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电影审美意义上的完成不在于其被公映播出,而在于公映之后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文化立场的社群集团对它文本、影像所进行的文化批评。在受众审美意趣和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杂糅化的今天,电影的受众文化批评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批评、精英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批评。以《战狼Ⅱ》为分析对象,探究不同受众群体的"读者导向"文化心理,在研究当前主旋律电影方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由于电影产业本身政策变革,我国电影产业格局呈现出主旋律影片、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三分天下的态势。就主旋律电影本身来说,其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呈现出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由此主旋律电影形成了国家主流电影和主流商业电影两种不同风格。就国家主流电影来说,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为代表的国家叙事将超级大片的商业元素包装进电影,形成了"新红色电影"这一独特类型,成为呈现国族空间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类型,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赵锐 《出版广角》2018,(4):67-69
电影《战狼2》讲究如何讲述, 更重视讲述什么, 国家叙事法则的运用使影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实践,点燃观众的中国梦激情.电影《战狼2》超越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与赤胆忠诚.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影片获得观众的强烈认可,而且对新时代国家形象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小娟 《出版广角》2017,(21):72-74
2017年,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之际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燃爆暑期档,从票房到口碑都取得了现象级成功.这标志着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市场化的逐步成熟,也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鲶鱼效应,在提供借鉴与思考的同时,带动了主旋律电影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电影《战狼2》为例,从其叙事模式、内容创作、制作技术和商业逻辑四个主要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作为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转型中的做法,以期为中国同类型电影未来走向乃至整个影视传媒产业变革提供借鉴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元 《采.写.编》2023,(6):151-153
新时代语境下,主旋律电影为更好地融入当下电影市场,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以实现其风格的转变。“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以集锦式风格获得近两年新主流电影的高票房,其中《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以小见大的形式传达家国情怀,将主流意识形态与受众审美相结合,以接地气的小人物故事用诙谐幽默的喜剧风格呈现。本文将从叙事系统、风格系统、文化内容、叙事美学这三个角度来探寻新时代语境下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等电影的票房口碑双丰收,国防军事电影重新回到主流观众视野。作为新军事电影的代表作,这几部作品不仅在制作水平和类型叙事上实现对传统军事电影的超越,同时还塑造了几位大放异彩的女性人物。这些女性英雄的出现,打破了军事题材中固有的性别印象,借由女性形象与国家形象同构的策略,对好莱坞叙事程式中的东方主义式男性霸权话语予以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7.
《功勋》作为近期受关注度最高的新主流电视剧,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电视剧传播与接受的壁垒,无论在电视端还是在网络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尤其是其中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更因其与电影《长津湖》的互文,"破壁出圈"成为流行文化。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权利不断提升,消费者成为叙事的积极参与者。文本客体不仅在历时性的角度与历史文本形成纵向的互文性表征,更在共时性的角度,于生产与消费、创作与接受的双向互动中形成多维建构,从而实现了文本意识形态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8.
电影《战狼2》能够成为社会热议的现象级电影,无论在内涵还是在表现技巧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具体来说,电影在内涵方面有爱国主旋律的抒发与弘扬和和平意义的启示,在表现技巧上有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故事框架的互文性和动作片类型模式的正确运用,正是在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共同成就了电影《战狼2》的票房神话。  相似文献   

9.
文希 《东南传播》2023,(2):53-55
新主流电影是21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为了顺应商业化的发挥趋势,以传扬主旋律价值内容为体,以商业化叙事手段为用的一种电影形态。以抗美援朝为主旨的电影《长津湖》在疫情影响下的影视寒冬大环境下创造了57.72亿的票房神话,荣登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其重点描摹非典型小人物的个体记忆叙事,使扁平化图谱化的人物变得鲜活,唤起了受众感同身受的爱国情感。采用的宏观+微观+他者的三线全景记忆叙事方式,全方位谱写了从高层谋划决策到基层连队与美军奋勇抗争的全过程。在尊重史实,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民族认同感和建构抗美援朝集体记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主流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姜春辉 《传媒》2018,(2):34-35
电影《战狼2》用中国军人身上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与赤胆忠诚,在打动人心的同时,也获得超高票房和良好口碑,让观众看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一举成为我国电影票房的神话.基于此,笔者以《战狼2》为例,从电影创作美学、影片的制作风格、人物设定、主题思想等层面分析其如何塑造中国军人式硬汉形象,如何以鲜明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触动了国人内心深处蕴含已久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情结,从而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商凌云 《青年记者》2017,(27):76-77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所蕴含的审美教育意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从美学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所具备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在于艺术美的形式,还在于艺术作品的内涵,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视听语言,可以为受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官刺激,好的电影语言可以为受众带来审美趣味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受众的审美水平;而在内涵上,将电影反映社会、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教育功能隐含于文本之内,才能使受众易于接受,在此基础上,深刻地反映社会、揭示真理,唤起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审美活动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由于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差异,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存在着不同的审美理解.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取得的票房成绩,也在于其对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本文基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点,通过解析电影《战狼2》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三大要素的建构过程,探索其对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万军 《视听》2016,(7):64-65
网络微电影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弥补了传统电影的不足,拓展了艺术审美领域,完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融合。其艺术特性根据受众的接受习惯,倾向于文本碎片化、叙事微型化、创作精确化、传播指向化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给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发展思路与实践创作路径,使微电影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并能传播更多的艺术及经济价值。网络微电影的艺术渲染力也将逐渐充满文本,作为弥补传统电影的角色,开始影视艺术的"文艺启蒙"。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以电影《地久天长》为蓝本,从身体叙事学理论入手,深度挖掘该片中身体叙事中的隐喻表达与创伤记忆、身体叙事中的情感化审美阐释和身体叙事中的生存哲学三个维度的文本逻辑,极尽勾勒了中国平民史诗的生活图谱和记忆景观,并最终呈现出电影作者王小帅对时代悲情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意旨。  相似文献   

15.
电影《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电影的典范之作,其以纷繁激烈的对抗性冲突构成了文本的叙事张力,通过波浪起伏的情节吸引住观众的目光。同时,其文本结构背后所潜藏的内蕴,令影片更具艺术与哲理价值。然而,无论是表层对抗抑或是深层内涵,其叙事都无法摆脱意识形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元电影(Meta-cinema)早在1975年便在《元电影的意识形态》一文中提出,其发展形态也贯穿了电影史的各个阶段。元电影自身“戏中戏、媒介间性与自我指涉”的三个特性使得其在文本对接中开拓了电影的多样化表达,但是其过于针对电影本体的特性也使其存在着受众危机。在电影创作中,对观众的心理结构、审美构成以及观影反馈的研究尤为重要。因此,对元电影来讲,将研究视线投向电影观众并强调受众在观影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这对于它后续的创作及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立斌 《视听》2023,(9):42-45
电影《满江红》融合了喜剧、悬疑、古装等多种类型元素,将单一喜剧类型进行“亚类型”变奏,在迎合观众审美趣味的基础上拓宽了电影的叙事元素,从而使得电影艺术的表达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并且,《满江红》还采用文化叙事的策略,其中民俗意象的运用既扩展了电影叙事元素,又使得影片具有了民族性的风格特征,进而使电影以诗意化的表现方式将文本中“家国同构”下的东方情怀进行抒发与升华,以此来实现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电影的商业性、民族性与人文性的多重建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空前复杂,电影作为最主要的大众文化消费品成为了各种政治话语博弈的重要场域。影视所传递的观念不仅统摄当下世道人心,更直接作用于青少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此背景下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新主流电影横空出世,传递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润物细无声地培育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对《红海行动》的文本分析,透视当下电影场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找寻新主流电影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电影《亲爱的》以湖北两个失子家庭为原型,以现实主义为叙事模式,讲述了田文军/鲁晓娟和韩德忠/樊芸寻子的痛苦往事,以及在这艰难处境中的心路历程。电影以线性与逻辑作为叙事结构,线性表现为单线性与复线性相融合,逻辑表现为以物质现实的因果关系作为事理逻辑。这种叙事结构实现了人物身份在不同情境中的转换,使其心理状态陷入潜在的伦理冲突。人物情感在伦理冲突中的艰难调适,正是编剧所着力刻画的核心,主要表现为血缘伦理与自然伦理之间复杂的平衡关系。这使电影文本深具艺术审美和现实张力。  相似文献   

20.
主旋律电影的突围很大程度取决于主旋律电影形成"类型化"叙事模式,以及商业化运作的成功。电影《湄公河行动》堪称主旋律电影成功的典范,并且在叙事策略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分析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创新,对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旋律电影承担着文化传播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