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启高 《新闻窗》2014,(5):92-92
一、新媒体对广播新闻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快捷、迅速的需求。特别是网络新闻,受众对新闻的内容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受众在网络上获得的新闻也更加具有新鲜性。在网络媒体上,受众能根据新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网络新闻有着更强的互动性,另外一个层面能充分体现受众的话语权以及民意表达权。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行业内容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传统媒体新闻消息的获得只能依赖记者自身去发现,或者通过受众的电话爆料。  相似文献   

2.
杨慧霞 《出版广角》2015,(17):150-151
新媒体新闻报道呈现方式较传统媒体发生了很大改变,新媒体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也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因此,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必然要发生改变。本文主要从标题、内容提要、正文、事件背景、延展性链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空间的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强的冲击力,极大地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致使其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基于此,传统媒体逐步借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体很好的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相似文献   

4.
郭盼 《新闻世界》2023,(10):21-23
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的一种新的新闻评论方式。不同地域的网络新闻评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优势,本文以“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新闻评论版为例,分析其本土化地域特点、形式多样的写作技巧以及情理交融的语言风格;阐述其立足本土受众,抓住民生“主线”、突出地方文化特性、紧扣时代的网络新闻评论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蔡效东 《新闻传播》2024,(6):118-120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主要指的是基于深度分析读者特征、需求的条件下,结合新闻内容,利用好写作技巧,迅速抓住受众兴趣,让受众形成持续关注黏性。从本质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仍然是写作,但是编辑与写作的概念得以延伸,除了需要撰写文章之外,还需要对受众进行分析,做好市场细分,明确写作目标,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突破传统编辑与写作的范式,实现多媒体元素的动态呈现,促进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编辑与写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媒体行业而言既是一个新挑战,更是一个新机遇。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方式必须要发生改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与写作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作为单一新闻传播方式的局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网络新闻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和沟通桥梁。媒体人要积极创新新闻编辑理念和方法,重新定位新闻写作,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推动新闻传媒的发展。本文围绕新媒体环境的新闻写作展开讨论,从新闻写作、受众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写作与传播的影响,进而概括新闻写作需要注意的方面,以促进新闻写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新的传播方式不断地涌现出来。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博客、微博,乃至应用于手机客户端的微信,都层出不穷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应用这些新技术,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新闻。本文从新闻作品的文本层次方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微新闻作一分析,并总结新媒体时代下微新闻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昀 《新闻前哨》2022,(14):42-43
对于广播新闻编辑记者而言,其采访报道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与长远发展,更与广大受众群体的评价密切相关。因此,不论是新闻媒体单位还是新闻编辑记者,都要从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出发,探索采访报道质量提升的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报道的准则,之后针对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提出的想法与建议能够对当代广播新闻报道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如今的网络"快餐文化"中,标题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新媒体时代,人们已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一些人甚至通过看标题来了解新闻事件。同时网络新闻标题都是以超链接的方式与正文链接,读者要想知道具体情况就得点开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网络新闻标题是新闻发挥作用的起点。然而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量致使网络标题出现种种问题,本文就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新闻手机客户端,传统媒体网站如人民网、凤凰网也都大力打造其App应用。为了吸引受众、提高品牌竞争力、获得更好的收益,各大网站针对受众对于新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渴求,在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都推出了一些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本文以凤凰网对"美国第一夫人访华"新闻专题策划为例,比较其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在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得出在移动新媒体时代传统网络媒体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如果未能有效地以受众为本,并结合受众的需求进行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报道方式等的创新,将丧失掉一大批年轻的受众群体,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必须以受众为本,注重新闻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作为传统的纸媒,报纸新闻的信息量在信息化时代没有太多的优势,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报纸新闻的采编写作技巧,才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本文探究如何提升报纸新闻的采编写作技巧,从而提高报纸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媒体大步向新媒体进军的过程中,互联网产品思维是传统媒体转型、网络新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互联网产品思维下,新闻本身成为了一种产品,而新闻受众被视为产品的用户.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新闻在信息传播和政策宣传方面的作用显著,但是伴随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新闻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被打破.尤其是抖音、微博和快手等平台的出现,更是极大程度地吸引了年轻受众群体的关注和认可,面对新形势下的新局面新变化,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重点着眼于促进新闻采编技巧和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切合新媒体时代下的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论坛、博客、QQ群、手机终端的发展,受众碎片化、和信息碎片化时代已来临,受众不仅可通过各个途径得知正在发生的新闻,而且凭借这些新媒体,将自己获知的信息编撰,第一时间、滚动报道、抓住受众注意力。传者、受者角色正在统一,即时互动成为可能,这种背景下,传播模式已变为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的融合体,随之而来即是夹杂着流言、谣传的舆论在社会上的扩散,正确舆论导向被淹没……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飞速发展,网民的迅速增加,使网络这种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网络新闻也对以往的新闻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新闻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标题作为点睛之笔在网络新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与舆论引导就成为本文探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捧  陈淼 《编辑学刊》2021,(6):30-34
后真相语境下,受众往往从情感出发,对所关注的新闻进行情感宣泄和表达.由于新媒体的话语赋权给了受众更为自由的发言权和传播权,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网络新闻编辑审核新闻信息缺乏甄别和多维分析意识等原因,导致了模糊性新闻、拼凑性新闻、煽惰性新闻等异化现象层出不穷.网络新闻编辑防范新闻异化需要强化意识,坚守新闻真实原则,提高媒介素养,转换自身角色,关注受众情感,做好引导工作,提升把关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广播电台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了能够使广播电台新闻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稳定、持续地发展,我们就必须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创新与改进,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受众的需求,从而得到受众的认可,站稳脚跟。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工作为探究对象,对当前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结合实际情况来寻求合理的措施,为在新媒体时代下推动广播电台新闻做好铺垫,使其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海静 《新闻世界》2014,(5):110-112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那么新闻网站如何才能在信息化大潮中异军突起?必须重视网络新闻评论的作用,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新闻评论栏目。本文以腾讯网《今日话题》为例,从版面设计、内容、注重受众、坚持新闻理念四个方面,分析《今日话题》如何逐步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新锐网络新闻评论栏目的代表之一。同时希望能为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只有掌握更多采访技巧,才能为受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吸引更多受众。为此,文章对新媒体时代记者采访特点进行简要论述,解析新媒体时代对记者采访工作的要求,并提出优化采访技巧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新闻采访质量,为媒体行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