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重大课题,也是完善治校方略的一次创新。当前,在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中,重扬以德治校的理念,努力转变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和做法,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落实“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德治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两方面入手,推进以德治校。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和教化作用,融德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和接班人。要实行以德治校,还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与优化道德环境的关系、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管理规范化与艺术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两者是功能互补、缺一不可。而在实际管理中,如何把道德规范变成法律条文,如何使守法行为变成道德习惯,达到两者的内在统一,是实现高校管理规范化与艺术化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工作,法治为先,要高举法治的旗帜,理应要“依法治校”:教书育人,德治为本,要弘扬德治的大旗,自然须“以德治校”。法治与德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又须臾不可分离。成人高等教育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努力实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融合。 一、依法治校是成人高等教育切实有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保证 依法治国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那么,什么是依法治校呢?笔者认为,广义的依法治校应包括“外治”和“内治”二层含义。其“外治”的含义在于学校的兴办、招生、录取、管理及教…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统一起来。实施依法治校要树立和强化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观念、依法行政观念;做好法制宣传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完善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以德治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推进以德治校,是由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由我国当前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以及高校师生的心理特点所要求的.加强学校领导的"官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首要内容;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重要内容;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以德治校的落脚点和归宿.在以德治校的实践中,要坚持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德育、智育与体育结合起来,把建设道德环境和完善道德运行机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吕晓 《考试周刊》2015,(10):133-134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好中差,伤害他们。作为教育机构,学校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薄弱,教育需要反思,更需要监督。树立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思想意识,更新高校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校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德治校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治理学校,应当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德法并举,内外结合,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要贯彻落实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的管理者在以法律为权威的前提下在学校的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实施依法治校对高校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高校在依法治校实践过程中虽存在一定问题,但完全可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只有实行依法治校,才能促使高校管理现代化、法治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