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复是近代中国人中学习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文化的杰出代表。享有最重要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美誉。他留学西方,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社会实情,阅读了许多原版的资产阶级理论著作,就对资本主义的西方社会了解的深广度而言,他堪称当时中国第一人。严  相似文献   

2.
严复(1853——1921年)初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在戊戌变法运动前后(即1895——1898年)的那一段时间里,严复曾经是一个“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戊戌变法中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当时的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与反变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思想体系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青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困,无法步入封建士大夫们走过的科举“正途”,被迫考中了当时为士人所不齿的福州船政学堂。后被保送到英国海军大学学习,在英留学期间,他亲自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大量阅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著作,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浓厚的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思想家。在同代人中,他的伟大之处是:超越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和改良派的“托古改制”,大胆地引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成果,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阐述了只有建立近代科学、理性的认识方法,才是国家富强、学术昌盛的根本出路。所以,严复站在近代科学方法论的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启蒙学者严复(公元一八五三——一九二一年),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留学英国。他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对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有较多的了解。他所译述的《天演论》、《原富》、《法意》等著作和所写的《原强》、《辟韩》等论文,对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新学起了不小的作用。戊戌变法时期,他高举反儒尊法的旗帜,以资产阶级的新学为武器,向以孔孟之道为中  相似文献   

6.
试评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张红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其所介绍的《天演论》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学说启迪教育了中国近代大批的热血青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者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武器,严复的名字因此而永载史册。然而在救亡图存的理...  相似文献   

7.
晚清社会文化秩序上的失范,促使近代学人从价值理念的角度深层次地探讨中国贫弱、西方富强的原因以及如何拉近中国与西方先进文明的距离。严复的社会学思想在学理上深受斯宾塞等人的影响。他坚持社会进化论,主张社会有机体论。严复社会学思想有其应用理论形态,即“从物理到政理”及“国民素质论”,并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有实践品格。时代变迁的急速导致严复未能很好地消化而直接将西方社会学思想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虽然他的一生处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中国近代,但是他的思想却有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及现代性价值。集中体现在他“黜伪而崇真”、“屈私以为公”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及变革救亡的政治思想;“以自由为主,以民主为用’’的自由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批科举兴学校的教育立国思想及其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应用理念中。严复的思想及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大批知识分子的影响,开创了我国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浅析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问题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将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先驱者,他在介绍西方社会学的同时,能够针对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种种弊端,试图用社会学的原理及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从一开始便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这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学学者研究并寻找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途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一、教育是国家“富强”之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强调教育是强国之本。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文化上 ,严复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贡献在于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 ,在中华民族“危机存亡”之秋提醒人们要奋发图强 ,抵御外侮 ,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具体主张。尽管严复并未积极参与后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 ,但是在维新派早期的宣传和舆论准备工作中 ,严复的作用确是不可替代也不容抹杀的。严复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政治论文 ,如在天津《直报》发表的《原强》、《辟韩》、《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文章 ,以批判封建的政治制度及其文化意识 ,…  相似文献   

12.
<正>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家。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许多重要贡献,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陈炽的生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炽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他通过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否定和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审视,提出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认为生产是“富国之源”,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重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同期的其他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相比较,陈炽的生产观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对严复的思想的分析,应该做历史的、阶级的具体分析,不能不分时期一锅端,也不能不分主次一刀切。多少年来,包括文化大革命以前,对严复的思想的研究还不多。林彪、“四人帮”一伙为了篡党夺权需要,歪曲历史,制造谎言,把严复装扮成为“法家”,造成学术界的思想混乱。现在该是用马列主义加以科学分析,还他本来的历史地位的时候了。毛主席说过,严复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严复之所以称为先进的中国人,是因为他曾经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斗争中”,站在这个斗争的前列,是这场斗争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起过一定革命作用。当然,由于严复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他的政治思想在经历这场斗争之后,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前进。相反地,在他的生活的中晚年,却由前进倒向后退。本文试图从严复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这个重要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福建出现了两位著名翻译家:一位是严复,一位是林纾。康有为称赞他们“译才并世数严林”(康有为:《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感谢》)。这两位同时在译界享盛名的“译才”,都是用古文笔法译书的人。不同的是,严复虽然精通外语,了解小说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创作或翻译过小说,他只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著作翻译到中国来。孜孜不倦地译介西洋小说的,倒是不懂“蟹行文字”的林纾。林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他的译作曾经风行海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1 复习要点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局限性。2 复习题2.1 填空题(1)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演变的开端是( )。(2)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是( )和( )。(3)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4)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有( )、( )、( )、( )  相似文献   

17.
专题7近代社会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近代社会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 ,是民主政治化的问题。它要完成的任务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 ,其实现形式为“革命”与“改革”。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过程 ,就是民主政治化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实践 (民主政治斗争 )、政治法制建设和体制建设。近代时期 ,不仅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斗争 ,也有无产阶级的民主斗争。纵向线索梳理  一、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斗争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革命的方式 ,就是以经济实力雄厚的资产阶级为领导 ,以下层群众为主力 ,通过“自下而上…  相似文献   

18.
严复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继孔子、朱子之后又一座里程碑.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是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如汉儒学和宋理学.尤其是朱熹理学创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二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严复是促使西方现代思想中国化,是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合理内核来诠释西方现代思想的.严复是与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思想家,包括地主阶级思想家(如张之洞)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如康有为)们的思想,有本质上不同.后者均为近代社会的文化表现,即"中体西用"观论者,而严复是批判"中体西用"论.严复是中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一百年前,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时势造英雄,是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成就了康有为,使他成了中国先进者队伍中的思想者,近代四位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也正是维新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使梁启超的才华充分展露,“齐名南海,并称康梁”。  相似文献   

20.
爱国救亡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爱国救亡思想是在吸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主制度,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