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大观周刊》2012,(18):43-43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提升公安工作效率、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部分地区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组织普遍存在缺乏系统性、组织结构单一、专业性不够。针对当前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组织保证,可以真正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3,(23):57-60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新闻的产制与传播模式,一种新的新闻模式——公民新闻应运而生。从商业体制到去资本化媒体的建构,公民新闻别具意义。从政治腐败、警察野蛮执法到地方事务与国际大事,公民新闻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守门人"的缺失,公民新闻的公信力正面临考验,甚至影响着公民新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琦锐 《大观周刊》2012,(51):66-6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发生极大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多,公安机关必将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警察在警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随之提高。因此,激励机制必须不断完善,构建以人为本的警察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韩元涛 《大观周刊》2011,(45):27-27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警察法是警察执法过程中的依据。当前,我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如何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上往往不能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5.
李三珊 《大观周刊》2011,(34):73-73
人民群众“怕警察”是中国警民关系中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怕警察”体现出了警察的严肃性与威严性,但非常规的“怕警察”则体现出警民关系中的裂痕,究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警察的执法理念与执法方式存在偏差。公安机关应转变执法理念,全面提高民警素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邢颖 《大观周刊》2012,(51):496-497
警察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削弱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破坏了警民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秩序,背离了公平正义理念的诉求。本文从探析城市化的含义、特征以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入手.以分析城市化进程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变化为基点,试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完善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孙岩 《大观周刊》2012,(14):49-49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随着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社会成为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警务实战工作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警察在武力执法中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否也应该在逐渐规范化、人性化的同时迎具实战性,以及我们在武力执法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什么手段。  相似文献   

8.
燕新华 《东南传播》2020,(8):108-112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于一些疾病的传播特性,疫情有时会影响多个国家,引发国际关注,许多民众、媒体会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形成多样的网络舆情。能否合理、妥善引导处置这类网络舆情关乎到国家的利益形象、社会秩序以及公安机关的警察公信力,考验着公安工作在特殊背景下能否满足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传媒环境下,报纸新闻标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标题失实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其公信力大大受损。作为报媒应反观自身,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报纸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感,报媒从业人员始终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并提高其专业水平,严格新闻遵守法律法规,防范报纸新闻标题失实,维护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0.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受众中长期形成的信任感和权威性,是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和能力。公信力不但决定了一个媒体所影响的受众面,更决定着它影响受众的程度与效度。毫无疑问,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舆论监督是媒体赢得公信力的利器。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其它媒体比较,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一直是很高的。然而,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电视舆论监督正面临着公信力危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电视舆论监督公信力的危机?如何重塑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传媒的格调与公信力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目前的社会转型给我国传媒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传媒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传媒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变化,传媒的视野发生了变化,传媒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传媒的这些变化,导致传媒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影响着传媒的格调。而传媒的格调是影响传媒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论文同时认为,目前我们有些传媒的格调不高,如过度娱乐化、媚俗化、反智化等等。中国传媒要提高公信力,必须提高新闻格调,必须讲求报道艺术,提高专业素养,处理好对受众的满足与引导的关系,处理好新闻"有用"与"有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检察机关属于司法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重任。检察机关需要加强自身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法律监督的责任。本文以检察公信力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影响为起点,挖掘司法实践中检察公信力存在的问题。以探索新形势下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方法和举措,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3.
石嵩 《大观周刊》2011,(38):29-29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意味着我国社会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而作为公安工作生命线公安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创新公安政治工作的方法来面对这些挑战.使新时期的公安政治工作成为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强而有力的后盾。  相似文献   

14.
顾青 《视听界》2015,(2):45-48
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优势逐渐流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媒体凭借巨量受众基础,信任度稳步提升。本文阐述了传统主流媒体面临公信力挑战以及自媒体的受众信任度提升的现实,分析主流媒体公信力重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闫景哲 《大观周刊》2011,(38):25-25
近年来,暴力袭警频发已成为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生产的原吼既有主体(袭警者)、客体(公安民警)的因素.又与当前执法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务之急应是加强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记者,社会类新闻报道重点在于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向。而公信力则是指新闻媒介面对社会所具有的一种让公众信服的力量,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公信力是其生存的核心软实力,同时也是社会系统内部精神的一种体现。笔者借本文对如何提高社会类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作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7.
黄林  夏晓星 《大观周刊》2012,(36):14-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国逐步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不仅位居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而且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对象。在当下社会,涉检网络舆情势必会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及形象产生重大影响,使得检察机关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陈异丹 《东南传播》2011,(6):155-156
在电视民生新闻走过的这八年间,我国的新闻环境和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正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电视观众的公民意识在逐渐成长.他们希望通过电视媒体获得丰富的新闻信息的同时,更希望电视媒体能够具有公信力和引导力,并且能够通过电视媒体满足更多的社会表达和社会参与.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环境的不断变化,墨守成规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弊端也...  相似文献   

19.
林莉 《新闻爱好者》2012,(12):39-40
当前,传统媒体面临着网络等新媒体带来的激烈竞争与挑战,本文从新闻信息获得方式以及如何延伸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分析了传统媒体如何转变思路、适应竞争。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竞争的优势在于始终坚守社会责任,保持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每当发生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重大变革时,新闻传媒业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美国传媒在获得新的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挑战,其中传媒教育、新闻质量和编辑独立已成为影响美国传媒公信力的三个主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为民众书写现实的传媒失去了公信力,无论其偏离专业主义的程度是大是小,都将使现代社会更加混沌.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递增,并不能彻底颠覆新闻传媒工作基本的原则和信条,相反,新闻从业者对客观、公正、追求真相等职业底线的坚守和忠诚,应当变得更为强烈和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