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汉语名词变异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语用主体为了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而故意偏离名词零度意义和用法的一种言语现象。名词变异的产生和接受都依赖于语境,包括言内语境、言外语境和混合语境。  相似文献   

2.
词的临时意义是相对于词的固定意义而言的,指词在临时语境中产生的具体意义.宏观上,词的临时意义指词在临时语境中的适用义;微观上,指词在语境中通过修辞等手段产生的临时新义.文章基于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观,探究在语境作用下词义偏离现象.词义偏离的结果是词的临时意义,其中,词义理论偏离的结果是词的单义化及其临时语境适用性和丰富化的特点;词义操作偏离的结果是词义在临时语境下产生超出词的所有规范义项的新义.词的临时意义有成为固定意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隐喻与语境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本文分析英、汉隐喻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掘隐喻这一宝贵财富,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1)从语用学的观点看,语言是行为。一个语言行为又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致行为。言内行为指话语本身具有的含义,也就是字面的意义。这种意义在特殊的语境中会弱化甚至消失。言外行为指说写者利用言内行为传递的实际信息,也就是言外之意。这个意义是说写者为了达到说写的目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句子加上去的,它可以和句子的字面意义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修辞的源流及其变化作了详尽的论述,并认为修辞这个词用法比较灵活,它的含义往往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具有多义性。从词性上讲,它可作动词用,也可作名词用。从含义上来讲,它有时指修辞活动,有时指修辞规律,有时指修辞现象,有时指修辞科学,有时指修辞方式。从修辞研究的对象来讲,修辞是篇、章、句、词的系统,修辞并不是“修词”,而是“修文”;当然它也包括修词、修句、修段。修文包括言语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非言语因素,如语境、语体、风格等。  相似文献   

6.
兰和群 《天中学刊》2005,20(4):106-108
互文、变文、互体是古汉语中三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三者各有其修辞功能。互文是指在特定的语境里,词与词之间临时获得的一种修辞意义;变文是指为增加遣词运字的丰美变化之色而以同义词互换的运用;互体是指上下文内容互相映衬、补充,彼此呼应。前二者是就用词而言的两种修辞形式,互体则属于句式方面的修辞方法,三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7.
苏虹 《文教资料》2007,(8):87-89
词素语境制约着词语意义的理解,由词素语境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特定内涵的不同。汉语修辞教学必须和一定的词素语境结合起来,用构词法从词形入手,掌握汉语词汇的词根、前缀和后缀,以把握词的修辞转义。在教学中,认真分析词的内部形式,通过在对词的“解剖”获得其理性意义的基础上对词的修辞转义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8.
数字词在短信语言中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本文从数字词的形式、使用、修辞方式等角度展示了其运用情况,最后总结了它在短信使用中取得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简单说就是言语所处的环境,它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两种:解释作用和制约作用.语境的解释作用是指语境为某一语篇的理解提供解释.其主要表现有:(1)确定指示词的所指;(2)推导话语含义;(3)识别隐喻、反复、反语等修辞手段.语境的限制作用是指语境对某一语言单位在语篇中的意义的选择和确定所起的限制作用.其主要表现有:(1)推导语境意义;(2)排除歧义;(3)消除意义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使用的句子,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常规的、合理的、恰当的,它们讲究常用性,习惯性和逻辑性.但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使句子表意明确,适应语境,简练紧凑,幽默风趣,而不得不在选词用语时,超出人们意料,越出习惯之  相似文献   

11.
在语用过程中,言外语境中的多种因素能推动话语表达的意义发生转化。话语表达的意义在表层义与深层义、整体义与分解义、特指义与常规义、基本义与滋生义等之间,会因交际双方言外语境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特征,或朝着一致的方向顺利地转化,达成编码与解码的和谐对接;或发生转化不一致的现象,出现编码与解码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2.
彝语南部方言纳苏话存在大量的词重叠用法,主要有AA、AAB、ABB、ABA、AABB、ABAB、ABAC、ABCB及ABACC式等九种主要类型。作为一种超词结构,彝语南部方言纳苏话词重叠有调量作用,有时量或动量增加,程度加深,表褒义的情况,但也有更多的减量,表贬义。无论哪种情况,词重叠的灵活使用使彝语纳苏话表达更加形象生动,这可能源于彝族固有的诗意思维与诗化表达叙事传统,词重叠及其使用属于彝族诗体言语结构及其方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语言中数字的语义模糊性表达以及其特殊的修辞功能无处不在。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量,按分量而不是数量译词。模糊数字的翻译不能拘泥于数字本身的数值,而必须依托具体语境,悉心推敲原文的修辞特色,着重从文采上考虑,精心选择适当词语译出意境。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词都有固定的形式、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唯有如此,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人们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而临时改变某个词语的形式、语法功能或词汇意义,出现各种形式的词语活用,往往产生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最基本的、最稳定的翻译单位。但是,词汇翻译并非简单的字字对译,有很多词汇无法直接对应。原因在于:词汇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搭配意义、修辞意义、联想意义以及文化意义。不同的语言中基本意义相似的词汇,可能在其他意义层面有所不同。译者必须对这些意义有完整的把握,要充分了解原词的文化内涵。文中选取几个汉语高频词汇作为分析对象,从不同的意义层面探讨其英语对应语。  相似文献   

16.
本试图从叠字这一修辞学角度来探讨诗中炼字与炼意的辩证关系,兼及叠字手法的形式。论述了叠字手法艺术功能:1、增强诗歌的音韵美与整饬美,使诗具有音节的节奏和句式整齐、字法整饬的形式美,便于诵读,加强外在形态的美。2、使形象更生动可感,通过叠字以少总多,写景抒情,加强抒情性和形象性。3、开拓意镜,深化意蕴,叠字有助于景与情的融合,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情味深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修辞特征考辨了《潜夫论》5条词语,对汪继培笺和彭铎校正提出己见,从而解决对文、排比句中异词同义和双音词内部关系的问题以及脱文、衍文、误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话语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在于交际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语境对意义的理解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帮助消除歧义、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修辞意义以及具有文化含义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以古、今偏仪复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前提,主要从判认的依据、偏指义、词序等方面,对古代汉语(文言)偏义复词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差异进行了历时性的比较,指出古代汉语偏义复词还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词汇现象,只是一种临时性修辞现象,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以古代汉语以偏义复词为基础,已发展凝结成一种较为稳固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