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宗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出版界涌现出各种视角和题材的抗战图书。中共党史社现已陆续出版了20余部纪念图书,其中《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抗战图志》、《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八路军》  相似文献   

2.
沙健孙,1934年生,江苏宜兴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著有《中国革命史论稿》、《近现代中国的革命》等书,参与《中国共产党的七 年》的撰写和修改定稿工作(1)《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胡乔木作题记。1991年8月,经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出版。本书简明而完整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和取得的基本经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本书比较翔实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80周年。南京图书馆藏《中国苏维埃》伪装本《民权初步》,实为革命历史文献中的珍稀上品,因作介绍,以供研究者参考。一、《中国苏维埃》伪装本《民权初步》版本及收藏情况《中国苏维埃》及其伪装本《民权初步》,曾为一些书籍所提到。张静庐辑注的《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北京:中  相似文献   

4.
军博人民革命战争通史陈列《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和《全国解放战争馆》(以下简称“三馆”)在陈列内容设计上强化军事特点,以军事史为主要陈列内容,以战争史为陈列主线,体现了鲜明的军事特色;突出陈列重点,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史;努力寻求创新点,不断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尽量采用新的编辑方式,挖掘和使用新物、新图片,使陈列内容与时俱进,营造“亮点”,吸引广大观众对陈列重点的关注和兴趣。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伟大的长征胜利五十一周年。当我们纪念长征,认识它的伟大深远意义、学习长征精神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是他,第一个外国记者,冒着危险,冲破封锁于1936年6月进入红色区域,采访了经历千难万险胜利到达西北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和红军。是他,进行了非常忠实、客观的报道,把根据地的情况、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红军的奋斗目标等等全面地第一次介绍给中国和世界。他写的名著《西行漫记》在帮助当时一代中国青年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方面起了很大的启蒙和教育作用,不少人受到它的很大影响。而我就是这千百个青年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李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和工人运动先驱.他革命的一生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密不可分,从编辑《中国青年》到主编《日日新闻》《安源月刊》《少年先锋》《飞沙》《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副刊《实话》等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的同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觉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7.
金城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战争史》(1—5册)开始征订发行。此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战争通史,作者历经30年编著而成。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对我国古代有史记载以来三千多年的战争史做了系统、全面地记述与分析。它除记述战争活动外,还对历代的改朝换代、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战争中的用间与反间斗争也做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国战争发展的大型历史地图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已由星球地图出版社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国战争发展的大型历史地图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已由星球地图出版社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0.
全书可分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要义、《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文化的影响和《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对中国当代现实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2001年6月12日4版:“这些示范基地……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燕赵晚报》2001年6月13日32版:“第二个版(应为“板”——引者注)块《英风》从描写李大钊、回民支队、戎冠秀到董存瑞、西柏坡等一系列典型人物、事件,是一曲革命战争史上河北人  相似文献   

12.
任韵陶 《今传媒》2004,(5):42-45
东史郎坐在台上,始终眉头紧锁。台下记者们的目光几乎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从会场的一角抬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史郎满头长长的白发和一脸痛苦的褶子。这是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的《东史郎日记》出版既新闻发布会,虽然主持人和台上的演讲者不断称东史郎为“尊敬的东史郎先生”,但这位当年参加过“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兵,此时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国人中间,仍显得有些怪异。轮到东史郎讲话了,他没有像其他发言的中国人那样去演讲台,也没有拿演讲稿,而是从座位上站起来、立在原地,直截了当地开始了演讲。他大声说“我就是被你们称为东洋鬼子的东史郎!”一刹那,60多年前曾经在中国百姓面前野兽般嘶叫的日本鬼子与现在这位殚精竭虑想要求得中国人声援的耄耋老人,在我的脑海中奇怪地复合在一起——这是世纪末的忏悔啊!他,东洋鬼子东史郎,发出的是人类仅有的、深沉、复杂且悲凉的声音……1999年4月8日,在同事周军的倡议下,我们栏目组决定赴京采访东史郎。周军四十出头,是退役军官,熟知军事及战争史,尤其对历史上涉及中国的战争具有特别的“触角”。周军从网上结识了原留日学生、《我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并从他那里获悉东洋鬼子东史郎将于4月9日到北京的消息。东史郎因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1956年春,大概是三月间,我到纽约胡适之先生家里去看望他和他夫人。胡先生见到我就说:"你知道我这几天作甚么?我在写丁在君(文江)的传。他曾经告诉我说,《野叟曝言》里写的中国西南地理,大致不错。你有《野叟曝言》没有?"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中国共产党人了重大课题──读《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唐伽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他以一个政治家的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设计和领导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革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邓小...  相似文献   

15.
王飞 《兰台世界》2012,(19):23-24
陈独秀是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由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革命刊物,在五四运动期间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嗅觉敏锐的思想家陈独秀一直是中国早期革命的密切关注者。"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他静下心来对整个中国时局进行了全盘思考,认为依靠纯  相似文献   

16.
值此丙戌端午佳节,《北京档案史料》创办20周年之际,北京市档案局馆召开“档案史料与现代城市发展学术讨论会暨《北京档案史料》创办20周年纪念座谈会”,是一桩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我能参加会议,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感到受益颇多,非常荣幸。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现代北京也是历史北京的延续和发展,没有历史的北京就没有现代北京的今天。集资料性、学术性于一体,以发掘史料,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他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革命的报刊。五四时期,他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十月革命后不久,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前赴苏俄,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及时向中国人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他参加过一段时期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的编辑工作,主编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以及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五州”运动中,他主编党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在1931到1932年,  相似文献   

18.
1936年,胡愈老在香港协助韬奋同志主持《生活日报》时,我第一次见到他。当时我也在《生活日报》作经营方面的工作。从那时候开始,将近半个世纪中,我被他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深深地感动和教育着。胡愈老的一生,是鞠躬尽瘁致力于中国革命的一生。在那艰难曲折的岁月中,无论处于任何逆境,遇到任何波折,他都坚忍不拔,稳重沉着,刚柔交错,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19.
《朱德选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8月1日起在各地新华书店发行。《朱德选集》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选集收入了朱德同志从1931年至1962年的65篇著作,这是他的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32篇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这些著作记录了朱德同志所走过的革命的伟大道路,反映了他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以及他崇高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珍贵成果,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  相似文献   

20.
李彬 《青年记者》2016,(25):88-90
2016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年,也是斯诺西北之行八十年,此时重温他31岁时采写的新闻名篇《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自然别有意味,也让我再次领略长征的伟大,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再次赞叹一代记者斯诺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