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话怯场是指当众说话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据调查,在语文教学的说话训练中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种心理反应,这恐惧的心理反应会带来说话时心跳加剧,呼吸急促,面红耳赤,口干舌燥等相应的生理变化,使学生在说话时神情紧张,说话声音小,且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不敢正视听众的目光,一旦看到听众的眼睛注视自己,思考就无法像一个人独处时那样从容不迫,于是就出现了侧身仰望、低头、摆体、玩弄衣角、抓耳挠腮等影响说话效果的不良姿态,严重的还会出现手足无措,颤颤栗栗的现象,似乎处在一种真…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欲批先扬;勿当众批评学生;批语需讲艺术;看对象说话;展微笑魅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尤其重要。但是许多学生都害怕当众说话,惟恐自己说话不当或举止失措而被别人笑话,惟恐别人说自己笨,越是担心就越是紧张,  相似文献   

4.
本提出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欲批先扬;勿当众批评学生;批语需讲艺术;看对象说话;展微笑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欲批先扬;勿当众批评学生;批语需讲艺术;看对象说话;展微笑魅力.  相似文献   

6.
克服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语交际中常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胆怯。学生初登讲台或者一个人在陌生人面前尤其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时 ,往往会出现胆怯心理。这种胆怯心理是由于心理的极度紧张造成的。由于没有当众讲话的经验 ,初次上场的人都伴有体内能量发出过剩的情况 ,大脑骤然间高度紧张 ,向体内发布了紧急动员令 ,说话人身上涌出的能量远远超过了说话的需要 ,这就造成了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 ,如呼吸急促、面红耳赤、心跳加快 ,甚至手脚发抖、目光呆滞 ,不敢和别人对视 ,语无伦次 ,木讷嗫嚅 ,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口语表达及与他人的交际。二是自…  相似文献   

7.
有些学生说话能力不强,站在讲台前,有的甩头,有的低着头不敢正视观众,有的把手指关节掰得直响,有的讲话时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声音小得只有自己听见,有的结结巴巴。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首先,给学生讲清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性,使他们有说话的欲望。其次,教学生说话的方法。1学生当众说话时,大都紧张。怎样消除这种心理状态呢?一是增强自信心。既然自己作了充分准备,有一定见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讲,没有什么可怕。二是消除各种杂念,比如怕讲不好人家会笑话之类,应当学会不过多地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正确对待人家对…  相似文献   

8.
学生当众演奏钢琴时,常会因紧张而发生失误。为此,提出了科学的演奏训练步骤和积极的心理训练策略进行辅导,以期可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重"文"轻"语",忽视口语训练,致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少学生当众说话神情紧张,语言不规范,语句时有脱节,要改变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10.
来信六则     
《初中生之友》2009,(11):62-63
伊妹姐姐:我喜欢文学,曾多次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活动,但我一上台就会紧张,脚抖、手抖、声音也跟着颤抖,一直到现在我当众说话都会紧张,尽管我一直在心里鼓励自己,可还是会紧张。  相似文献   

11.
邹松青 《考试周刊》2011,(41):42-43
乡镇中学条件有限,口语训练的机会也不太多,这就导致如下的情况:有些学生用方言跟熟人聊天时,可以做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一要他站起来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或到讲台前面讲几句话,他就变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当众说话时心情过于紧张。要消除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锻炼,多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多发言讲话,这样讲得多了,经验也就丰富了,腼腆紧张的心理就会得到克服,态度自然大方也就不难做到了。  相似文献   

12.
说话训练中的心理疏导●冯国瑞在对中师生实施说话训练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障碍,诸如惧怕心理、胆怯心理、紧张心理、应付心理等。为了提高说话训练效果,在进行训练的同时,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为此,我们着重采取了如下措施:一、范读复...  相似文献   

13.
<正>"提前起步,先说后写"是作文起步及做好低、中年级作文教学衔接和过渡的有效办法。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釆取了以下几点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活跃思维,敢说、多讲低年级学生喜欢说话,尤其喜欢无拘束地跟别人说话。于是,在这一阶段的说话课上,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放开胆子来讲,愿讲什么就讲什么。这种"自由讲",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会逐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即使那些平时害怕当众说话的儿童也会慢慢地敢于开口。对大胆举手、勇敢发言的学生,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或表扬;对胆怯的学生,即使声  相似文献   

14.
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尽量不处分学生,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对学生进行处分时,不应使学生的人格尊严、名誉当众受损,尽量不用涉嫌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处分;处分应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处分决定书尽量不公开。学校应当大力宣传学生申诉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申诉受理机构,以接受、审查、处理学生申诉。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赢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因为口语交际教学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我工作的单位在郊区,学生多是农村孩子,他们方言较重并因此而常造成书写错误。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普通话,要求学生每人必备字典,经常查字典,并持之以恒,还要求学生互相监督,随时纠正彼此的语音、语汇错误。久而久之,班上最顽固的学生也敢开口说普通话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今天的中学生都敢想敢说,但不少同学当众发表即兴说话时,仍不免心理紧张,内容颠三倒四,…  相似文献   

16.
口语表达能力是人才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诸如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词不达意,等等。尤其在当众说话时,有的未语先脸红;有的张嘴就紧张,语无伦次;更有甚者,干脆“闷嘴葫芦不开瓢”。为此,笔者在语文课中对口语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从多种渠道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乐于说话,勇于说话,进而达到善于说话。其一是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除了加强必要的思想教育之外,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改革语文学科成绩考核模式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怕作文,原因种种,重要的一条是有计划的基本功训练不够。我从小学低年级起就有意识地抓“说、写、读”,为学生作文打基础。 一、抓多说 学生刚入学大多较拘束,老师要创造好的环境和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说,当众说。如主动与学生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对那些不敢当众说话的学  相似文献   

18.
学生平时交际、思维、想象等能力都要以说话表现出来。现在有的学一旦当众说话便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主。在人才市场中一些毕业生因为表达迟钝而被用人单位淘汰的现象绥见不鲜。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有效成果较少。本文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即"训练学生耐心听讲的能力"、"训练学生边听边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自信心"和"训练学生说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师生的一项基本功。中师生是将来的教育者,善于“言传”应是教育者的职业技能。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基本上没有经过循序渐进的口语训练。在口语表达上,一般抓不住中心,没有条理,满口方言土语,缺乏表现力,再加上当众说话时存在羞怯心理,确实显得笨嘴拙舌。面对这种情况我深感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仅靠在第一课堂上回答问题,朗读课文是很不够的。不但要在第一课堂上着力进行,还必须注重在第二课堂里加以训练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