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顾平 《东南传播》2020,(5):77-79
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中西方民众在疫情下的表现不同:戴口罩的态度不同,中国人戴口罩,牺牲的是个人的舒适,西方人不戴口罩,追求的是个人的舒适;囤积物品的策略不同,中国人最热衷于囤积食物,西方人疯狂地囤积卫生纸;居家防疫的反应不同,中国人按照政府的要求居家隔离,西方人有反对居家隔离的抗议活动;储蓄的习惯不同,中国人多数有储蓄习惯,西方人多数无储蓄习惯。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高度自律,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对个人价值观、享乐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贺雯 《大观周刊》2012,(38):31-31
中西方艺术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孕育了当今世界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可谓泾渭分明,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绘画表现出一种写意性,注重的是一种高雅的美,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写实性,注重的是一种豪华的美。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10,(13):15-18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 近些年来,亚洲的一些新闻学者在分析研究中西方新闻现象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中西方新闻界不仅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在新闻价值观上存在着实质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中西方学者对新闻价值的含义及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本文将通过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和现代新闻价值观内涵的解读,来分析不同语境下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论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著作出了不少,但大多着眼于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诸方面的实际问题,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方智慧的历史启示》一书则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加以论述,不是停留于揭露现代文明所引发的诸种危机,而且追溯产生危机的价值观的根源——被世代的西方人视为骄傲的个人主义。本书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道,必须从价值观上求得转变,否则终将使人类走向穷途末路。这就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深入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 近些年来,亚洲的一些新闻学者在分析研究中西方新闻现象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中西方新闻界不仅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在新闻价值观上存在着实质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解释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提出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和民族文化,强调了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性,指出了当前我国档案工作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应包括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崇高思想;守护历史、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严谨细致、艰苦拼搏的顽强作风.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应在实...  相似文献   

8.
赵莉 《青年记者》2002,(4):48-49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既是新闻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新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新闻业务问题。新闻价值观具有鲜明的评判性和倾向性的特征。分属不同文化圈和不同性质的新闻传播事业的传者,其新闻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特征。了解西方的新闻价值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新闻传播观念和新闻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9.
张彬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1):47-49
论文以阅读价值观的思考为目的,运用类比的方法分析阅读的价值和价值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不同视角,不同的群体和个人有不同的阅读价值观。结论是:秉承自由平等精神的图书馆人应该具有智慧包容多元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真正的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0.
自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100多年以来,伴随着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也经历了几次范式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始终贯穿着行政价值观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主要是一个由主张效率至上,强调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到效率与公平相协调,并不断发展演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斌  张昆 《新闻前哨》2011,(1):43-45
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同"表现为对基本新闻价值要素的认同,根源在于社会化的人的共通性,和新闻事实的客观存在。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异"表现为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实践中对新闻价值要素的不同选择。这种差异有政治经济利益取舍方面的原因,但根源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从文化学理解新闻价值观有助于全球传播中求同存异,实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2.
江凌 《新闻传播》2009,(10):7-10
会议新闻报道是一种强调时新性、重要性和现场感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属硬新闻范畴。中西媒体由于新闻价值观不同、报道立场不同、报道角度不同.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篇幅、内容、结构、表现风格和语言习惯不同。就角度而言.中国媒体习惯于从正面角度和官方视角进行会议报道.西方媒体主要从负面或中性角度和平民化视角进行报道;就报道内容、结构而言。中国媒体篇幅冗长、面面俱到.以直线式结构为主。西方媒体篇幅简练、主题集中.以曲折起伏式结构为主;就表现风格和语言特色而言.中国媒体庄重严肃.以“硬新闻”式报道为主.语言多间接转述,多表述和概括,表现力稍弱,西方谋体活泼风趣,以“硬新闻软化”式的报道为主,语言生动形象,多直接引用,多解释和表现.表现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价值观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它的内涵虽因国家、民族、历史时期、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的不同而相异,但人类追求公平、正义、友爱、善良、和谐、发展的普世愿望却是高度一致的。通常情况下,社会价值观是某一国家和地区、区域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个人价值观总体基本上服从社会价值观。而大众媒体正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最佳渠道。  相似文献   

14.
分析并批判“以效益为核心”的理论价值观。指出这种观点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和发展中产生的严重后果。强调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研究层次的不同功能 ,才能树立正确的理论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的灾难性电影中时常出现新闻媒体的相关片段,从这些片段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西方的新闻价值观。本文主要从迅速及时、真实性以及人文关怀这三个方面对西方灾难性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西方新闻价值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吴胜林  陈洁 《出版广角》2016,(19):90-91
《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以下简称《传承与复兴》)是一部对24字社会核心价值观解读的著作,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追溯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引经据典并严谨地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观念,系统解读了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本源,阐述了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趋利性"的本质区别,是一部知识性与教育性俱佳的党建宣传图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儿童图书走出去不但面临着体制、人才和经济实力的问题,更面临着中外不同的文化伦理和价值观的问题。即使到了21世纪,西方对东方文  相似文献   

18.
郑一卉 《当代传播》2001,3(6):68-69
网络好比一朵带刺玫瑰,在给我们带来资讯、便利、自由的同时,还带来了个人主义思想、网络传播带来的个人主义思潮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青年一代。 长期以来,我们把西方个人主义判归伦理范畴,看成品德问题,没有上升到政治、哲学的层面上去理解,把西方的个人主义视为资产阶级的统一的理论。近代西方个人主义在文艺复兴、新教改革中出现,在欧洲启蒙运动和美国的开拓建国历程中形成。《简明不列颠白科全书》将其定义为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个人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18、19世纪的英…  相似文献   

19.
孙正 《记者摇篮》2014,(9):49-50
一、流行电视剧的消极影响对于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个体来说,由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每个人特有的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背景又产生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品位。但将社会公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个整体会在一种叫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形成趋于相近的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包括被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规范和审美倾向等。这些观念和倾向会成为个人价值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我国编辑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为他人做嫁衣"的价值观,构建新时期的编辑价值观。新时期的编辑价值观应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新时期的编辑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出版机构培养和个人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