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岱  洪黎明  叶晖 《大观周刊》2012,(47):237-237,266
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现状,探讨了“90后”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特点,并针对"90后"大学生这一新的教育对象,提出了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档案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等教育价值,充分拓展其教育功能,突出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内核,将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使高校档案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田亚金 《大观周刊》2012,(15):115-115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大学生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来满足时代的需求,作为大学教育重点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各大高校需要改变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以科学的态度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不断完善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本文就是针对大学政治思想的创新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作为一种在大学生中最为流行的新型网络传播工具,正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微信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价值,提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绵阳日报社新闻工作者来说,在经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后,灾后恢复重建是就最大的实际和实践.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着力把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作为锤炼高素质新闻队伍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马树华 《报刊之友》2010,(11):163-165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求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驾驭和把握网络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深入分析和把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别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这是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高洁 《大观周刊》2011,(30):269-270
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价值,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知、情、信、义、行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应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这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乾乾 《大观周刊》2012,(24):30-30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本文结合“9O后”大学生的特点,强调要强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夯实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这对创新和改进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那么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就围绕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主题,重点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网络平台、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与设计、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和思考,这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日益严重。高校应把"诚信教育"全面地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建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超 《新闻世界》2010,(12):174-175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浅谈人际传播中的几种心理效应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上的应用,以期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黄毅 《大观周刊》2012,(43):259-25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与人文关怀尊重人、关怀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客观上必然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方天成 《今传媒》2024,(2):6-10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支柱,伟大建党精神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旨归上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既是新征程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践的应有之义。本文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逻辑、应然逻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融入的逻辑理路,并通过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厘清其融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逻辑,旨在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姚崇  ;安昱霏 《新闻世界》2014,(10):103-10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五媒体",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手机媒体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依赖和"微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工作如何辩证的看待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政工作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以人性化的教育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以"情"为载体,当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其心理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进课堂手段,结合优化高校环境,提升教师素质等途径,充分利用社会创设的良好大环境,扭转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一批合格的建设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中共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五湖四海"选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经常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授课,卓有成效组织开展抗战建国信念教育,通过灵活机动的方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18.
张冰  王涵 《今传媒》2023,(8):1-5
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指引大学生坚守马克思主义,引导大学生厚植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感,淬炼大学生捍卫理想信念的意志,激励大学生践行责任担当。本文在详细阐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旨在应对全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茜 《信息系统工程》2011,(7):159-160,15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利用网络,创新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通过借用新媒体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让新媒体得到有效发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