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然而由于教育的缺失,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对《楚辞》感到陌生了。近读汤炳正先生的《楚辞讲座》,我隐然看到了一座通向楚辞研究的要津。汤炳正先生乃当代楚辞研究大家,担任中国楚辞学会会长十余年,其《屈赋新探》、《楚辞类稿》为楚辞研究的力作,乃当今治楚辞学者之必备参考书。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然而由于教育的缺失,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对《楚辞》感到陌生了。近读汤炳正先生的《楚辞讲座》,我隐然看到了一座通向楚辞研究的要津。汤炳正先生乃当代楚辞研究大家,担任中国楚辞学会会长十余年,其《屈赋新探》、《楚辞类稿》为楚辞研究的力作,乃当今治楚辞学者之必备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先生深厚的小学功底多承乾嘉学说的余韵。其《离骚解诂》《九章解诂》《天问疏证》《楚辞校补》《天问释天》《敦煌旧钞本楚辞外卷跋》等一系列的《楚辞》研究著作,征引丰富,视角独特,为文献学领域研究《楚辞》的注释、校勘、引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周建忠先生《楚辞考论》运用“楚辞研究与楚辞学研究”同步进行的方法,将本体研究与史学研究结合起来,对楚辞及楚辞学研究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其双重的述结构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5.
《〈楚辞〉解难》辨证刘耀华《楚辞》一体,于中国文苑之中,堪称异卉奇葩。自汉王逸以降,历代学人潜心研治,成就斐然。只因《骚》体博大精深,难以穷究,诸多疑团,至今仍不可胜理。徐仁甫先生,精于训诂,攻治《楚辞》,时有新解。其《〈楚辞〉解难》一文(此内容亦见...  相似文献   

6.
李嘉言在20世纪的《楚辞》研究中攻坚克难,钩深致远。李嘉言宏富博详的《楚辞》研究,体现出其独到的治学特色。发扬蹈厉的李嘉言,其《楚辞》研究在楚辞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业师周建忠先生在其首部楚辞学专著中曾这样说:“楚辞的世界,博大精深;楚辞的世界,色彩斑斓;楚辞的世界,令人神往!但是,要走进这个‘世界’,竟是如此的困难……屈原,是隐在云雾中的高峰,既令人敬仰,又令人却步!”先生的近作《楚辞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以下简称《讲演录》)堪称是开启色彩斑斓的楚辞大门的钥匙,走进令人神往的楚辞世界的捷径,攀登令人敬畏的楚辞高峰的云梯。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的《楚辞校补》不仅为《楚辞》校勘集大成之作,也是古籍校勘整理的重要成果。总结闻先生《楚辞校补》一书的特点及其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楚辞》校勘的进一步整理,同时,对其它古籍的校勘整理也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楚辞》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范畴划分和词频统计;通过考察其搭配对象来判定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颜色词;对《楚辞》颜色词释义;讨论其词性和成分并对《楚辞》颜色词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楚辞讲演录》表现出周建忠先生对楚辞作者和楚辞文本的研究深入、把握准确和讲解详尽,对楚辞研究成果和学界掌故及相关信息的非常熟悉,同时表现出作者在楚辞教学上饱含热情和循循善诱的特点。它的出版,是周建忠楚辞研究及其教学生涯的一个里程碑,表明了周建忠先生对祖国文学遗产的普及和传播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谢灵运诗取资于《楚辞》典故极多,对诗歌起着深化的作用。从谢灵运诗文中考察他对屈原其人其诗的见解,并旁及后世诗评家对谢诗与《楚辞》关系的探讨,从中当可反映诗人用《楚辞》典故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2.
笔与一些楚辞学均有这样的共识:楚辞学有着两千多年的研究历史,要想有什么类别的问题前人没有考虑过,有什么大的方面前人没有涉及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今人的研究能在前人的基础和路径上有所拓展、有所前进、有所深入,就很不容易了。楚辞的层次分析即是如此,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学对之已十分重视,种种见解、种种划分法纷纷涌现,要想于这一层面有新的斩获确乎艰难,而周秉高先生的《楚辞解析》(以下简称《解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硬是在此基面上赫然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力之教授以其对《楚辞》研究实实在在的贡献,鲜明的研究个性,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学界称誉。成书体例研究是力之教授对《楚辞》研究的最大贡献。《招魂》研究是其另一重要贡献。在方法上,力之教授强调以古还古,注意深入解读文本,对文献材料进行横向的对比与纵向的考察,归纳古代文献的通例,探寻其普遍规律。回顾与总结力之教授的《楚辞》研究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诗经》以后,楚辞崛起,自西汉始,楚辞学研究就进入百家争鸣状态,刘安、司马迁、扬雄、班固等各抒己见,此为楚辞研究的初始阶段。自西汉至20世纪的二千余年间,楚辞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西汉至北宋是开创发展期,重在章句训释,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可为代表。第二阶段:南宋至清末是繁荣期,重在义理探求,朱熹《楚辞集注》可为代表。第三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承上启下的转型期,梁启超、刘师培、王国维等为新楚辞学奠定了基础。1919年“五四”以后楚辞研究至现了新时代特色,游国恩《楚辞概论》为新楚辞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为第四个阶段的开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楚辞研究跃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楚辞研究达到世纪高峰,研究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研究方法之新,学术成果之丰,发展速度之快,是二千多年来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是学术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与老一辈学者共创辉煌。  相似文献   

15.
程中把自己遭谗被逐和对时世的感慨寓于注义、题解、辨证和序文之中 ,从而丰富了《集注》一书的时代内涵。《楚辞集注》成书概述@陈尚敏$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730070~~~~[1]《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答方伯谟》,《晦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4  相似文献   

16.
谢无量先生楚辞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楚辞新论》一书中。该书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新见,是把《楚辞》作为古老的南方文学的代表,把它放在古代南方学术文化的背景下,同代表北方文学的《诗经》相区别进行研究,进而在屈原生平思想、楚辞篇目、《离骚》新释、楚辞学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发前人之所东发。尽管其论述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但谢先生筚路蓝缕,勇于开拓新路、敢于破旧立新、大胆冲击陈说的精神,仍是十分可贵的。其以南方文学观为核心的诸多新见与发明。毕竟使人耳目一新,对后来从楚文化角度研究屈原与楚辞之思潮及楚辞文化学的兴起,无疑有深刻启示和巨大影响。还有对“屈原否定论”的首难之功,也不可抹煞。因此谢无量先生的楚辞研究。在楚辞学史以及20世纪学术史上自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洪兴祖校《楚辞》而撰《楚辞考异》,其中引《楚辞章句》“古本”22条。所谓“古本”,乃指六朝时《楚辞章句》传写本。从“古本”不但可以了解《楚辞章句》文句在六朝时流传的一些情况,更可以据以校正历代《楚辞章句》文句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误、衍、倒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的治学方法郭新和蒋骥,字涑塍,其《山带阁注楚辞》,在清代研究楚辞的著述中,与王夫之的《楚辞通故》,戴震的《屈原赋注》鼎足而三。王氏借阐发屈赋微旨来抒发其故国之思,因其受形而上理论的影响过重,往往忽略屈赋言情娱性的一面;戴氏不事臆测...  相似文献   

19.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其作品产生于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期,后由西汉人刘向编定成集,并题名为《楚辞》。“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它的诞生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它冲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代之以参差错落、迭宕活泼的句法,篇幅长,容量大,很适宜表现更为复杂的思想内容。通观《楚辞》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