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浩瀚天穹,群星密布;茫茫宇宙,气象万千,人类就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大气海洋中。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气候干燥,灾害频繁。自古以来,观测和研究大气现象,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一直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人民与气象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翻开甘肃史书,可以看到,由于旱灾造成“颗粒无收”、“饿殍遍野”、“人相食”的惨象比比皆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此产生了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十日并出,草木枯焦”正是古代大旱灾的生动写照。《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古史书,它记载的距今四千多年导山治水的中心地是甘肃,…  相似文献   

2.
电脑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4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图书情报界一般员工对电磁辐射的危害知之不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专题讨论了电脑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终身学习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学习和终身学习是人类适应自然和社会而产生的一种需要,因为人类有学习的需要才产生了学校和图书馆。通过图书馆与学校的功能比较和图书馆四大职能的阐述,明确了学校是人类阶段学习的重要设施,而图书馆则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4.
于水鹏 《记者摇篮》2010,(9):53-53,29
虽然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体育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相比之下,诞生于20世纪的电视则要年轻得多,然而,电视的出现却对现代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认为电子媒体无所不能,但事实上,能对人类精神产生最大影响的,能洞察人类的情感并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还是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疑,书将永远是人类最好的伴侣。  相似文献   

6.
殷宗辉 《科海故事博览》2022,(05(下)):49-51
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与人们息息相关,长期吸入会增大人类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甚至还会加大患肺癌风险,威胁生命健康,因此,切实抓好大气环境整治至关重要并且“迫在眉睫”。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大气颗粒污染物会给人体带来的诸多危害,然后结合某年德州大气颗粒污染实测数据,就大气颗粒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及防控策略展开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山西教育出版社精品图书24《地球家园》《地球家园》一书是山西教育出版社为实行精品战略而推出的一部重点书。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全面讲述了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全书分为“大气篇”、“动植物篇”、“水篇”、“土地篇”、“人类行为篇”五部分,以...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历史责任: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中国博物馆》2002,(4):48-50,39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为了生存,人类必须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适应环境的创造和发展。生产力水平低的时期,人类文化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不管是远古时代的群居文化或部落文化,还是人类进入社会化之后,逐步形成的民族文化或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9.
借助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是高校办好学术期刊、增强期刊传播效应的重要因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专业是大气科学,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力量强大,《阅江学刊》以该特色专业为依托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引导了大气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为传统的大气科学研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点栏目,增强了期刊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对哲学探究、艺术创作和社会人类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从后现象学论点和技术和社会技术的人类学历史这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人类和技术的关系。【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产生了依赖性和替代性,为人类进化的动态和持续叙事做出了贡献。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揭示了一种复杂而相互依存的共同进化,这种进化塑造了人类的经验和技术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正> 雷电的种类与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巨大的能量。云层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等作用下,正负电荷在云层不同部位积聚,当达到一定程度,云与云、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产生雷电现象。人类至今不但不能利用雷电的能量,还经常遭到雷电的危害。 雷电主要有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出版物(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出版物(一)北京图书馆俞青如果说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次革命,那么信息化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第三次革命,因为信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和服务将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和兴盛,证明了这一点。一、电子出版...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界科学演义》评介王曦昌人类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科学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是巨大的,是科学改变了人类世界本身。当代的科技成果及科学能量告诉我们,在千百年以前人类很多幻想或者根本就没有想像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白清 《新闻知识》2004,(9):53-54
从新闻写作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轨迹:随着人类思维的进化和成熟,随着社会交往的演变和发展,产生的思想结晶和信息成果,必然成为人类社会特有的迫切需要。为满足这种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人类不仅创造了能负载思想情感的字符号系统,而且掌握了运用字符号系统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5.
1952年11月1日,由美国制造的、人类第一颗氢弹“麦克”在南太平洋的思尼威托克岛上爆炸。氢弹爆炸的威力震惊了全世界——整个岛屿连同几百米高的钢架都在巨大的爆炸声中灰飞烟灭,蘑菇云冲破了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和平流层。这次爆炸能量超过1000万吨烈性炸药,是广岛爆炸那颗原子弹的700倍。  相似文献   

16.
王霞 《兰台世界》2002,(11):6-7
首先,看档案对化的记录、积累、传播和创造的影响。档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化的珍贵载体,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化记录。档案昕记录的内容纵贯一个国家产生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横括人类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记录和反映了该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的活动情况。它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保存人类化根的一种记忆。正是档案这种“记忆工具”的长期积累,才使得人类化绵延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新知     
20世纪后20年中,作为地球大气最低层的对流层,其顶端高度出现了上升。美国和欧洲科学家首次通过定量研究证实,这一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自地面向上,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是被称为对流层顶的过渡层。对流层顶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公  相似文献   

18.
语言从它产生起的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以声音为媒介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在字产生以后,以字形为媒介的书面语克服了口头语言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所受的限制,使异时异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从此,不仅语言的交际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语言更成为人类明进程中积累和传播化科学知识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孙涛 《记者摇篮》2010,(6):43-44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广播事业如果用创新的理念,开拓性的工作,必然对我们的事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电子出版》2003,(12):15-15
“人类能够听到的历史是126年,人类能够看到的历史是164年。”1839年照相术的产生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90年代数码相机的出现,则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