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题也称为信息迁移或者开放性阅读理解题,涉及学科内不同分支知识的综合,亦包括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这类试题以其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可读性强、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而为试题设计专家所青睐;以其涉及知识理解、过程解读、模型转化、方法处理、情感及价值的全方位考查,因而成为多年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主力题型.  相似文献   

2.
信息题也称为信息迁移或者开放性阅读理解题,其涉及内容包括学科内不同分支知识的综 合,亦包括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这类试题以其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可读性强、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而为试题设计专家所青睐;以其涉及知识理解、过程解读、模型转化、方法处理、情感及价值的全 方位考查,因而成为多年来高考各科试题的热门考题. 几乎每年高考均有信息题,尤其是物理和数学,这对考生而言是好事,因为可以通过对试题规 律进行归纳、综合,从而找到快捷的求解思路,但同时对考生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其新颖 性令很多考生无所适从,因此研究这类考题显然是很有必要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们更好地掌握 住这类试题的求解技巧,并从思维的角度来驾御这类考题。为此我们教研组提出了三个解题关 键,并选择了具有学科交叉的典型性试题进行分析,以求达到帮助考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图像题是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学科的函数思想和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一类综合性试题。此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求解此类试题,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事实、原理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型的建立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传鹏 《初中生》2014,(6):13-14
学科渗透题是命题者有效利用其他学科的语言信息或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境的知识网络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等。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主要是将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渗透其中。想了解更多中考信息和相关导向,请移步酷咖网(kuka.hnjy.com.cn)!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政治学科客观性试题的考核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考生能够对题支本身所涉及的知识的正确性作出辨识:二是要求考生能够借助题目信息和逻辑思维,正确理解题支与题干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明确题支是否切题。根据客观性试题的特点及考核要求,考生要想高效、正确  相似文献   

6.
王美华 《科学教育》2006,12(2):38-39
减数分裂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在多年的生物科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纵观几年来有关减数分裂知识点的命题方式,多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为主,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三大遗传规律、生殖发育等学科内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类试题命题时,涉及到画分裂相和染色体组成图、细胞名称、产生子细胞数目、测交个体的基因型等知识,都与生物体性别直接相关,若不加以重视,就有可能引起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差错。为此,笔者介绍几种出题时提示哺乳动物雌雄性别的方法:1题干直接告知法较多涉及减数分裂的试题,在题干中直接写…  相似文献   

7.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与圆的知识有关的阅读理解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该类题不仅格调清新、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而且能综合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适应新问题、运用新知识、分析判断、探索创新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中考试题中,一类含有新知识的信息题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类试题与过去的信息阅读题相比,不再仅仅是阅读有关信息,直接套用信息,而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新知识和思想方法,并迁移这些知识、方法到新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因而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物理思想方法探究规律获取新知、学以致用等综合能力.一、试题中给予新知识题目中给予的新知识一般为能用初中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9.
学科渗透题,是命题者利用其它学科的信息和知识串联成的知识网络题。设计此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从语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知识内容和课外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体现了课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纵观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体现这一精神的试题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10.
彭现省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0,(12):F0004-F0004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间综合题型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特别是图象题频频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这是因为图象题类型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题型薪颖、亮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顺利地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题中所给予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涌现出很多创新试题.这些试题多为信息迁移题,很多试题涉及集合和函数的知识.例如2011年广东理科数学第8题和第21题,天津理科数学第8题,2011年辽宁理科第21题等.这些试题考察的内容包括集合元素之间的运算、函数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试题指试题允许、倡导并鼓励答案多元而不惟一的一种试题形式,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基础性、多样化和综合性,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现举几例探求解法,以窥一斑.1 开放性题类型化学开放性题有条件开放、结论开放、条  相似文献   

13.
黄明娜 《物理教师》2010,31(8):49-50
从2000年开始推行“理科综合”考试,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理科综合试题更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与迁移能力.近年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题或信息迁移题,这种试题的特点是其中涉及的知识和方法是学生已经学过或试题本身告诉考生的;但涉及的过程、情境或问题是新颖的,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试题所给的信息,构建出理想的物理模型,并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题.  相似文献   

14.
王运彬 《数学教学通讯》2011,(2):50-52,61,62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涉及函数和导数、数列和不等式、三角函数和向量、直线和圆、直线和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及概率统计等内容,对支撑高中数学学科体系的主干知识作了重点考查.本套试卷的试题难度与高考相当,无偏题、怪题,所有试题符合高考要求.本套试卷注重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试题,如第9题综合线性规划与向量知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第14题综合三角函数与向量知识,但两者综合的方式与我们平  相似文献   

15.
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包含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的综合知识.它不仅可考查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我们记住有关的知识点,不断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阅读理解题被越来越多的命题者青睐,成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一种新题型.阅读理解题由阅读材料和考察内容两部分组成,阅读量较大,文字冗长,错综复杂.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涉及方程知识的阅读理解题有以下类型:  相似文献   

17.
蒋宜贤 《现代语文》2003,(11):20-21
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创新题以其独有的开放性、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这类试题为学生提供了交叉、立体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来独立思考,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命题倾向。学科渗透题新颖别致、答案灵活,涉及内容超过了语文学科本身,需要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所以学科渗透题作为创新题型的一枝奇葩,在中考试题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现就近几年中考命题情况,对这类试题作一探究。一、数学走进语文试卷例如:…  相似文献   

18.
“3+X”模式 ,X为大综合 ,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政治、历史、地理学六门学科。大综合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 ,它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 ,试题要求学生的 ,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 ,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的认识 ,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 ,所强调的能力 ,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综合包括的六门学科 ,都有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 ,但也存在着交叉和知识渗透 ,如生物学和化学都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间综合题型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特别是图象题频频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这是因为图象题类型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题型新颖、亮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顺利地解答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科渗透题,是命题者利用其他学科的信息和知识串联成的知识网络题。设计此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从语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知识内容和课外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促使学生放眼世界,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体现新课标这一精神的试题屡屡出现。一、与数学学科的渗透例1.“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2年黑龙江省)例2.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