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凤来  张祥富 《大观周刊》2012,(39):173-173
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基础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的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2.
殷蓉 《大观周刊》2013,(12):183-183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提高之外,还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察能力作为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数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呢?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对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春香 《大观周刊》2012,(39):139-139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好多学校的水平不齐.导致学校成绩差别很大,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有些高中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要提高高中的数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认清形势.好好研究一下数学的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4.
檀建新 《大观周刊》2012,(25):239-239
数学是一门学科极强使用性极广的科学学科,他是我们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学科源泉。我们从小就在学习他的基础知识.但是他的逻辑性非常强。我们学生学习起数学来都有些苦燥,我们作为数学老师来说,我们必须提供有兴趣的数学题,采促进学生门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李伟 《大观周刊》2011,(49):159-159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数学是--I']魅力与枯燥同时存在的学科,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消除数学枯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李龙芹 《大观周刊》2012,(15):206-206
中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7.
万翔 《大观周刊》2012,(39):124-12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曾经出现过几个笑话,就是学生考试看不懂要求.听起来好笑,但生活中确有其事,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或读一读.给予学生指导或作示范,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数学教材。再有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能成功地学会一些数学,以提高他们数学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陈冬梅 《大观周刊》2012,(36):171-17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更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渗透素质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寇会英 《大观周刊》2012,(1):138-138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的教学应如何加强对策,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扎实而不失灵活,对此,我曾经有过困惑。也作了尝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计算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大观周刊》2012,(15):208-208
大家知道计算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基本数学技能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前新课标背景下的计算教学,除适度降低了计算难度.也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主题易变化且具扩大性的心理特征.着重强调了情境设置、算法多样化。但实际教学中。过度强调计算方法多样化、情境设置牵强附会、互动教学“度”把握失当等问题.都使得教师并未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计算能力发展放缓。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扎实灵活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赵亚利 《大观周刊》2012,(31):270-270
如何学好数学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让学生们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认识.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才能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善于归纳整理的能力.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明白“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才能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盂献来 《大观周刊》2012,(51):455-45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南、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人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段峰 《大观周刊》2012,(44):167-168
从教数年来,每一年面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制定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的韵律并给予学生数学美的享受,不断吸引学生的眼球。依据“木桶原理”,对于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剖析,最长的那一块板是什么呢?最短板的一块板是什么呢?我的数学教学中目前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4.
陈景康 《大观周刊》2011,(10):50-5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孙涛 《大观周刊》2012,(51):453-453,442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令老师伤心的事.莫过于学生对自己所教的数学学科不感兴趣.学生对学习没了兴趣.怎么能学好呢?作为老师,与其埋怨学生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还不如想自己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了学生的激情。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6.
贾亚琴 《大观周刊》2012,(41):366-366
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接触的知识很多,如果我们存教学中不讲出吸引他们的东西,很难提高学习成绩,我记得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是一个人力求优先地认识某种事物,并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数学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7.
邓道金 《大观周刊》2013,(2):124-124
对新课程中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索.即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教学方法?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控制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努力分层推进,科学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刘凤琴 《大观周刊》2012,(29):241-241
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是教会数学几道数学题,而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岳胜敏 《大观周刊》2011,(41):149-149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CAI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毋庸置疑.利用CAI.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辨证观点、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李国琼 《大观周刊》2011,(32):164-164
初一新生进入中学,面临着课程负担加重,教学内容加深,教学方法相应变化.这时要特别警惕可能出现以往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反而成绩下降。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可塑性大.如何利用这些幼时,结合他们的认识特点,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认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搞好初一数学教学.科学地处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