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届亚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上午重播前一日“亚运快讯”今日赛况节目时打上了“重播” 二字.电视节目重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不要说是专题性文艺性节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二届全国主持人“金话筒”评选活动也已拉开序幕,中央电视台出台十员大将,《第二起跑线》节目主持人贺斌位居其中。这位被称为“可划人崛起子中国主持人队列里新生代”的主持人,显然成了这次活动的热点人物。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在当今的中国,“3.15”已成为消费者的盛大节日,中央电视台每年为此投入巨大力量,宣传规模一年胜似一年,社会影响一年超过一年。’98“3.15”宣传活动更是取得空前成功。这不仅得益于广大消费者对“3.15”的企盼,同时得益于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人员的辛勤劳动与创新精神。本专栏发表的两篇文章,足以给人们这样的启示:电视节目只有贴近实际,才能赢得观众;创作手法只有不断出新,才能跟上潮流。从1991年第一届“3.15”电视专题晚会开始,中央电视台连续八年成功地完成了“3.15”主题电视宣传活动。1998年第八届“3.15”专…  相似文献   

4.
1980年7月1日,我国第一个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此,“气象影视”便悄然发展起来了。现在,以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为龙头的“气象影视”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全面地发展,从中央到省、地、县气象部门相继建立了基于公众气象服务的“气象影视”制作单位。气象部门制作的“气象信息”、“天气预报”等节目在各级电视台的重点时段播出,快捷、实用的气象信息不仅丰富了电视节目类型,还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气象信息和预报的最直接需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气象节目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气象影视”在…  相似文献   

5.
去年6月8日下午3时许,孙小梅一行出席并采访台湾影艺协会为大陆中国电影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东道主介绍“大陆赴台采访的第一位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孙小梅女士”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电视台带有片头的节目(栏目)数不胜数。一大批名牌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南京电视台的“社会大广角”等,不但以其权威性或高质量的内容各领风骚,而且以锦上添花的优秀节目片头赢得了观众。电视节目片头的大量涌现,有光是电视节目数量蔚成大观的必然结果。没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的概念,强调电视媒体要以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重收视率,但不唯收视率,要将收视率的增长建立在保证节目品质的基础上,坚决抵制低俗之风。“绿色收视率”概念的提出,为电视节目重塑精神品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本文试对“绿色收视率”内容构成的特征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如意杯”电视节目主持人评选活动。在各地电视台积极参与合作下,评选出业余“十佳”主持人和专业“十佳”主持人。这次评选活动引入了竞争机制,促进了人才的成长,普及了有关知识,交流了经验,进行了理论探索,将促使“主持人”工作走上新的发展阶段。我作为“如意杯”节目主持人评选活动的评委之一,有一些想法想说一说。  相似文献   

9.
北岳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思想蓝皮书”是由当代文坛颇有建树的作家、学者张德祥、孙郁、毛志成、何向阳的随笔佳作组成。他们以丰厚的学识底蕴、风趣的生花妙笔,抒写了其“读书与行路所见,处世与识人所悟”。本套丛书在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里被重点推出后,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为此,我们特邀四位名家撰写了其出版此书的初衷,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应承载“文化传承”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娟 《军事记者》2005,(11):42-43
中央电视台2005年8月1日的《焦点访谈》以“抵制低俗在行动”为主题,重点声讨了节目主持人低俗化倾向的现象,并最终强调要“加强主持人、播音员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业务素质,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更多优秀、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焦点访谈》从多角度论及了主持人低俗化倾向的现象与负面影响,本试图从“化传承”的角度探讨节目主持人肩负的传承优秀民族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程洁  张莉 《新闻大学》2002,(3):76-8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经过精心筹备,于2002年5月21日至6月3日在上海举办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届电视学术节”。这次电视学术节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苏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等诸多业界单位大力支持,他们或是作为主办单位参加,或是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单位的一批著名电视人纷纷拨冗与会。数十所高校电视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电视学术节。这次以电视学术研讨为中心的大型活动,对当前电视界关心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国电视纪录片”两大主题予以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电视编排策略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各电视台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更多市场效益的重要手段,中央电视台从1958年建台到1984年开始实行栏目化,实现了从早年的节目凌乱播出到节目准点播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年度电视节目编排表,之后,中央电视台一直沿用的是“一年一张编排表”的传统播出编排方式,  相似文献   

13.
前些年,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是受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那难见的珍稀画面、拟人的精彩解说、独到的表现手法,让受众大开眼界,得到一种完美的享受,并从中受到教育,悟出真谛。后来,取而代之的《人与自然》中“自然”少了许多。那些说教式的“人”的东西让受众感到牵强附会,有的甚至让受众不敢苟同。此外,近期一些地方电视台推出的《科学探索》节目,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论是层次较高的文化人还是对大自然不很了解的妇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看后还津津乐道。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受众对电视节目多点“自然”少点“人”的…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IP化”是一种以电视节目为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与手游、电商、影视剧、出版物、动漫、APP等联手建立IP产品新生态的产业模式.这样能够极大地改变以往电视节目仅靠广告盈利的产业模式,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加强大的盈利能力.电视节目想要“IP化”发展首先需要消除行业壁垒,提升经营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电视节目升级带来了可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带来的意识上的改变,以及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为电视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动力和保障,①电视节目原有的单一商业模式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5.
黄勇  王媛 《新闻前哨》2006,(5):63-63
中央电视台制片人童宁在其作《电视节目结构方法》中指出:“电视节目有六大要素——人、声、词、画、音、字。”其中“人”即主持人。主持人是电视节目在人格化、对象化传播中的主导,他(她)突出了人的作用,把人的才智、风度、个性统统推上荧屏,使电视节目具有人情味和吸引力,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电视节目是否好看,是否有魅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电视荧屏上不断涌现,“真人秀”已成为推动国内电视节目形态乃至制作理念转变的又一个转折点。中央电视台于2010年推出的《我要上春晚》便是将“真人秀”元素与传统综艺娱乐节目相结合的一次尝试。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我要上春晚》基础上推出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本文以《直通春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节目特点,探讨“真人秀”元素运用到综艺节目中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委召开“星火科技”电视节目创办十周年总结表彰会1998年2月19日,国家科委在广州召开了“星火科技”电视节目创办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国家科委副主任韩德乾,广州市科委、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农委、中央电视台、国家科委农村司、信息司及中国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18.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是国内著名电视节目,历经10多年而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主创人员具有较深厚的策划功力和大胆的创新意识。“3·15”晚会举办前,他们就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找准观众集中关心的问题。在传播方式上则善于制造悬念,增强了节目对观众和其它媒体的吸引力。“3·15”晚会的成功经验,对媒体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含量”,本意指经济增长方式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含量。电视节目中何来“科技含量”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去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全国军民奋力抗灾之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对此作的高频率、大规模、全方位的报道。这之中科技抗洪的威力在电视报道中得到充分显现。通过电视节目,人们耳闻目睹了从汛情预报到险情排查所运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如防汛计算机网络、航空航天遥感系统、堤坝隐患电法探测等。通过画面和解说,人们感受到抗洪前线主战场水利专家和科技人员审时度势的判断和决策。封堵九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