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颜之推出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历仕四朝,官场经验、阅历十分丰富。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他认为人才难得,人才关系国家兴衰存亡,必须重视人才。针对当时社会盛行的"清谈"之风,他指出从政者应接触实务,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处理政务的能力。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指出官场中人仍需继续学习,注重学以致用。在家庭治理方面,认为官员治家应清廉简朴,处理家事应宽严适度,注意方式方法。在"名实"问题上,告诫官员应表里如一,处事待人不可弄虚作假。颜之推总结的这些为官箴言不仅对传统社会从政者有很好的指导和警示作用,而且对当下官员的道德提升、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吏治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清掣签制度萌芽于洪武时期,基本确立于万历年间,它是在明代吏治逐渐败坏的情况下,为了公平的选授官员而逐渐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在铨选时以抽签的方式选授官员;清代的掣签制度也是基于这样的初衷而实行的。明清的掣签制度,其演变的历史渊源、确立与发展以及清代的承袭,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嬗变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3.
清代 ,佐贰、学官等国家正式官员不被纳入州县主干行政系统 ,而州县行政靠幕友、家丁、胥吏、差役等承担。这些人员不属于国家正式官吏 ,而具有私人势力色彩。清代州县的这种治理结构导致了行政效率的降低、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相似文献   

4.
陈炽在《庸书》中揭露了晚清吏治腐败与官场弊病,要求改革官员选任考核制度,提出了官员养廉与治理官场腐败的若干建议,主张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仿设议院,公举乡官,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5.
有唐一代,官员经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唐代官员经商的形式主要有碾铠业、掠卖奴婢、经营质库与举息放债、开设邸店和客舍以及与周边和境外民族进行商业贸易等。唐代官员经商的原因有:政府经商对官员的诱导、官员的俸禄偏低、商品经济观念对官员的冲击、官员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以及官场和吏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6.
读者与图书馆发生联系中客观存在着法律关系 ,图书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法律的规范。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 ,读者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相对于读者法律意识较强 ,图书馆立法呈现滞后状态。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实践呼吁图书馆立法。图书馆的立法应包括三个方面 :图书馆及其从业者、读者的法律地位以及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利用。  相似文献   

7.
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出现了全面危机。以欺蒙、庇护、拖沓、推诿和旷职为主要内容的官场病态,形成对皇权的消极对抗;官场唯利是图,道德衰微;司法腐败;官场人才衰落,奴才庸才当道。清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为其服务的封建道德礼教共同结下的恶果。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坚定中国必须走理性的民主法治之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醉醒石》全面深入地展现了晚明的官场与吏治图景,呈现出明末官吏的选拔与任用、官府的机制与行政的官场风貌,对认识晚明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寄寓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重建儒家伦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吴德成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224-226,19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实施,明确了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应当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为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执业的需要,就卓越法律人才而言,法律技能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这些法律技能包括:阅读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规则、当事人或客户以及诉讼程序和法庭审理的技能;言辞表达的技能;书写的技能;学习的技能。从美国移植而来的诊所教育是法学院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应当对其进行批判性吸收。结合我国程序立法、司法实践以及法学教育的现状,需要对诊所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坚持以模拟诊所为主要形式,学生技能练习和教师知识讲授并重,并吸收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明代实行重典治吏,对官员的职务犯罪监控得十分严密,应该说是封建刑法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正是由于其中期以前很好地实施了"对官员职务行为的严密监控",所以其社会稳定,阶级矛盾缓和,经济发展;但到嘉靖以后,随着对官员管理的松弛,贪污徇私、任意妄为之行为日益严重,吏治堕落,最终引致了明王朝的覆灭.本文通过对官员出行的法律管制,从侧面阐述了明代的职务犯罪监控.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对来华外人采取的大多是优待政策,但同时也始终坚持了自己国家的司法主权。无论是唐宋时期的“藩坊”制度,还是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对澳门以及中俄边境这些特殊地区外国人的法律管理,都说明了这一事实。虽然在两千多年漫长的时间中确实出现过个别特殊案例,是有过外人在华犯罪逃脱中国法律惩处的现象,但这毕竟是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法律规定和国家主权原则的,决不能以此认定古代中国就已给予了在华外人以治外法权。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运城的盐业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在盐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方便盐商子弟的入学受教,运城形成了以河东运学为主,三大书院和五所社学相互补充的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而这些教育机构创立与发展也都离不开运城盐务机构、官员以及盐商的支持。教育的兴盛已然成为了明清时期运城盐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绍兴师爷作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友群体,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中国幕僚制度演变发展的结果,又与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绍兴师爷精练能干、处事机智灵活,深受幕主信赖。绍兴师爷这个群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疆大吏的地位权势,同时在客观上也削弱中央集权,为形成地方割据创造了条件,颇有汉末谋士遗风。  相似文献   

14.
明代实行重典治吏,对官员的职务犯罪监控得十分严密,应该说是封建刑法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正是由于其中期以前很好地实施了“对官员职务行为的严密监控”,所以其社会稳定,阶级矛盾缓和,经济发展;但到嘉靖以后,随着对官员管理的松弛,贪污徇私、任意妄为之行为日益严重,吏治堕落,最终引致了明王朝的覆灭。本文通过对官员出行的法律管制,从侧面阐述了明代的职务犯罪监控。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下,诉讼法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诉讼法教学整体协调不够、诉讼法教学难以适应当前社会与司法实践的需求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来自教材、师资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局限。根据诉讼法的学科特点,法律职业能力对诉讼法教学的要求包括传授诉讼法律知识、培养诉讼与司法能力以及养成司法职业...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在明清国家和地方官员的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慈善机构,也有预备仓、常平仓等仓储机构以及育婴堂、清节堂等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拾级而上》是一部有特色的官场小说,围绕柳浩然的官场经历展示了当下官场现实的很多方面,塑造了一群知识型官员的群像,对为官之道和做人之本作了正而书写,表现出以儒家文化律吏治国的思想倾向,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史课程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系统讲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规范和司法实践。对于当代而言,其内容已是过去式,但从过去式的法律制度中汲取合理元素服务于当代法治建设,并对学生进行法律文化自信教育,是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中国古代法制中德法融合、严明吏治、契约自治、司法原情等理念和实践的历史价值,不仅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能坚定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国的复仇与法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早期经典已强调了复仇道德、政府角色、复仇合法性以及尚未成熟的仲裁形式.唐宋时期,开始在有限的法律结构中重建复仇法律.明清时期,注意“私和“与“解救“法规的严密化.复仇与长期敌对有区别.封建社会晚期,复仇仍被视为高尚而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清代幕友的变迁、类型、特点以及对地方政治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清代的幕友是由秦汉时期的幕府制度发展而来的.但清人独创“幕友”一词,与前代称谓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内涵.文章介绍了清代幕友的特点及类型,并对清代幕友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清代的幕友不仅于地方主管官非常重要,于清代的地方政治和整个国家统治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清代的幕友在政治上是地方政治的润滑剂,他们的调节和滋润使得清代地方行政能够和谐地运行,保证了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