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奥地利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是20世纪欧洲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卡夫卡被称为荒诞文学之父。说起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人们首先就会想起他的《变形记》,短篇小  相似文献   

2.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描写人被"异化"的杰作。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变形记》是比较特殊的,其总体荒诞却细节真实。本文所谈及的是笔者对这种看似荒诞却处处显真实的推陈出新的写法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位作家。《变形记》是其代表作,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作。其主要的艺术特征就是用写实的手法描写虚妄的事物。通过怪异的方式表达主观精神,用表面的荒诞揭示深刻的社会现实。在《变形记》里,深层与表层是涵义和象征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用隐喻使主观感觉外化,从而加深人们对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派文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于欧洲的文学流派,其荒诞的笔触和怪异的写作技法,让习惯于欣赏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读者颇感陌生。本文以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捷克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对现代派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较为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特征,即思想内容的内倾性和荒诞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主题多义性等,并对主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变形记》是卡夫卡用荒诞的艺术为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谱写的一曲哀歌,苍凉而悲壮。细读《变形记》,从故事的结构、语言的描写以及荒诞讽刺背后的艺术真实,我们不难看出,在这种荒诞艺术背后,作者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生活体悟。《变形记》作为荒诞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主张以作家、本为本体,首先回到卡夫卡,回到《变形记》,并力图以作家的生活环境、心理历程为探究线索,去贴近和透视卡夫卡及其《变形记》,从而初步发现作品揭示人类共同心理弱点的暗喻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分析了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变形记》在20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清朝作家蒲松龄的《促织》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都是小说,都写到人化为虫子的故事,都极富想象力,都揭示了社会的不合理,且同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本文侧重探究两篇文章的不同。《促织》是文言短篇小说,带有很强的传奇色彩;而《变形记》是现代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虽为短篇,而篇幅颇长,且带有荒诞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描写了一个荒诞离奇故事,揭示了人的异化,人性的扭曲,反映了社会现实。一道门阻隔了两个世界,本文浅谈《变形记》中"门"内外的世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荒诞背后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细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都能够感到强烈的父子冲突。作家余华在谈论到其创作时承认受卡夫卡影响深远,余华的写作具有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色。这两位作家在塑造父子关系中带有颠覆传统的叛逆性,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较为成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又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寓言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派文学具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本文着重分析了卡夫卡《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这个寓言形象,并尝试地将《变形记》的寓意从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加以阐述:以作家遭遇为基础的小人物的孤独感和灾难感,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疏远而冷漠的关系;人的异化主题。本文还分析了《变形记》表达手法及风格的寓言特色,并将《变形记》与《美国》、《审判》等卡夫卡其它几部小说就寓言特色方面作了系统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近百年历史上,荒诞体验一直伴随着作家的创作。荒诞体验是人对自身生存处境的一种感悟,它随着人的物化的日益加深而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说,以卡夫卡为代表的第一代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荒诞性感到惊诧不已,存在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抵抗来摆脱荒诞感;那么,以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则已经认同和接受了荒诞的现实,他们所能做的,仅仅只剩下等待和调侃。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始人之一的卡夫卡,在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中,运用“人变虫”这一荒诞的情节,塑造了“异化”的经典形象,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变形记》的研究和评论,众多观点的核心是异化、荒诞,而笔者认为,《变形记》独特的魅力在于小说对人的异化进行了"错接"式的文学想象。"错接"是其表达异化主题的艺术方式,而其荒诞感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与此。在这部经典名篇中,卡夫卡以超拔的想象织成了一张灵与肉的"错接"图景,图景蕴含着深刻的人性拷问,构思新颖独特,极富审美趣味。本文拟从"错接"切入,对这篇名作进行一番艺术探析。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的《促织》和卡夫卡的《变形记》有着共同的“异化”主题、反讽意识和现实与荒诞水乳交融的创作手法,因而《促织》可称为东方的《变形记》;但是二者在主题的深度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等方面又存在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16.
格里高尔·萨姆沙是《变形记》中由旅行推销员蜕变为一巨型甲虫的主人公,而卡夫卡则是《变形记》的作者,这只巨型甲虫的一手打造者,现代派作家。细读《变形记》,再探寻卡夫卡的生平事迹,会发现以上两个人物颇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分析了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变形记》在20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松 《现代语文》2009,(11):106-108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以非理性的梦呓文字建立在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基础上,对人性的异化和采用荒诞的神话变形正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表面上看卡夫卡的文风怪异,实际上,是他对生活的怪异感受(内容)生发成艺术的怪异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让生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和谐地走进他的小说,这也许是我们有效地理解和破译其小说《变形记》内涵的一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19.
作者简介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很早就开始尝试写作,1907年第一次公开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失踪的人》《审判》《城堡》,中短篇小说《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的艺术家》《猎人格拉胡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寓言、格言和书信、日记。他对自己的写作不满意,曾要求好友布罗德在他死后将他的手稿全部销毁,所幸布罗德没有这样做,而是加以整理、发表,使其传诸后世。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很多,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曾经说过:“如果举出一位作家,能和四大名作家并列的,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令人想到的名字。”的确,卡夫卡所写的《变形记》、《城堡》和《判决》等多部小说,让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现代派鼻祖的卡夫卡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他那篇举世瞩目的《变形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