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是教育的产物.随着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受教育,从儿童、青年人、成年人,乃至老年人,同时社会也需要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且受教育也由一种特权逐步成为社会和每个人的义务;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已经从理想不断变为现实;学校开始成为全社会教育的中心,但学校已不仅仅是年青一代学生的"专场",转而面向社区、面向社会、面向所有需要的人服务;教育由为生活做准备,开始成为提升生活质量必备的一部分,也即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活到老,学到老"已从一些"学者"的思想和行为变为大众化的趋势……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终身教育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教育思想是全面推动教育进步的先导,教育思想蕴含在课程理念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它体现着历史先进文化的传承,也体现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有奖无类"命题,旨在以先进的理念为基础,展示笔者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是笔者"褒奖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学校的合理性和合法化主张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为流动儿童学校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平等的同时却又制造了新的不平等,流动儿童学校的存在类似于美国1954年前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流动儿童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观点更是缺乏证据。所以,在当前我国政府主张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要以"公立中小学为主"的政策性背景下,对流动儿童学校的合理性和合法化主张更应持警醒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和谐理念——新型师生关系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亚桥 《教育家》2004,(1):81-82
近十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造出了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而又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理念就是由此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它要求在学校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  相似文献   

5.
以"进步教育网络"为代表的美国新进步主义教育在21世纪出现了日趋活跃的迹象,在继承传统进步主义思想和物质遗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愿景和教育原则,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新进步主义注重儿童的兴趣和成长,强调发展整体儿童和培养儿童的创新动手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抵制压制儿童的有力工具,也是消解僵化教育的良方.但在美国当前的政经格局下,短时期内进步主义教育还不可能成为美国公立学校改革的主导力量.以渐进的、渗透的、逐步被接受的方式去发展,也许是符合进步教育理论气质的一种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教育平等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教育哲学史上几种主要的教育平等理论的述评,力图阐述教育平等的实质。指出:卢梭和罗尔斯的"补偿原则"只是一个公正的原则而绝非平等的原则,它消灭了旧有的不公正而又制造出新的不公正,消灭了旧有的不平等而又制造出新的不平等。公正的分配原则是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应用于教育就是应该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资质和能力进行不同的教育。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得出:包括平等在内的教育问题不能通过教育本身来解决,只能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平等     
成功教育的主旨: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命题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等”原则,同时是对“低年龄儿童进行教育筛选分等”论的否定“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步入先进社会的界碑.我们主张在整个教育领域的各个主要阶段,诸如...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共同创造并逐渐生成的,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学校文化可以催人奋进,引入前行,而坏的学校文化却能扰人心怀,诱人颓废.没有好的学校文化,就没有学校的健康发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推动素质教育全面的实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思想.  相似文献   

9.
做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如何培育出一批素质教育下,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又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人才呢?我觉得,新型的教育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充满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感染,体现出平等与民主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0.
邹干孙 《江西教育》2005,(13):38-39
作为社会公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儿童生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种种不同原因而导致后天发展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努力消除环境中的各种障碍,保障其对教育资源的平等享受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为了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也纷纷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