs的illocutionary acts的illocutionary logic只是一种行事逻辑,属于语用逻辑这个大的范畴。真正的语用逻辑必须研究话语发生的语境、话语与使用者的关系、使用者对话语的推理等等。因而不能将illocutionary logic翻译为“语用逻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儿科医疗咨询专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设计特点。描述了系统的推理控制策略、基于一阶谓词逻辑的知识表达方法、解释功能与受限的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以及系统的知识获取。  相似文献   

9.
逻辑的形式化是对自然语言推理的程式化、模式化、符号化 ,其实质是精确化、抽象化。抽象化到一定界限 ,它会脱离自然语言实际。实质蕴涵怪论、道义逻辑中的罗斯悖论以及认知逻辑中的厄勒克特拉悖论 ,都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结果。要消除这些悖论 ,摆脱形式化的困境 ,就要由抽象回到具体 ,回归自然语言 ,研究自然语言概念、命题及推理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10.
刻画量化结构及其推理的汉语部分语句系统,其价值如下:(1)运用广义量词理论的方法分析汉语量化结构的各种特征;(2)扩大自然语言部分语句系统的功能,不仅从句法上可以生成由汉语量化句表述的包括对当关系和三段论在内的推理,还能够从语义上解释这些推理句的逻辑有效性;(3)在自然语言部分语句系统内生成并解释推理,这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推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周礼全是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他在逻辑中引入语境的概念,提出形式逻辑要结合自然语言,开创了语言逻辑的研究,完成了语言学与逻辑学两大学科之间的过渡与结合,扩充了语言学理论的能量,丰富了逻辑学研究的内容,他是我国语言逻辑的倡导者与开拓者。今天,高度发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人们在逻辑的框架内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特征,因此,对自然语言进行逻辑研究的应用价值十分明显。人工智能的研究,人机对话,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等课题,都需要对自然语言进行精细的逻辑分析,准确的逻辑刻画。语言逻辑的提出,为处理自然语言理解提…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自然语言在表达上的模糊与歧义,无法保证逻辑推理形式的准确性,造成了逻辑学与其他学科边界的模糊,弗雷格产生了构造一套纯思维形式语言的想法。他模仿算术语言构造"概念文字",避免了主词谓词的区分,消除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对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进行形式化,分别构造了公理系统。"概念文字"实现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华丽转身,促成了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逻辑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逻辑教学现代化问题,是一个与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的问题。“逻辑教学现代化”不是要抛弃传统逻辑,而是传统逻辑教学也要现代化。但是,曾经采用吸收数理逻辑的方式效果不佳。从推理实践和自然语言论证的需要来看,用数理逻辑或“形式化”的逻辑来“取代”传统逻辑显然是行不通的。事实证明,最明智的选择是结合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语境、语用推理以及合作原则,构成隐喻的主要逻辑支点。它们虽然各司其职,但同时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系统。语境为隐喻推理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合作原则揭示了受者试图消除隐喻话语语义不协调性或冲突性的逻辑动机。语用推理解释了隐喻话语理解的逻辑缘由。在这个动态的推理过程中,受者在语境的帮助下,从隐喻话语的辞表过渡到辞里,完成隐喻的语义转移,推导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胡泽洪同志的新著《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已于1991年6月由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逻辑及其在社会交际中的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还在读研究生时,胡泽洪同志就选择了这一课题,几年来,他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语言逻辑又叫自然语言逻辑,也称自然逻辑,这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对象尚无定论的科学。面对国内外各种各样的语言逻辑观,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分析与借鉴,提出了自己关于语言逻辑的见解;“语言逻辑是关于自然语言的逻辑语形、逻辑语义与逻辑语用的系统研究,其实质就是关于言语交际的逻辑。”这是一种很有新意的、独到的语言逻辑观。全书的六章就是围绕着这一语言逻辑观而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的。通观全书,前后呼应、逻辑严密、见解新颖、自圆其说、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语用推理,它由前提、结论和规则组成。正是由于隐喻的这一逻辑内涵,才使它具有认知功能。隐喻言外之意的得出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该推理的关键在于推理者自身的推理能力。推理者的推理能力是与其自身的认知积累成正比的。隐喻的语效和隐喻推理的成效也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胡泽洪同志的新著《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已于1991年6月由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逻辑及其在社会交际中的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还在读研究生时,胡泽洪同志就选择了这一课题,几年来,他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语言逻辑又叫自然语言逻辑,也称自然逻辑,这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对象尚无定论的科学.面对国内外各种各样的语言逻辑观,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分析与借鉴,提出了自己关于语言逻辑的见解:“语言逻辑是关于自然语言的逻辑语形、逻辑语义与逻辑语用的系统研究,其实质就是关于言语交际的逻辑.”这是一种很有新  相似文献   

18.
要使形式逻辑更好地对说话、写文章起指导作用,就必须研究它在自然语言中的表现。概念、判断在自然语言中的表现,逻辑与语言界已有不少论著。我们拟对推理在自然语言中的表现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义语用预设功能缺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琦 《海外英语》2011,(12):313-314
预设(presupposition)是自然语言逻辑以及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研究范畴之一。该文探讨了英语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特点,以实例阐述分析语义预设在复合逻辑语境下的失灵现象以及语用预设在文化、共识限制下可能造成的认知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正确对待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在话语篇分析中的作用,强调了二者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比喻推理、比喻论证浅论朱作俊,黄庆云自然语言是丰富多采的,自然语言所表述的逻辑推理也是千姿百态的。我国的逻辑工作者对自然语言所表述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作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比喻推理”的问题,却未能引起逻辑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充分重视,以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