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专门负责幼、小、中课程研究的香港政府咨询机构——课程发展议会,于1992年秋季推出了一套新的《小学课程指引》(初稿)。香港课程发展议会认为,这份新的《小学课程指引》,是所印发的很多文件中的一份,作为香港各小学的指南。其目的是为拟订一个有连贯性、内容广泛而均衡的课程确立准则,以保证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香港小学推行常识科常识科作为一门新开设的科目,于1996年9月在香港各小学全面推行,成为小学核心课程。香港教育署向各小学提供一套有关该科教学的录像带和教师手册,为教师提供有关常识科教学的训练。常识这门科目把现行的社会、科学、健康教育三科综合起来。常识...  相似文献   

3.
香港小学作文测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董蓓菲一、香港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1990年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香港教育署建议学校采用的《小学课程纲要中国语文科》规定,香港小学写作教学目标为:1.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充实写作内容。2.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字、词...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地区,原来的小学常识教学内容是由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等课程组成的。由于这三门课程的内容有交叉,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重复学习的问题。另外,这三门课程的教科书已经使用了近十年(社会科和健康教育科的教科书于1980年编写,1983年使用;科学科的教科书1981年编写,1984年使用),有的内容已经落后。基于此,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第四号报告书(1990年11月公布)曾提出把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三门课程合并成“小学常识科”一门课程的建议。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和论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1994年4月正式决定采纳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的这一建议,并编制新的《小学常识科》的课程纲要,要求香港地区的各小学从1994年秋季开始逐步过渡使用。  相似文献   

5.
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各小学校基本上根据八十年代初编订的“小学科学科”课程纲要推行科学教育。1994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将小学课程重整,把小学原有的“社会科”、“科学科”及“健康教育科”三个科目综合为一个小学核心课程,称为“常识科”。此改变表面上令香港小学自然教育在学科分类上与全国其他省市课程有很大的分别。不过留心细看,可察觉香港小学的“常  相似文献   

6.
港台信息     
1992年9月份香港教育署向小学咨询综合社会、健康教育及初级科学的新科目“常识科”的意见,同时,向全港中学提供一套有关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全新教材。 “常识科”归纳了目前的社会科、健康教育科及初级科学,从而可以减少学校教授太多的科目,使学校有一定灵活性,能够利用腾出的课程空间,设计学校自己所需的活动;使学校更重视德育、性教育、环保及公民教育。鼓励学校采用“常识科”,并给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还为学校提供一套有关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全新教材,可帮助学校提高学生对这两项重要文件的原则和内容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 本学年开始,中六二年制课程将在所有中学实施,职业先修学校及中文中学的学生也首次参与高等程度  相似文献   

7.
西部女童小学课程应渗透职业教育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起,我们参与香港乐施会《甘肃省东乡族女童教育》研究项目,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收集查阅、发放问卷、访谈和选取个案调查,我们发现,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社会性别观念等影响因素外,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适应性是当地东乡族小学女童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东乡族女童小学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东乡族女童小学教育课程和大部分汉族地区小学教育课程一样,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让学生顺利升入初中是当地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课程设置上,东乡县的大部分农村小学和汉族地区没有什么分别,主要是语文、数学…  相似文献   

8.
<正>《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学毕业生学业评价与检测)是一套专门为云南省小学毕业班师生编写的、适合小学毕业班师生使用的检测复习资料,多年来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这套检测复习资料的主要内容有综合训练题和多套检测试卷,均由云南省小学教育专家和名师编写而成,符合教学实际,适合毕业生检测、复习,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适用性。针对云南省教材使用情况,2015年这套资料出版3期。各期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彤 《课程.教材.教法》2023,(1):104-108+145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回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体系化。现行小学德育教材很好地融入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覆盖全面,呈现方式生活化、社会化、层次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小学德育教材依据新的社会情况,完善了原有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体系架构,并结合疫情中的新素材渗透法治精神、品德教育。未来,将进一步探索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途径,聚焦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素质,一直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基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8年修订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性的理科教学改革运动的发展,由小学校长和教师,大学、教育学院及其他机构代表,辅导视学处督学及教育署有关人员组成的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属下小学科学科委员会,于1976年起着手进行了香港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这场改革得到了广大小学领导和教师的拥护,香港数理教育学会及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还直接参与了小学科学科教学的研究工作,促进了香港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近十年来,香港小学科学科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小学各科教材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甚少。虽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但离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因此,我们在全区专门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对在小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及方法进行研究。 办法与目标 我们采用两条渠道:一是自编一套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材,教师以讲座的形式课内施教;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内课外两个渠道有机结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12月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两岸四地小学中国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期间,我与香港小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会长刘筱玲女士,香港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主任何伟杰博士,香港保良局蔡继有学校的周彩霞、王清风老师,香港圣公会基显小学的曹建伟老师就香港语文教学的开展与实验情况进行了访谈,现将有关内容综陈如下。  相似文献   

14.
香港特区一直注重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与支持,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课程政策和指导手册,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指导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及小学一年级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文章介绍了香港特区幼小衔接课程政策,分析了香港特区幼小衔接工作特点,并且据此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STC教材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下编写了几套小学科学教材,STC就是其中比较流行的一套,本文主要介绍了STC教材的编写依据,内容体系,目标体系和教学材料,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小学科学课程和教材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小衔接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衔接优劣的关键在于是否找准了衔接点:内容的衔接。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第一年的课程并非是小学课程的自然延续,很多学生感到小学教育没有为他们接受中学教育做好准备,很多中学教师对小学课程的性质也不熟悉,不能给深感科目多、内容深、任务重的中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学制与初等教育课程香港虽已回到祖国怀抱 ,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其教育体制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在香港 ,幼儿教育学制 2至 3年 ,初等教育学制 6年 ,中等教育 5年 (其中初中 3年 ,高中 2年 ) ,大学预科教育 2年。在小学 ,学生一般 6岁入学 ,学习 6年后 ,于 12岁毕业。在义务教育方面 ,香港 1972年开始全面实施强迫性质的小学免费义务教育。 1978年 ,香港又开始实施包括小学和初中的强迫性 9年制义务教育。香港的教育法《教育条例》规定 ,家长如无充分理由而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须入狱 3个月 ,并罚款 50 0 0元。香港小学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香港是自由世界,幼稚教育自由度大,没有统一的课程、教材,各幼稚园均可自编教材,自订各种纲要等。其实,香港政府早在1981年就颁布了《小学教育及学前服务》白皮书。1984年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即现今的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幼稚园课程指引》,为幼稚园低班及高班提供教材参考资料(当时香港幼稚园只有高、低班两级)。1987年,该课程发展委员会又编订了《幼儿班活动指引》。同年,香港教育署通过问卷调查及面谈等形式,向幼稚园工作者广泛调查对幼稚园课程指引的意见。课程发展委员会亦在1989年间着手修订上述两份“指引”。1991年,修订后的《幼稚园课程指引》出台。从这些文件看,香港幼稚园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明确的,内容也是详略适度的,这里拟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一、群性和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小学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透露,明年秋季,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等10所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将试用美国版本的科学教材。被试用的美国版科学教材课程叫《面向儿童的科学和技术》,简称STC课程。该课程是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系列,为1-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24个单元,  相似文献   

20.
正"圆面积"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无论哪个时期或哪个地区,都将它作为小学阶段的必学知识。这一内容历来受到广大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重视。为扩大研究范围,了解更多的信息,笔者选取了港、澳、台的三套教材,开展教材比较研究,借鉴、吸取各套教材之长。本研究仅就香港新世代、澳门新思维、台湾翰林三套数学教材为例,对"圆面积"教学目标、素材选用、呈现方式、操作活动以及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