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文本诵读让学生发现音韵美,依托课堂让学生欣赏美,联系文本让学生创造美。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与对话中感受文字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进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提炼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与美相伴,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追寻语言美的快乐天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当中,美虽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也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美,这样才能使美这一元素丰富起来。而且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生活的乐趣,从而去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说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叩击美的这扇大门,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寻美”之旅的愉快、满足感。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此,挖掘小学英语教学中美的因素,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和心态来享受、体验英语学习,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对于强化英语学习的心理效应和课堂学习的注意程度,在美的陶冶中提高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学生常常苦于没有素材,一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这已成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可写的自然美、社会生活之美,数不胜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生的作文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开展"寻美""创美""写美"活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这不仅是坚持作文"从内容入手"的要求,而且是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作文育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物理教学同样如此,物理学中并不缺少美的例证,而是缺少美的揭示,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去发掘物理的科学美,并通过美的设计,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学科的美学特征和美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要求只有我们语文课本身是"美"的,才能达到美育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课中,处处为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从而创造美的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美感的课堂,教师应从教材美的挖掘、英语语言美的展示、教学环节的美化、教学模式的物化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课堂的美,以美启真善,以美促教学。  相似文献   

9.
"美"是语文教学的主题,打造美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感受到美、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产生走进美的冲动。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虽然有表现美的欲望,但在写作时却难免平铺直叙,作品因而缺乏一定的美感。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用心灵去感知和发现美,提升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作文的品位。  相似文献   

11.
美,无处不在     
奏响生活的乐章,你会发现有许多美的音符在跳动;翻开生活的日记,你又会发现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篇章。是的,生活中的美太多太多,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足迹。不信?那就请跟着我,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一起来品味生活中的美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彩化、知识的宽泛化、信息的智能化,审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应然选择.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充盈着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13.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生活的记录,充满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宝库。历史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历程,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无不在历史中流光异彩。历史学科的美育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历史的美,发挥其内在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教师应通过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等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美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6.
〔课前准备〕1.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进而去感受美。2.让学生收集有关论美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师:这些日子,我们在生活的海洋里体验了美。今天,请大家敞开心扉,向同学们谈谈你心中的美。大家愿意吗?生(齐答):愿意!(师板书:寻找美、欣赏美。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让生齐读)1.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培养欣赏美的能力。2.谈谈有关“美”的话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在你的印象中谁的外表最美?现在回答。生1:在我心中我的妈妈最美。初见妈妈年轻时的照片:一头披肩长发,胖胖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甜甜的微笑显现出…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  相似文献   

18.
要想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学习中提高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掘美的因素。因为对"美"的感悟可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使人的情操得以陶冶、身心得以愉悦。那么,语文课如何教出"美"呢?一、美在对课文的朗读吟诵中语言美是课文的特征之一。美的语言富于音韵美、节奏美、表现美、韵致美。在教学中,我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学生发现美,发现历史文明的沉淀之美,发现现实生活的真诚之美,发现未来世界的探索之美。教育就是引领学生步入美的殿堂,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语文是美的,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既能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得到心灵的顿悟和生活的启迪。数学是美的,数学就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生活中的数学充满无穷的奥妙和乐趣。英语是美的,学好ABC,能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科学的研究是美的,艺术的求索也是美的……所有的学科,无不焕发出各自不同的美的魅力。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学科的…  相似文献   

20.
<正>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文质兼美,作为语文教师,应灵活巧妙地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美"的语文世界里徜徉,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