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节教材共讲了三个问题,其中朝鲜封建制度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及朝中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修订本教材新增添的教学内容“高丽王朝实行田柴科制度”,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对新罗至高丽王朝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自古与我国交往频繁,先进的汉文化源源不断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高丽一朝,虽然有本土文化的对抗,但其汉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276年,蒙古军攻破临安,元一统天下。被蒙古七次进攻的高丽,成为元的藩属国,长期的人员往来,给高丽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元素———蒙古风。因而,高丽一朝,文化内容异彩纷呈,汉文化、本土文化和蒙古风俗,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12世纪初,女真兴起,灭辽和北宋,并迫使高丽朝贡称臣,在东亚大陆构建起以金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东亚局势的转向促使国家实力凋落的南宋朝廷不得不调整对高丽政策,逐步放弃了对高丽的主动外交,不仅对高丽主动示好的外交行为不再热心,还多次拒绝高丽的入贡请求。一种防范的、封闭的、保守的高丽政策开始形成,并主导了之后百余年的宋、丽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4.
宋代中国与高丽的陶瓷贸易代表了世界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交流。日本学者小林仁先生所著《中国发现的高丽青瓷》一文对此作了探究与介绍,但其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误。本文从高丽与北宋陶瓷贸易交往中断的原因、海运路线的形成、高丽瓷器入贡中原的路线等方面对高丽青瓷的历史背景予以补遗,以期使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古陶瓷与高丽青瓷成长的关系,更多地了解宋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帘外夕阳     
近晚,突然接到友人、华侨企业家何作如先生的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听一场古琴演奏宁演奏者是古琴大师李祥霆先生。我问他,琴呢宁他告诉我,是他在零三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斥资三百余万竞拍到的一张“至德丙申”制作的“九霄环佩”。啊!仅仅是“至德丙申”四个字就惊了我一身大汗。我所以如此震惊,并非仅仅因为它的古老和稀少,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俗称猴年。喜迎猴年,广大集邮爱好者们都会兴奋不已,因为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就是猴票。这枚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单枚面值仅8分,发行数量少,印刷精美,又经过岁月的沉淀,身价飙升,成为大家追捧的珍邮。中国邮政于1月5日发行《丙申年》特种邮票,即猴票一套两枚。据悉,《丙申年》特种邮票是我国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开山之作,由92岁高龄的艺术大师黄永玉时隔36年后  相似文献   

7.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是炳灵寺石窟中为数不多的北朝时期的题记之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丙申"的具体时间。针对丙申题记中的"灵岩"二字进行分析,厘清"炳灵寺"名称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揭示炳灵寺石窟文化内涵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对于高丽遣使辽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次数统计、使者类型、个别使臣、史料辑录与整理等方面。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对高丽遣使辽朝分期问题的研究;缺乏对相关史料作深入对读、考辨;对高丽遣使辽朝缺乏整体动态的研究;对高丽使者缺乏系统研究;对碑刻、墓志、文集等史料的挖掘不够深入等。文章按照专题分类试对近百年来学界关于高丽遣使辽朝研究作一系统述评。  相似文献   

9.
吕肖奂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2):29-35,43
宋代大量送迎本国出使高丽使节的诗歌,描述了对通往高丽的海道以及对高丽文化的大体想象。宋代诗歌中出现了高丽使节、僧人、商人以及画家的身影,其形象一般比较概括且符号化,有的则具体可感,代表着宋人对高丽人的大体认识和印象。高丽文房用品、佛教用品、土特产以及日常用品大量进入宋朝,这些器物及其承载的高丽文化,引起宋朝诗人赋咏的兴趣,成为宋朝诗人认识高丽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宋代诗人因此而了解到属于同一文化圈的高丽文化,却异于"华风"或"华风"之外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0.
1368年明朝建立,中原政局大势已定.明朗日益强盛,北元势力渐衰,一向以事大为外交原则的高丽,于辛禑王时期,一改恭愍王时期的亲明政策,恢复与北元方面的外交.这种对明朝外交倒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受到北元势力对高丽内政的影响,另一方面归因于明朝对高丽政权的态度.辛禑十四年,高丽征辽失败恢复与明朝的外交并与北元断交.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在朝鲜与日本激烈冲突,日本一再强烈要求惩办他。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内,大量聘用日本顾问,使直隶新政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在"卄一条"交涉前后,袁再次与日本激烈冲突,日本朝野一致认定袁世凯是日本在华占有优势的障碍,大力支持中国各种色彩的势力反袁,终于将袁世凯推翻。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中,元朝与高丽之间的关系尤为特殊。元朝与高丽人员往来状况与历代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高丽各阶层人士大量移居元朝,元朝也有不少人入居高丽。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回顾、梳理与整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蒙古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王朝被纳入元之藩属体系. 高丽通过政治联姻、贡献方物、提供军事援助等方式,缓解元朝对高丽的政治压力. 元朝对高丽进行封赐,双方宗藩关系逐渐成为定式. 元末,双方宗藩关系破裂,高丽王权得到强化,并趁机控制鸭绿江东岸的缓冲地带及占领双城、婆娑府一带女真族活动地区. 明初,高丽与辽东各方势力存在着复杂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本文以高丽随元南征( 1354年)至恭愍王被弑(1374年)为时间段限,梳理这20年间在辽东地区高丽与元廷、明政府及辽东故元势力之间的交往事件,分析中朝关系变化对辽东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强 《培训与研究》2009,26(5):58-60
随着日本和欧美列强对朝鲜入侵,中朝传统的宗藩体制受到冲击,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加强对朝鲜的干涉。在此情况下,“精明能干”的袁世凯就被清政府选为对朝鲜干涉的代理人。本文就清廷加强对朝鲜干涉的原因、袁世凯对朝鲜的干涉及朝清宗藩关系的瓦解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剧论是以“曲”为本的戏剧本体论,它受传统诗学理论影响较深,晚明曲论家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中突破传统剧论观念,论剧以“事”(剧戏)为本,抓住了戏曲作为叙事学的本质特征,祁彪佳的戏曲理论具有朴素的现代戏剧美学意义,对以后戏曲研究模式的转换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试论奇皇后对元末元丽政治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丽关系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特殊,双方存在着不平等的朝贡关系,高丽贡女制度就是具体表现之一。由此元末出现了一位足以影响中韩外交关系的特殊人物——奇皇后。奇皇后在元末中韩关系,特别是恭愍王反元运动及元朝武装干涉高丽国王废立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伴随元朝与高丽王国宗属关系的确立而形成的高丽贡女制度,在近百年间,促使大量丽女性流入中土,成为中外交流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社会和化现象。这些入元的高丽贡女,大部分进入了元朝皇宫。在长期的宫廷生活中,她们不仅适应了元朝的生活环境,也把高丽化带入中国,并通过自身地位的改变,对元朝与高丽王国的国家关系以及两国国内的政治、化等生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WANG Rui;WANG Yuan;WANG Rui-fang;LIU Na;WANG Nai-feng;QI Jing-wei;AN Xiao-pi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18,China)  相似文献   

19.
韩国襄阳郡及其周边地区七百年前出现的许多地名、节庆、风俗、文化都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相同,这或许是在南宋灭亡前后,元朝将南宋、主要是南宋荆湖制置使辖区降元的新附军派驻高丽,由一些落藉于高丽的新附军带去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丽忠宣王西谪吐蕃事件,近年来,颇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重新梳理,认为王璋西谪的直接起因,在于“忤中贵人”;其根本则是由于王璋不会坐视高丽丧失独立地位的“个性”,元朝廷制造借口,使其远离大都和王京,以便实施“中土化”高丽的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