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笔墨是中国画创作表现的艺术语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深远的理念意识与审美追求,在中国画不同的时期里,它以骨法用笔,化墨彩风韵,呈千姿百态,构成了我国历代的经典之作,中国画笔墨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用笔用墨无不在法度之中,具有笔墨的共性和独特的个性,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强调以崭新的艺术形式、独特的绘画语言、精妙的笔墨技巧和特殊的肌理效果,去拓展艺术造型,创造新的现代风格,完善中国绘画的深刻内涵和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以形写神"、"物我合一"、"缘物寄情",凸显了中国画强烈的精神内涵;从表现方法来说,中国画讲究以线造型,注重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强调笔墨功夫;从审美旨趣来说,中国画讲究自然精神与魂魄,追求独特的美学风貌。不可否认,所有这些都呈现了中国画以特有的方式介入和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4.
黄宾虹是集中国画之大成的画家,他以毕生的精力验证了中国画承续延伸的活力.他的山水画艺术体现了从综合到分化的发展历程.前期山水画的综合,是中国画笔墨之道的要求,体现在对山水画笔墨之道的"知性"和对传统山水画艺术审美的"悟性"上.山水画的分化体现为两个层次:一是从中期他逐渐走向以师造化为主,山水画重视从自然山川获取感受并运用于创作之中;二是晚期山水画变革升华,尽显自己独特风格个性和创造表现灵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笔墨与线条的艺术,它在追寻笔墨与线条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中国古典的文化哲学观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从而铸就了中国传统绘画笔墨与线条中的精神内涵。中国古典文化哲学的三大体系——儒、道、禅以笔墨与线条为载体,将其哲学精神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的精髓在于笔墨之美,关于中国画的用笔与用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古至今已有许多。笔墨两个字的含义已经不仅是工具的名称,它已成为中国画技法的代名词。该文通过对中国画宏观概念的梳理与认识以及自己的艺术实践,重点探讨了用笔与用墨的表现手法。从中不难看出,学习中国画先要学会怎样用笔和用墨,笔墨所具备的独特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9.
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家哲学主要是以"道"为本体的思维观、宇宙观、人生观对中国美学产生影响的.把握了"道"与中国美学的关系,也就说明了道家哲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道"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本体认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道"的思维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发展;"道"奠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0.
李官祥 《成才之路》2009,(18):71-71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可谓源远流长。在传统的审美、文化结构、社会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概念、独特美学价值的传统的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画,同样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形象、情趣及意境。“笔墨”形式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语言。在前人的创造下有其辉煌的过去。是中国画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征,是画家思想、情感再现于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