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老师,值得!当一名乡村教师,更够味!” 这是始兴县隘子中学校长、高级教师、韶关市1998年优秀乡村教师特等奖获得者谢文桢的肺腑之言。 31载风雨春秋,谢文桢默默耕耘,换来桃李满天下。日月如梭,谢文帧回首30多年的乡村执教生涯,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温馨…… 追寻乡村执教梦 农民儿子谢文桢根在故乡,梦在山区,“当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是他儿时的梦想。1964年,品学兼优的谢文桢初中毕业,是读师范还是上其他中专?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谢文桢面临着抉择。好心的乡亲劝他不要吃粉笔灰受清贫苦,父母也希望他考个…  相似文献   

2.
初中毕业后,我按照父母的意愿读了师范中专。其实,我的兴趣是画画,可传统的父母却不认同我的兴趣,他们认为女孩子学艺术是不务正业,将来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读师范就不同了,出来当个老师,工作又稳定,还可以找个好对象。我拗不过父母,只得在师范中专苦熬了几年。师范毕业后,父母通过关系把我送到一所小学当老师。当我学校通知我去上班的那一天,父母因为我捧住了一个“金饭碗”而高兴极了。而我,一想到要一辈子站在讲台上,教那已经看了千遍万遍的书,就觉得人生索然无味,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学校安排我去教二年级的语文。那…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问儿子:“你对爸爸的最大要求是什么?”儿子回答:“当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在我身边。” “你怎么能让你的 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初中毕业时;在上高中还是读中专之间;赵长天尊重了儿子自己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简直不能想像,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赵延当时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上海市级重点中学。赵长天自己和妻子都是毕业于这个学校的优等生,然而儿子的学习成绩在初三第一学期之前却从没有好过倒数10名。身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长天,开家长会时,经常被老师“训”得“低声下气”。 上初…  相似文献   

4.
正赵清林老师,从中专毕业到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从初中教师到高中教师,再到成为名师,他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崎岖的道路。每当同事们说"你已硕果累累为何还要这样刻苦"时,他都会说:"追求,永无止境!"做一名教师1981,赵清林老师考上了师范。师范毕业,报到时,校长让他在语数外几个学科里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虽然所在的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虽然有不少同学改了行,但他却一直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0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赵清林老师为了让自己变成一名合格的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自学。从中专学历到专科毕业,之  相似文献   

5.
张佑 《河北教育》2008,(3):46-47
高海霞出生在尚义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读初中时,有句话使她终身难忘——“知识改变命运”。面对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低下的农村学校,那时的她就萌生了要当一名教师的强烈愿望。中考时,品学兼优的她毫不犹豫地在志愿栏内填报了三所师范学校。按平时成绩,她完全可以报省部属中专,然而她并没有那样做。她知道,她的家乡是多么需要好教师呀!当接到张北师范录取通知书那一刻,  相似文献   

6.
张林前些天,刚刚接到首都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禁从心底里感激自己的老师——心理学家林教授。从上小学起,张林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年年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但是,当他初中毕业考入了某重点高中后不久,就患了神经衰弱症。起初,只是失眠、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不久又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一  相似文献   

7.
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儿子初中毕业时,在上高中还是读中专之间,赵长天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简直不能想像,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相似文献   

8.
在重点中学上初三的儿子说不上高中了,作父亲的第一次问自己: 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初中毕业时,在上高中还是读中专之间,赵长天尊重了儿子自己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简直不能想像,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相似文献   

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踏进沈阳师范大学的那一天,这句对师范意义理解的话语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两年后的分流,我毅然选择了化学师范这个专业.我之所以选择师范,当时的想法是当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工作稳定,这也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我上初中时,我的老师对我很好,所以我想成为第二个他.但是通过快两年的师范教育的学习,我对如何做一名“80后”好教师这一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深刻的思考.下面我就和大家谈谈我对如何成为“80后”好教师的一点点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师范毕业时,才情不浅的莫南成了班里遭遇最惨的一个。当年莫南的父母为了让莫南安全快捷地跳出农门,才决定让品学兼优的他报考师范。没想到终点又回到起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季开学,15岁的龙飞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翻看自己喜爱的课本了。“是‘宏志班’圆了我的读书梦!”提起此事,龙飞的眼里噙满了泪水。龙飞是来自吉首市的苗家孩子,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中除了石头建成的小屋,就再也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了。由于家里穷,他上初中时每个星期的生活费只有10元,常常只能用馒头和稀饭填饱肚子。去年7月初中毕业了,面对破旧的小石屋,他决定告别心爱的校园。然而就在此时,一份申请表格送到了他的手上,品学兼优的他入选为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自治州民族中学创办的首届“宏志班”的受助…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九台小镇上的吉林省农业学校,据说已有六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听吉林省管教育的官员说,这是吉林省第一流的中专了;听国家管教育的领导说,这所学校在全国农业教育系统里也是相当不错的。1994年马洪文从吉林省农业学校毕业时,国家还管分配。马洪文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有个“国家干部”的饭碗等着自己。在学校吃完毕业会餐,打好行李,他揣上一张派遣证到九台市农业局报到。在等待安排的日子,他抽空回乡下老家“光宗耀祖”了一回,遇见几个昔日初中的同学,马洪文腰粗气壮般请哥几个喝了回小酒。乡下小店烟熏火燎的环境,酒不大多,…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煤矿工人。在我即将初中毕业时,父亲出了工伤,使原本并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所以,我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高中,而像当时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中专。在1997年暑假,我听说我们煤矿家属院有几个工人在参加自考,他们当时都30多岁了。听到这  相似文献   

14.
选择幼教,于我,并非偶然。 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是我儿时的夙愿。自小就喜欢孩子的我,身后总是跟着一群娃娃兵,成了一名“孩子王”。初中中考填志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幼儿师范学校。1997年7月,当我以优异成绩从博兴师范幼教专业毕业后,真正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我也终于寻求到了自己圆梦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一位一九六六年高中毕业后下乡五年的青年,回津经过短期培训就到一所普通中学任教。从一九七七年起他担任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并跟班教数学课,一直教到高中毕业。这个班年年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在初中毕业时成绩全部合格,到高中二年级时,全班五十三人都戴上了共青团团徽。该班被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先进集体。高中毕业时,全班有二十七人考取了大学,其余也都达到中专、技校录取分数线。全班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平均69.4分。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这位班主任,就是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八十中学的数  相似文献   

16.
他17岁做了民师。22岁考入永吉师范……29岁当上了老爷岭村小校长。是学校年纪最小的老师;他在偏僻的老爷岭当了8年校长。把教育科研当成立校之本。把一所乡村小学办得有声有色;他不断学习,从初中学历到中专。再到专科,再到本科,一直到硕士研究生:他是省科研型名校长,他为农村教育科研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他把新站中心校打造成一所真正的“乡镇科研型学校”;他年过“不惑”,激情正烈,他制造了乡镇学校科研的传奇……他就是44岁的解祥先。  相似文献   

17.
说起上师范我就后悔,这倒不是说后悔学的知识,而是后悔因我的上学而给家里带来的沉重债务。初中毕业时,我想报高中,但母亲说女孩子还是上师范好,将来可以当老师。虽然眼下学费比高中贵些,但3年后就能上班挣钱补贴家用,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继续上学了。  刚上师范那会儿,我还想,要真是毕业后就能上班当老师,也不错,所以,就拼命学习。可一个学期之后,就没那么大的劲儿了。那年寒假回家,和村里的几个老师一起闲聊,说起工资的事,他们都唉声叹气的,说一年忙到头,才领了不到3个月的工资,而且只有400多块钱。我就问其他的工资…  相似文献   

18.
梁文科是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四方乡四方中学英语教师,担任英语教研组组长,1987年于甘肃天水市礼县师范毕业后,便立足三尺讲台16个春秋。他谦虚谨慎,从不炫耀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开始了他无悔的教师生涯。人生的价值在于无私奉献当他刚从天水师范学校毕业等待分配工作时,正好四方中学无英语教师,英语课不能正常开设,学生急,校长急。校长听说梁文科已从天水师范英语专业毕业,高兴极了,亲自上门邀请,并说上一节课10元钱。听了校长的话,他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并说:“上课没问题,但课时费不要。”“不能白辛苦你…  相似文献   

19.
感悟成长     
在我童年的梦想里,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生设计,而我最终走上了三尺讲坛,成了一名“孩子王”。17年的教育历程,6000多个日日夜夜,我有过迷茫,有过困惑,有过动摇,也品尝过成功的喜悦。“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坦白地说,最初的我,不是因为热爱而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是在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开始与教育工作结缘的。那是1985年的9月,初中毕业不满15岁的我,走进了师范的校门。家“中四千金”,我是长女,父亲工作在外,母亲带着我们四姐妹,艰难地生活在“重男轻女”思想盛行的乡下。母亲立志将四个女儿全部通过读“书跳出农门”。为了母亲的愿望尽早实现,我和大妹、二妹走的都是“初中考中专”的捷径,只有小妹上了高中读上了大学。读师范这条捷径,不是我的心愿!在师范学习期间,由于偏科思想严重,我不喜欢也不擅长文史学科,却一直是班上的数学科代表,我一心计划着毕业后再拿学历至少当个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可偏偏事与愿违,语文成绩从来就平平的我,毕业分配时被告知:只有小学语文教师的岗位了!又是一次“无奈的选择”!那时候,我失望、迷茫、苦闷。我觉得每天的工作,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召开班会、组织活动、家访,还要处理很多琐碎的没有意义的事:某个学生丢了课本...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同学:你好!首先衷心地祝贺你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取得了本年度的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专业录取通知书,即将成为人称“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的一员。当你三年前(或四年前)初中毕业后被“分流”到中专、技校、职高时,是否想到过今天还会有报考大学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