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生产一线的后备军,其法治理念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国家法治化、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高职院校暴露出的学生违法违纪甚至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反映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职院校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春静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1):111-112
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人的思维与意识中建立法治的思维,逐步建立和提高公民的自主性和自我负责的理性行为方式。高职学生的公民教育十分重要,它既是法治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应依托"公民教育"课程和教师示范、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3.
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教育就成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成为守法公民的需要。调查中,选取了法律基本理论知识、法治社会、对法律作用的信仰,权利情感意识状况,对司法活动热点问题的了解,对两个法律制度存废的看法六个角度,从芜湖地区高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分别设计一些调查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对回收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芜湖地区高职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不高,崇尚权力的倾向明显,对法治的信心不足,积极的守法、用法和维法的意识不强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先进的国家管理方式,符合人类进步的发展趋势,体现时代发展的鲜明特点。法治意识包括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等社会价值理念。全面依法治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场重大改革,要求大力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思政课是培育高中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从观念上让学生意识到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又要从实践中让学生体验法治意识的重要作用,以此真正让法治意识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更是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也呈现出与时代步伐共同演进的特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直是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主线;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渐成为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普法模式在从全民普法到公民法治意识培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相统一转变.  相似文献   

7.
周燕 《现代教学》2015,(6):13-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和创新。教育部2012年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同时还强调,"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时期,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思想的重要课程,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其中,道德修养指向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素养,法治观念指向的是学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思想。以“法治观念”为例,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之于法律的权威与信仰,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法律性质、地位、作用的正确认知,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以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且正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俊凤 《家长》2024,(4):79-81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是完成国家“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保障。同时,该学科也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为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帮助。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重在“培养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具体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改变,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让学生的生活、道德品质、与人交往等方面有相应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们一直在践行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诺言,建设法治国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律思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坚实基础,一个国家公民法律思维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广大民众的法律思维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琳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4):117-120
从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们一直在践行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诺言,建设法治国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律思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坚实基础,一个国家公民法律思维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广大民众的法律思维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法治观念坚持法律至上。目前,影响人们法治观念形成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旧的法律观念的存在、立法的膨胀与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法律效益低下以及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等多种因素的结合。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将法治观念的培养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强化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社会优位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职学生法治意识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对策,以增强法治观念,帮助高职学生理解和实践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正确的观念指导行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法治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基本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建构法治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初中校本化法治教育体系,首先要研究建构适切初中生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作为我国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公民意识养成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民意识为视角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时代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契合了大学生法律课程的教学需要,是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法律教育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标志着整个社会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也标志着整个社会法制观念的现代化。其中人的法制观念的现代化就成为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先决条件。本文从影响我国公民经济法制观念的掣肘因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公民经济法制观念的设想,旨在提高我国公民的经济法律意识,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培育和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全面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明确法治意识的概念及功能,了解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现状,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依法治国,从青少年抓起,"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进而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样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未来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期举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文以"依法治国"为背景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高职院校学习为例,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发展状态,不断促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20,(1):99-102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治保证,是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在依法治国方略落实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加强全体人民的法治观念。大学生作为未来全面依法治国践行者和建设者,通过坚持学校、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方式来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使其真正领会法治要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对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