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崔红艳 《大观周刊》2011,(50):144-144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只是文字的组合,因而只需注解文字,体悟内涵即可。传统的语文教师也只凭着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书本中。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语文课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趋全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为必然。多媒体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而且多媒体还能将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强化语言信息的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那么。如何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恰当地展示多媒体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2.
雷有斌 《大观周刊》2013,(8):184-184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文立足探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书真 《大观周刊》2012,(14):221-221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盛行使得汉语文教学只重功利,没有灵魂,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汉语文的兴趣,所以实行素质教育,改革汉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汉语文课的吸引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汉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汉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汉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我仅从挖掘教材中的人性美、营造扣人心弦的心境美、激发学生的创造美三方面来浅谈我在汉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如何让这门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突出自己的实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强调了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该为专业服务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郭昕欣 《大观周刊》2012,(19):207-207
语文教育作为在校学生的一门主课,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要道。学习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地反映人文知识含量,因而它又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两者之间形成了统一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培养,要求学生多学多想多动笔,对他们进行文学素养的陶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对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秦峰 《大观周刊》2011,(23):266-266
目前,广大语文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语文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这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对语文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张英军 《大观周刊》2012,(8):238-238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老师往往不重视课文导入,或者只是把导入当成了敲门砖,门敲开了,砖也就扔了。殊不知,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黎春花 《大观周刊》2012,(23):176-176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对于山区学校来说,没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设施,他们全靠一副嗓子、一支粉笔、一份教案在上课。那么,衡量他们一堂合格的语文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本文将针对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罗志宏 《大观周刊》2013,(2):100-100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孟秀花 《大观周刊》2011,(6):198-198
新世纪的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交流、讨论式学习方式,它要求老师和学生平等、讨论和交流。因此,作为语文老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这就必须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和实践语文课型,从根本上推进语文课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刁娅 《大观周刊》2012,(48):377-377
作为中国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教好每一节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那么课堂的艺术性作为教学设计的两大特征(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一,对于语文课堂的要求也就更高。而导人则是语文课堂艺术性体现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2.
莫远才 《大观周刊》2012,(2):153-153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自学语言的兴趣、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培养自学语文的习惯等。从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抓起,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付友竹 《大观周刊》2013,(9):108-108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孟学琴 《大观周刊》2012,(52):285-285
新课改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理念。它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讲求教学实效,又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复习三个习惯,既是当前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郭智 《大观周刊》2012,(31):239-239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如果我们还是仅仅停留在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法上.就很难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手段也要不断更新.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感官系统.更能使古诗教学充满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陈君 《大观周刊》2012,(19):191-191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每一位中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呢?对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韩东华 《大观周刊》2012,(15):160-160
现在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然而,要达到教学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大观周刊》2013,(1):148-148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马婷 《大观周刊》2012,(37):367-36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师的期待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传授者.更是知识的研究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学也成了一门艺术,无论是其与学生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还是情感的表达都无不体现其艺术性。那怎样成为一名具有艺术性的语文教师呢。本文对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董仙芸 《大观周刊》2012,(25):224-224
按照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来说.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开展小学阅读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实现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促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