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南移动枢纽楼位于长沙市车站北路,地下三层深15.3m,地上22层,高87m,总建筑面积79000m^2,属国家一类重要通信指挥建筑物。由于建筑物的特殊及重要性,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基坑(地下室)有效止水和降水,成为本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颢。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地铁车站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环境条件复杂、且基坑距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近、基坑开挖深度17m等情况,从实际出发,根据工程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在基坑开挖中采取了管井降水方式,保证基坑无水作业,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某医院楼系一座地上十三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地下层内为水电、空调等机电设备用房,楼上为各科室医疗用房,总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基坑平面为矩形,长度87m,宽度24m,开挖深度为天然地表下-3.6~-4.2m。基坑一侧南邻城市干道、其余三侧均有建筑相邻,施工场地狭小,基坑周边城市道路、上下水管线、电力、电讯、燃气管线密布,基坑施工稍有不慎都会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地下室分为裙楼一层、主楼二层,裙楼地下室深度6.6m;主楼地下室深度10.4m。微承压水赋存于第③层粉砂层中,其渗透系数达到3.26×10-3cm/s,基坑采用了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如不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基坑将难以施工,故采用何种降水形式和降水的布置,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1、相邻建筑物之间新建工程基础施工的支护由于原有建筑物对新建筑物基坑边土的压力容易造成基坑边土滑坡。使原有建筑物基础沉陷破坏,新建筑物无法施工。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使工程按期竣工,以2000年开工的哈尔滨市某商场为例。 1.1 工程概况某商场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884.46M~2,地上9层,地下2层。筏片基础,地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市地铁车站基坑深度大,在设计与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岩土及地下结构的影响,做好基坑的降排水,确保工程在干燥环境下施工。结合西安地铁四号线凤城九路站降水施工实践,介绍降水施工中的管井施工工艺,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地下水监测及沉降监测的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方案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某城市地铁深基坑工程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地铁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建筑物监测点离基坑边距离增加,深基础和浅基础建筑物最大沉降值均减小。深基础建筑物的沉降平均值为9.0 mm,为0.6‰H;浅基础建筑物的沉降平均值为16.0 m,为1‰H,浅基础建筑物沉降平均值为深基础建筑物沉降平均值的1.7倍。纵向相对沉降均值为0.16‰,主要分布在0.049‰~0.28‰之间,占测点总数的82.7%;横向相对沉降均值为0.29‰,主要分布在0.014‰~0.57‰之间,占测点总数的83.3%。横向相对沉降均值为纵向相对沉降均值的1.8倍。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基坑设计、施工和对周围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城市老旧小区狭窄场地空间深基坑支护问题,本文以西安市某老旧小区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支护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系统优化的理论出发,在综合考虑周边既有建筑物及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论证意见,提出采用支护桩+锚索+冠梁以及与土钉墙多种支护相结合的分区分段深基坑支护优化方案。通过现场施工应用和相关参数监测,对采用的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实用性和安全性评定。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有效控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及紧邻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为后期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用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应用,如在支护桩外打一到二排或桩间打水泥搅拌桩,能有放防止基坑外地下水进入基坑内而影响地下室(基础)主体工程施工,然而很少直接将水泥搅拌桩应用到边坡支护和地基承载工程中,而广州一个正在施工的商业中心工程(主体16层、地下2层),直接采用5排ф550水泥搅拌桩作边坡支护(当然又兼止水功能),又用满堂水泥搅拌桩作复合地基来承载主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万幢高楼拔地而起,10层以上的建筑物已逾1亿平方米;其中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已有约200座。同时,这些已建和在建的高楼超高大楼,其基坑深度已逐渐由6m、8m发展至10m、20m以上。伴随着这些工程大实施,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1.
前言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城市中高建筑越来越频繁地拔地而起,由于城市中相街道建筑较多,同时又出现许多同一小区内,层与高层同时施工等多种状况,形成高层建较深的基坑,基坑围护是一项值得研究、探讨课题。本文结合施工哈市上方街高层住宅楼程实例,浅谈一下高层深基坑围护方案的设与施工。一、工程概况哈市上方街小区3#高层住宅楼工程,位于路街与上方街交口处,建筑面积为25608.8M2,占地面积为1135M2,外形近似正方形如图1-2所示),地下二层,地上为二十六层,首层裙房为商服用房,其它为住宅。建筑物总高为9.2M,主体为剪力墙结构,桩筏复…  相似文献   

12.
1、工程概况: 金桂园B栋工程,位于哈市香坊区汉水路丽顺街交叉处。该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建筑面积19,555平方米,建筑总高度53.70米,地下室高3.6米,地上十六层,高度分别是3.9米、3.3米、3米。主体为框架剪力结构围护结构,内墙为陶粒砖砌切填充墙。该工程被评为省优工程。 2、主体施工建筑物测量: 2.1 建筑物的轴线控制:采用内外双控;以外控为主,校核内控的方法。使剪力墙、框架柱的轴线位移控制在3毫米以内。  相似文献   

13.
昆明铁路局南站住宅A2栋基坑设计挖深-6.85m。本工程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真空井点设备进行"真空井点降水止水"和对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的监测,基础施工完毕,经现场勘察,未出现任何沉降和裂缝,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14.
杨京伟 《科协论坛》2007,(12):21-21
某商城工程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上部分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墙体为剪力墙,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8×96米,基础为超流态灌注桩,并设有基础承台,地下室底板厚为400㎜,墙体厚为350㎜,地下室高度为4.8米,总长为380米,混凝土抗滲等级为S6,墙体混凝土的浇筑量145m3,施工时间为4~5月份,地下室工期为42天,工期紧,由于地下室墙体设计为超长结构,将成为地下室外墙裂缝的诱因,如何有效地对裂缝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地下室的使用功能是施工工程的关键,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控制了地下室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地下室施工耗费的时间占了整栋楼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期紧张,地基软土层厚等工程情况,对于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城市建筑空间在不断缩小,地下室和地下工程越来越多,但是施工场地越来越小,为了确保建筑基础施工中基坑边坡及相临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本文根据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一下土钉墙喷锚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乡维多利亚城9#商住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一层,裙房地上四层,主楼地上27层,局部突出屋面1层。地下室为停车库和设备机房,一层至四层为商场,五层以上为公寓。地上高度为97.400m,结构埋深-6.0m,总建筑面积5万m^2。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吴振琼  林道力 《内江科技》2011,32(10):44-45
“深基坑”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出现的,所谓“深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而开挖的地面以下的空间,基坑工程界一般将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7m的基坑称为深基坑随着我国城市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建筑越来越呈现出向高空和地下发展的趋势,因而建筑物地下室的层数越来越多,深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砖环境的影响也越未越大,同时基坑安全隐患越来越大所以分析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广州军区三亚房管咎滨海招待所基嘻进行分析,分析基坑施工时环境的影响,总结一些基坑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工程位于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杨家河干渠中下游段。工程于 2 0 0 0年 10月开工 ,分三期施工。衬砌型式采用全新面0 .3mm 聚乙烯塑料膜防渗 ,边坡为 0 .4 0× 0 . 6 0× 0 .0 5 m2 0 0 #砼预制板防冲保护 ,在下部设 0 .0 4~ 0 .0 8聚苯板防冻层 ,中间为 0 .0 3m砂浆过渡层 ,坡脚设 0 .30× 0 .6 7m现浇砼齿墙 ,渠底采取 0 .70 m压实素土保护。工程由内蒙古河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监理 ,组织机构为杨家河干渠节水改造衬砌工程监理组。1 施工特点及工序根据干渠灌溉运行情况和外界气候条件 ,工程施工特点是 :1.1 工期紧 ,渠道衬砌安排在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一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地下室施工耗费的时间占了整栋楼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期紧张,地基软土层厚等工程情况。对于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