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以人为本与高校教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强调组织的威权性,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忽视教师的自我实现: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忽视教师的类特性;强调管理的外控性,忽视教师的自主创新,造成管理绩效的低下。以人为本优化高校教师管理,即要从教师的教育生活世界出发,高扬教师的主体性,淡化“官本位”思想,以教师成长为本,构建师本组织,坚持对话与沟通,尊重教师需要的多层次性,实现教师与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进行主体性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在系统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显性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和隐性教学主体共同构成教学主体,且相互影响和制约。隐性教学主体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学理论工作者等,他们在其活动中存在抑制教师主体性的诸多问题。教师的主体性对学生主体性乃至教育教学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人的主体性是人存在的根本,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主体性是教师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教师主体性建构是教师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师主体性发展具有自给性与他给性结合、自主性与作为性统一、学习性与创造性互补等基本特点。在教师发展中充分重视教师的主体性,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与建构是事关教师发展成败与质量的关键。基于主体性建构的教师发展策略包括:培养教师发展的主体性自醒与自觉;增强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动力;建立促使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有关教师主体性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主体性教育问题中,有关学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并且一直在讨论着它。2.教师的主体性包括教师个体的主体性与教师群体的主体性。3.要发挥、发展教师的主体性,必须培养教师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思维。4.要探讨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5.
关于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幼儿的主体性”等是报刊杂志最常见的字眼。人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幼儿的主体性问题,而与幼儿主体性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主体性却似乎无人问津。或许是人们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主体性是教师角色中自然具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陈慕 《现代语文》2011,(3):10-11
在主体性问题上我们曾出现过失误,即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师主体性的失落。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主体,就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就成了大纲、教材、教参的活工具。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没有自己的声音和话语,造成了教学场面的混乱,最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磊 《教学与管理》2002,(10):16-18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对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展开:第一,从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到研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第二,从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到研究教师的主体性以及研究教师怔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分为职务影响力和非职务影响力两种。在高校教育中发挥教师的非职务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巩固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它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应注意自身品格、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修养,以增强自己的非职务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的主体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教育主体;教师主体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分析教师主体性“实然”的基础本,文章提出教师主体性的“应然”是主体间意义的,进而认为,要确证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就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又依靠教师研究,参与课程变革和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研究的具体形式,它们因此而成为确证主体间意义教师主体性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文 《教育探索》2003,3(6):92-94
进行教育创新是新世纪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职业本应含有创造的价值,但我国传统与现实的教育实践却使得教师无法超出“历史”赋予他们的职责,教师创造精神始终得不到解放。解放教师创造精神的基本途径是:普及教育科学,提高教师对创造精神的认识;发展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主体性地位;强化教育管理规范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1.
确立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观念,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创建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过程,实行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主体性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本通过主体性教师的概念界说、教师教育的现实反思和改革构想,旨在探寻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主体性地位的弱化或缺失是教育改革及教师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转化性学习理论的深度性、经验性、反思性及实践性等特征,与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基于转化性学习理论的视角,可以从营造积极的发展环境、树立教师全人发展的理念、建构科学的组织机构等角度出发,促进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的建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幼儿档案袋评定的价值分析,把幼儿纳入评价主体,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有利于幼儿信心的树立;促进教师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幼儿;关注家长参与,有利于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主体性教育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的生动亮点,关于主体性的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不难发现研究大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很少涉及教师层面和教师的主体性。在此,本文试就对教师主体性问题进行澄清与探讨。 一、现状分析:现存的似是而非的教师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以为可以有四种途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通过讨论相互交流;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通过引导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具体地说,自主性即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国内学术界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其间也开展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然而,现实中,有几位教师是真正地而不是漫不经心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主体来教育呢?可见,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当前老师考核与评价的负面影响提出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关注教师的主动建构,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目标;改进评价与谈话方法等措施,避免或减小学校的绩效管理中教师考核与评价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扬学生的主体性离不开教师的主体性,本文通过走进文本:唤醒自我体验;课程开发:凸显自主意识:师生对话:张扬主导力量;教学反思:实现主体自觉等观点论述,阐明了语文教师主体性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9.
援藏教师的发展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有效性。在当前教师发展研究回归主体性的趋势下,援藏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值得高度关注。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式,在对四川省98名中小学援藏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探究援藏教师如何在与社会结构互动中实现主体性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调研记录进行三级编码发现:一是四川民族地区援藏教师主体性发展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政策目标与主体个人需求之间的不一致、地方文化与主体原生文化之间的不相容、学校管理与主体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二是四川民族地区援藏教师通过自觉和自律实现主体性困境的突破,包括善待弱势他者的生命自觉、正视多重结构的政治自觉、习得和谐关系的文化自律和践行教育责任的专业自律。研究结果表明,援藏教师主体性发展是从自觉走向自律的系统过程。本研究在促使援藏教师的各项诉求得以突出和彰显的同时,也为后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主体性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基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探讨推进教师专业化过程的策略非常必要。教师专业化应以认识教师主体价值为前提,以教学实践为依托,以群体的影响力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促进,使教师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过程。教师主体性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