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中的“未知要素”是为了说明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提出的,是指被采访对象“拒绝回答”、“没有回答”、“还不清楚”、“没有明确解释”、“有意回避”、表明“有待最终确定”,或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被采访对象没有条件详细说明而记者又无法立即做进一步采访的内容。在当今国内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政务报道,“未知要素”的表达不常见,而在西方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2.
我搞新闻报道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仍然为过不了“采访关”而常常头痛,读了一九八五年第五期《新闻知识》上发表的《小议采访》一文后,使我寻找到了过“采访关”的答案。以往,由于我没有采访经验,采访时不分工人、农民、军人、工程师……一律采取“提问”的采访方法,把被采访者叫到  相似文献   

3.
林晨 《新闻三昧》2006,(11):49-49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进行新闻报道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关系到后期的新闻写作是否全面、真实、精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新闻采访时不仅要注意方法、技巧,而且在采访过程还要有一股“韧”劲,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新闻作品。面对被采访者的拒绝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被采访者不合作的情况。这时,采访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碰壁”而放弃采访,使原定的新闻报道中途“流产”;也不能一味地胡搅蛮缠,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使采访工作受到更大的阻碍。而是应该依…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8,(8):71-71
阿勒泰军分区组织报道员深入边防采访;某分部汽车营围绕“三准”抓报道质量;某部机关把结合工作搞报道作为夜校“主题”;某训练基地采取措施开展群众性报道工作;新疆军区某预备役通信团多渠道培训报道员;扶风县人武部新闻报道有新举措;士官李志宏退伍后被报社聘为记者。  相似文献   

5.
鼠标轻点,画面切换,所需资料数据几秒钟内被操作者下载快速打印出来;采访对象与作者远隔千里,通过网上进行“面对面”对话,这是日前笔者在成都军区某部“新闻采访中心”与报道员共同进行采访撰稿的情景。   该部把报道员下基层采写难,邮寄慢、新闻信息传递速度不及时等困难纳入议事日程。他们从改善新闻报道环境入手,先后拿出十余万元为各级新闻报道组购置了一台微机、打印机、传真机,安装了直拨电话,并在师局域网上开通新闻报道网站,与上级新闻单位、各团营连联网,及时互通新闻线索信息,使采访、撰稿、投寄等形成“一条龙”…  相似文献   

6.
新闻素材中的“沙粒”和“金粒”是混杂在一起的,要想获得“金粒”,就要合得下力气把“沙粒”统统淘去.每一篇报道,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即新闻的主题.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新闻报道的主题从哪里来?是产生在采访之中还是采访之后?一些初进新闻之门的记者,往往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着眼点过多地放在搜集新闻事实及相关背景材料上,认为采访就要先把材料抓到手,提炼主题是采访之后的事.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是有电视特色的个性化采访活动。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活动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和参与感。它既突破了以往电视新闻那种画面加解说的模式,也突破了以往新闻“结论式”报道的传统,而把采访与报道同步结合起来,采访过程就是“进行式”报道。 随着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的多样化,记者、主持人通过现场提问作现场采访,在各类节目中普遍出现。“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这句国际电视界用于概  相似文献   

8.
所谓精确新闻报道,应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证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采集资料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新闻采访是精确新闻报道的主要特色。《北京青年报》于1994年开辟的“公共调查版”可以称作新中国最早的、较大规模、较严格意义上的精确新闻报道。但是总的来说,精确新闻报道在中国报纸上一直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确新闻报道不成气候,在各种报道形式中的比重很低。二是已有的“精确新闻报道”在质量上与严格意义上的精确新闻报道存在大小不等的差距。譬如说有的报道所列…  相似文献   

9.
李竞 《青年记者》2000,(3):43-43
电视观众对新闻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记者在新闻采写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访是否深入,不仅直接影响到任务完成的好坏,而且还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目前,县级台记者在采访上存在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两多”,即跑会多、跑机关多。这两多导致记者新闻采访“五少”;即:深入采访少,掌握第一手资料少,了解新鲜事物少,摸到新动向少,发现新问题少。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精品力作少,而不痛不痒、无棱无角的  相似文献   

10.
特点 特长 特色——对做好学校报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学校和私立学校相继涌现,给新闻媒体提出了如何围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进行新闻报道的问题。最近,记者认真研究关于学校新闻报道的经验,分析一些新闻媒体有关学校报道的范例,归结起来是:深入采访抓“特点”;具体分析抓“特长”;突出重点抓“特色”。做到这些,新闻媒体才能对学校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深入采访抓“特点”做好对学校的新闻报道,目的是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1.
“搞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宁可一篇不上也绝不能让稿件失实,谁的稿件失实就处分准!”这是某部政治处主任刘福林对报道员的要求。报道员写的每一篇新闻,刘主任都认真审阅,凡是稿件涉及的事实,都一一核对,并把水分挤出来。“踢足球守门员最重要,搞新闻报道也要守好‘门’,不让一篇失实稿件上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时,刘主任经常对报道员讲述报道失实的危害性和它的严重后果。发现失实的苗头,立即纠正。一次,报道员小马来写一对夫妻16年如一日为驻岛官兵运送粮油的稿件时,由于采访不细,把11次被市、县评…  相似文献   

12.
谁也不会相信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他能写出那么多好作品;谁也不会理解作为领导干部的他,下基层采访如此痴迷,如此执著;谁也不会想到在他那破旧的抽屉里,竟有30多本大红烫金的新闻报道获奖证书。当我们采访他时,他只是憨憨地一笑,说,我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作品,只不过是我没有浪费业余时间,比别人写稿的兴趣大点罢了。我们知道.在这朴实的语言后面付出的是汗水和心血。他就山东省章丘市人武部政委刘刚。刘刚一入伍,指导员就让他负责每半个月一期的黑板报,#在全连大会上郑重任命他为“黑板报主编”。也许指导员从同班战友那里打…  相似文献   

13.
杨坤 《军事记者》2008,(11):70-70
南疆军区某团积极开展群众性新闻报道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大力激发官兵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写稿投稿的热情。该团坚持做到“四个一同”:在部署年度政治工作时,把新闻报道工作一同部署;在安排大项工作任务和大项活动时,把新闻报道工作一同安排;在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时,把新闻报道工作一同检查;在总结工作任务时,把新闻报道工作一同总结。部队还要求机关干部“人人写稿、个个见报”,并为报道骨干更新配置了摄像机、数码相机、电脑、刻录机、传真机等器材设备,为报道骨干开展新闻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以来,该团在省部级以上报刊上稿近200篇,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国全国“两会”期间,英国路透社派出了40余人的采访团队来华。他们活跃在“两会”现场,采访代表委员,撰写新闻报道,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搞新闻报道的同行们有句口头禅,叫做“挖到篮里都是菜”。意思是采访时要广泛搜集素材,把所见所闻都挖到“小篮”里。我完全赞成这种积极的采访态度。不过,在这个“经验”之外,还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多挖“菜”,少带“泥”。采访首先要看和听,这是利用感官感知事物的开始。如同外出挖菜一样,初春季节,当你来到旷野,满目青青,你咋个挖法?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7.
过去曾有人对记者冠以“无冕之王”的雅号,现在也偶有所闻。我想,如果把无冕之王理解为记者至高无上,谁也惹不起,这当然是不对的。人民的记者绝不能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不然的话,记者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如鱼离水,记者也就不成其为记者了。但是,我认为,从采访的角度讲,记者应以“无冕之王”自勉。正因为头上没有乌纱帽,所以采访谁就可以和谁的“冕”一样高,就可以和谁“平起平坐”,谈得拢,说得上。用我自己总结的话说,就是“记者采访时见大官自己不小。见老百姓自己不大”。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大能小、能官能民的思想作  相似文献   

18.
视野     
《视听界》1996,(4)
治理“有偿新闻”措施出台据新华社五月七日电,我国新闻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治理“有偿新闻”措施出台,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采访归采访,赞助归赞助,两者不能合二为一。采访不能由被采访单位出“赞助费”,新闻报道决不允许收取“宜  相似文献   

19.
成岗 《传媒观察》2013,(2):13-14
时政新闻报道,由于被报道者地位高、发布信息重大而令人关注。在党报与都市报中,一度呈现出文本单一,语言枯燥乏味、模式化的现象,陷入所谓“千报一面”、“面目可憎”、“谁写谁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问:你在《新闻写作概要》一书中,说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四条,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和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而《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却把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真、新、快、短、实”这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说法不一样?答:我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大多讲《概要》一书中列的四条。前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些议论,有的人认为新闻只是提供情况,沟通信息,不要多讲思想性;多讲思想性也容易带来在新闻中堆砌政治术语以至于空话大话等弊病。这种看法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