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最新小学教科书》是我国近代第一套学科完整、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完善的小学教科书。文章分析了《最新小学教科书》产生的背景,介绍了其规模和馆藏数量,阐述了《最新小学教科书》与传统蒙学教科书的区别,评价了《最新小学教科书》的编辑方式和内容,并指出《最新小学教科书》在我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鸥  陈静 《湖南教育》2008,(7):8-10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都是不分科的。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百家姓”“千字文”均是文史哲合而一体。最早按国文、历史、修身、地理等分科编写教科书的当属文明书局,它的《蒙学教科书》系列是我国最早的分科教科书,其语文教材是最早分科设学的语文类教科书,比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还早了一年,开创了近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个有编写历史教科书传统的国家,如果从孔子编订《春秋》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但是具有近代人文学科体系的历史教科书的出现,是戊戌变法前后的事。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一些外国传教士为了宣扬宗教,曾为教会学校编写了算学、泰西历史地理、宗教、伦理等教科书,如《教会三字经》、《耶稣事略五字经》、《福音史记课本》、《旧约史记课本》等。教科书的名称在中国遂由此产生。近代由中国人自编教科书是开始于1897年(清光绪23年)上海南洋公学的《蒙学课本》。这本教科书的取材和文字表达,是“专取习见习闻之事物,演以通俗文学”,实际是小学社会课类的教科书。当时由于教科书尚在草创时  相似文献   

4.
毕苑 《教育学报》2007,3(1):79-81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重任;教科书的编审制度与教育行政体制相关联,在近代逐渐走向成熟。教科书的发展折射了近代文化的转移。教科书展示了近代中国人的知识结构转换历程。教科书承担了近代国族认同和国民塑形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初中被称作为“国民中学”,历史课程的安排是初一为本地史(台湾史),初二为本国史(中国史),初三为世界史?其现行世界史课程教科书是依据1995年台湾“教育部”发布的“国民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辑而成的《国民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三、四册。这套由两册课本组成的教科书体现出了台湾初中“世界史课程”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内容。  相似文献   

6.
《格致须知》与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82年开始出版的《格致须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套由专设教科书机构专为学堂学生教学而编撰的新式教科书。这套教科书作为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的先导,按照西方近代学科门类分科设编,使得近代科学知识系统地成为学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套教科书没有以科学证明宗教,而是关注科学实验和方法、强调儿童的认知规律,对于学童认识和理解近代科学,成为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基础作用。但其存在基本要素不全,科目难称齐全,内容也较为偏深等不足。  相似文献   

7.
方宗熙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科普作家,也是新中国生物教科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初期先后担任生物组组长、生物编辑室主任,工作异常勤奋,成绩十分显著,主编了中学生物教科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和小学《自然》课本,还发表了许多论著。这些课本均入选国家中小学教科用书表,既是人教社最早自编的一套中学生物和小学自然教科书,也是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生物教材”和“第二套全国通用自然教材”。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10,(10):F0002-F0002
2010年6月10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澳门特区政府民政总署联合举办的“厚德启智——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展”在澳门揭幕。该展览展出了由人教社图书馆长期收藏的近千册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分别为传统蒙学课本、清末教科书、民国教科书、新中国教科书中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9.
沈心工是中国首届师范生,1897年参编南洋公学《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的第一套新式教科书,为近现代教科书发展指明方向。1904年,他在南洋公学附小开设唱歌课以歌作戈  相似文献   

10.
略论商务印书馆对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最负盛名的民营书局,其出版的《最新教科书》使“教科书之形式方备”。商务印书馆在教科书出版中注意不断创新,领导着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潮流,并长期处于教科书出版市场的“执牛耳”地位。同时,商务印书馆还为其他书局培养了大批教科书出版人才,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母机”。  相似文献   

11.
正中书局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官营的一个出版机构。由于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正中书局出版了大量教科书,推动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正中书局承担了国立编译馆编辑"部定大学用书"的主要出版任务,同时还独立编辑了一套"大学用书",延续了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化"运动的历史进程,弥补了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中华书局"大学用书"等教科书的不足,为民国中后期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是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后,首套《最新教科书》中的第一本微积学教科书.它是中国新学制颁布后第一本内容比较完善的微积分教科书.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概念的解释,注重结合例子加以说明,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微积学入门教科书.它出版于中国高等教育严重缺乏教科书的特殊时代,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开展微积分课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务印书馆新学制教科书是凝聚海洋文化视域与寄托的教科书盛宴,全新的名称与种类展现出教科书的多样与完备,全新的编撰队伍荟萃学术精英,全新的开拓进取精神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运动。教科书围绕儿童及其生活展开,凸显教育之人性意义;教科书设计问题并且引导探究,积极建构智能之发展;教科书尝试多样类型及编制,满足各种教学之需求。于是,从1903年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的出现到1922年新学制教科书编撰出版,经历黄金二十年,中国现代教科书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作为旧中国最大的民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曾影响了几代国人,潜移默化直至今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语)与历史教科书,以其创新和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立足,以名人名家参与编撰而树其质量精品,而与时俱进的努力又使它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汲取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的进步的价值观取向,向国民灌输崭新的国民意识,这使它在近代教科书出版市场常胜不衰。商务教科书所创立的出版原则、出版思想,包括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对我们今天的教科书编辑与出版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而在屡遭劫难的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以民营出版家们的艰辛奋斗,努力为国人提供精神滋养,这样的精神也将对后人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核舟记》《愚公移山》两篇课文练习题的设计上,人教版、苏教版注重练习题内容的覆盖面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单一性、封闭性题目居多,题目总量偏少;台湾版没有文言基础知识及背诵的题目,多设计聚焦式、综合式、开放式的题目,题目总数多。设计练习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其价值取向应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怎样设计练习题的内容、形式、层级和数量,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建立教材选用制度、建立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教材的高职特色等,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语文版教材"表达与交流"更加完善,笔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方法。"表达与交流"整体格局上的优化:加强版面设计的精致化;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姻;加强教材的"教学化"与"学材化"设计。写作板块的优化:加强对"写作后"阶段相关内容的编排;强化人文性;增添对教师写"下水文"的要求;编者队伍构成注意写作学、写作教学心理学研究专家的比例。口语交际板块优化:加强具有真实性情境或任务的口语交际活动;加强口语交际活动评价的全面性;加强口语交际知识的开发和教材内容转化。  相似文献   

18.
郭戈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24-31,39
人教版第一套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早编辑出版的一套通用教科书,也是继开国教科书之后的新中国第二套教材。这套教材开始使用于1951年春季学期,终结于1954年春季学期,涵盖中小学主体学科和师范教育科目,以教科书或课本为主,以修订再版或改编为主,并较多地借鉴了苏联经验,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但这套教材也有部分新编或重编,并且在编辑方式和出版设计上有不少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全国中小学课本由国家统一供应的基础,为之后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材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得新诗在其中的传播具有广泛的影响与前景。文章以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从早期诗歌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角度,对其中的诗歌编排尤其是对新诗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应重新为孩子建造一座幸福的诗歌花园,为孩子们传播一种具有穿透力的、活活泼泼的诗歌,让孩子们体验一种关怀他们当下生长状态、情感萌动、心灵秘密的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